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血液粘度的測定的影響因素
血液粘度可以表征血液的組成和性質, 除受諸多粘滯因素影響外, 采血技
術, 抗凝方式,測試方法以及測試儀器和相關條件等對血液粘度的測定亦有復
雜的影響, 因此在進行血液的粘度測量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這些因素,使測量
標準化,規范化.
1 儀器的選擇
血液粘度與剪切率有著密切的關系,血液粘度的測定應在1~200 s-1的剪切
率測定.臨床測定可在此范圍內選擇二個以上剪切率,其中一個應選擇在40 s-1
以下,最好在10 s-1以下,高剪切率最好選在200 s-1左右.測定血液粘度可選擇
旋轉式粘度計或剪切率可調的毛細管粘度計.前者可提供精確的剪切率,而后者
反映的是平均剪切率.因此臨床測定全血粘度以選擇旋轉式粘度計為佳,而血漿
和血清均屬牛頓流體, 應選擇高剪切率測定其粘度, 一般采用毛細管粘度計更
好.
對于初始工作的粘度計應進行精度檢驗和穩定性實驗.可采用已知粘度的標
準牛頓油檢驗儀器, 必要時應校準(Brookfield可以提供多種范圍的標準油).
合格的粘度計在低剪切率下, 能夠反映出同一血樣的二份紅細胞壓積(HCT)差
1%的血液表觀粘度間的差異; 在高剪切率條件下, 則能反映出HCT差2%的血液
表觀粘度間的差異. 穩定實驗是采用一份HCT正常(40%~45%)的血液, 測定10
次不同剪切率下的全血粘度, 計算各剪切率下的變異系數(CV%). 要求低剪切率
低于40 s-1時, CV%<5%, 高剪切率時CV%<2%.
2 采血技術
采血不當會造成血液粘度測定的明顯誤差.所用采血和測定中用的空針,針
頭,吸管,吸頭,試管等都必須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沾有水分而使血標本稀釋或
紅細胞破壞.采血時壓脈帶壓力大小,血管受壓時間長短以及壓脈帶放松至實際
采血的間隔時間等對血液流變學參數測定均有一定影響.根據ICSH建議,壓脈帶
的作用在于靜脈的定位與針頭的插入,壓脈時間應盡可能短,針頭插入后應在壓
脈帶松開5 s以上才能開始采血.且采血時不能用力抽取, 避免異常高的剪切應
力對紅細胞的破壞, 因此主張使用孔徑較大的針頭采血.
3 抗凝劑的選擇
測定全血粘度的血液要進行抗凝處理,抗凝劑的使用對于血液粘度測定亦有
明顯影響.目前認為肝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Na2-EDTA)為最理想, 肝素抗凝濃
度為20~30 U/ml(血), Na2-EDTA抗凝濃度為3.4~4.8 Mol/L.抗凝劑多用固體
粉末或液體烘干物, 防止血樣被液體稀釋而降低其粘度.
4 血樣存放
采血后影響血液粘度測定的主要因素是貯存時間與溫度. 在室溫條件下(指
20 ℃左右)存放時間過長會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 PCO2下降, pH發生改變, 使
血液粘度測量結果偏高. 血樣貯存時間不應超過4 h, 若貯存于4 ℃冰箱中可
延長至12 h. 取血后一般應立即進行測定, 否則也可使血液粘度測量結果偏高,
因此在取血后靜置10~20 min后進行測定為宜. 血標本不宜在0 ℃以下存放,
因為在冰凍條件下紅細胞會發生破裂以致溶血. 血液放置后, 由于紅細胞下沉,
試管底部紅細胞多易粘稠, 而上部紅細胞減少變稀薄, 因此吸取血樣時應充分
混勻. 具體作法: 先將試管傾斜后旋轉幾圈, 再輕輕搖晃2~3次, 用吸管從底
部開始吸取血樣的1/2后再緩慢地沿試管壁注回, 用此法處理后的血樣進行測
定則比較準確.
5 實驗溫度控制
血液粘度測定建議于37 ℃下進行, 如無條件可于25 ℃為宜, 血樣恒溫控
制必須在±0.5 ℃以內, 以控制在0.1 ℃之內更好. 因為溫度是影響粘度的重
要因素, 在較高溫度時測定粘度較低, 反之則較高.
6 正常參考值
血液粘度是血漿粘度, 紅細胞壓積, 紅細胞的聚集與變形, 血小板及白
細胞等諸多內在因素在一定測量條件下的宏觀表現, 而這些因素又在一定范圍
內波動, 故血液粘度也有一定的波動范圍. 因此要評價血液粘度是否正常必須
要有正常參考值, 而正常值必須從經過嚴格檢查, 健康狀況良好的人群中獲得,
且不同地區的人群生活水平和習慣不同, 對血液粘度也有影響, 因此沒有普遍
適用的正常值, 即使采用通用的儀器和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 因此不同
地區和實驗室應有自己的正常參考值.
7 其它影響因素
血液流變性還受多種其它因素影響, 如生物節律, 飲食及運動等均可影響
紅細胞壓積, 血漿蛋白組分, 進而影響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 由于人體在一天
中血液粘度呈規律性變化, 有二次高峰, 分別在11:00 am和8:00 pm. 另有
文獻提示, 人體在一天中血液粘度的變化是清晨血液粘度增加, 到8:00 am左
右達到最高值, 下午開始下降, 在午夜至3:00 am之間降到最低. 雖然上述有
關生物節律影響的二種觀點不完全統一, 尚待進一步探討, 但ICSH提出要注意
這些影響, 采血時間應一致, 一般以清晨空腹為宜. 此外婦女經期, 季節, 氣
候等因素對血液粘度亦有一定影響, 也應加以必要的注意.
綜上所述, 血液粘度測定時的影響因素很多, 建議盡可能從上述諸方面加
以控制, 做好質量控制, 才能保證血液粘度測定的準確性, 正確客觀地評價血
液流變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