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更高層次、更好境界上,以更大的氣魄推動濟寧高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加速創新型城市建設,4月6日至15日,山東省濟寧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守剛,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振川帶領由濟寧市直主要部門負責人和曲阜、鄒城、兗州、濟寧高新區等12個縣市區的黨政一把手50多人組成的濟寧市黨政代表團赴津冀蒙陜豫五省市的七個城市重點學習考察了高新區體制機制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新體系建設、引進和吸納高科技人才、城市規劃情況。 代表團先后認真學習考察了西安高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無錫高新區、鄭州高新區、包頭稀土高新區,深深地被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高新區創業的精神、創新的機制及其輝煌的業績所感動,更被外地政府不遺余力支持高新區建設和發展的思想解放之深、決心和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所震撼。
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守剛在考察總結時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給科技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跳出濟寧看濟寧,濟寧市的科技工作與先進地市相比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們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為提升城市競爭力,濟寧市委、市政府不斷優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環境,頒布實施了《關于建設創新型城市,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若干規定》,在創新體系、高端人才引進、科技投入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財政直接投入的R&D經費實現了兩年翻番,今年已達到1億元以上。園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載體,對于促進區域性創新集群的形成,發展高端產業,發揮知識和現代服務對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濟寧高新區作為濟寧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個定位”要求,不斷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政策創新和人才使用創新,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產業經濟結構轉型和升級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8年,濟寧高新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962.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到全市的50%以上,成為引領輻射帶動和支撐濟寧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是濟寧實現率先發展、跨越發展的希望所在。舉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區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方針,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深化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規定濟寧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是濟寧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享有完全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全市真正形成全心全意關心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合力,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濟寧高新區的建設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