近兩周,煙臺電視臺新聞直通車視點欄目連續用《爭創‘煙臺標準’》和《標準化:煙臺農業的新課題》兩個專題,報道了煙臺市的標準化工作。節目中,記者采訪了招遠、萊陽、蓬萊、海陽、龍口、萊山等縣市區的標準化養(種)殖戶、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企業代表和相關質監局標準化負責人,用詳實的數據、真實的鏡頭,展示了煙臺質監局標準化工作對全市經濟的推動作用。這是煙臺局結合《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宣貫,繼開展“質量和安全年”、“省長質量獎”等主題宣傳后,在電視臺、日報等主流媒體掀起的又一宣傳高潮,“煙臺標準”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從‘煙臺制造’到‘煙臺標準’,兩字之差卻是質的飛躍,標準會影響一個企業乃至影響一個產業的競爭力,誰參與制修訂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競爭的話語權,進而成為市場競爭中的領先者。”煙臺局主要負責人林榮忠在接受電視臺專訪時如是說。近年來,煙臺局始終緊密圍繞全市經濟建設的中心開展標準化工作,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有效發揮了標準化工作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作用,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發布以來,該局抓住意見宣貫的契機,完善了標準化工作規劃,加大了標準化工作力度,標準化工作邁上新臺階。
高端發力,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體系。該局始終把農村標準化建設放在首位,為了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及社會信譽,他們引導農村骨干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完善管理、高端發力,幫助和指導企業建立標準體系,搶占行業標準制高點。全市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為平臺,探索出了“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協會+農戶+標準”等多種經營模式,推動示范項目產業化、優勢化、規模化,輻射帶動相關產業標準化進程,提升當地農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市建成了蓬萊葡萄種植標準化示范區、萊陽禽類養殖標準化示范區等18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70余個省級農業生產標準化示范區, 農業生產標準化生產穩步推進,夯實了新農村建設的基礎。
重點突破,全力打造企業標準化管理模式。企業發展,標準先行。煙臺局始終把企業標準化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抓,積極幫助企業完善標準體系。開辟專門綠色通道,多次組織有關人員深入企業進行重點幫扶指導,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幫助企業建立了嚴格的實施計劃和監督機制,運用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并有效運轉,積極引導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打下了良好的標準化管理基礎,管理水平不斷上新臺階。截至目前,煙臺市取得“標準化良好行為”證書的企業已達94家,同時實現了全市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率100%和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率100%兩個100%。
積極助企,引導企業參與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制訂。全面扶持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制修訂,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和自身的社會關系,通過到企業調研、宣傳國家政策、與公司負責人座談等,幫助企業詳細了解申報范圍和申報程序,邀請標準化專家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審查標準編寫細節,幫扶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轉化成標準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09年1月,該局協調市政府出臺了《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設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標準化示范市的意見》,進一步確定了未來兩年的標準化工作目標,提出到2010年,由企業主持或參與制(修)訂的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15項、國際標準1項以上,并對這些企業分別給予30萬、20萬的獎勵,進一步提升了全市企業參與制修訂標準的積極性。僅今年上半年,該局就上報并通過國家局審定國家標準20項,批準發布實施國家標準6項。截至目前,全市有28家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11項,“ 煙臺標準”推動煙臺經濟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