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范圍
靜態(tài)容量法一般用于實驗室制備多種少量的標準氣體。制備標準氣體的濃度范圍為10-6~10-1,壓力接近于大氣壓,方法的不確定度為1%~5%。該法操作簡單、安全方便、價格低廉。
二、原理和裝置
在給定的溫度下,用已知體積的定體積管,充填壓力接近或等于大氣壓力的組分氣,然后將此定體積管(或玻璃注射器)內(nèi)的組分氣毫無損失的轉(zhuǎn)換至已知體積的配氣瓶中(配氣瓶應首先抽真空,用稀釋氣體清洗2~3次)。再將稀釋氣充入配氣瓶,直至所需的最后壓力,通常此壓力大于大氣壓,一般為1.5~1. 8 atm
(1atm = 101325 Pa)為止。靜態(tài)容量法配氣裝置如下圖:
![]()
三、制備方法
在一定溫度下,標準氣體的制備分三步進行。
1.取樣
在已知容積V1的取樣管中充入組分氣,其壓力P1接近或等于大氣壓。
2.轉(zhuǎn)移
將體積V1的組分氣轉(zhuǎn)移到己知容積V2的配氣瓶中,該瓶事先要抽空,并用選定的稀釋氣置換不少于三次。
3.稀釋
(1)稀釋方法 將選定的稀釋氣充入配氣瓶,直到取得所需要的最后壓力Pz為止。為使混合氣便于使用,通常壓力Pz應大于大氣壓力。
(2)注意事項
a.容器和輸送管道應使用不吸附所配組分的材料制成,例如玻璃和聚四氟乙烯;.
b.要控制充氣速度,以避免充氣時容器溫度升高,操作時應戴上手套。
首次稀釋后得到的以體積分數(shù)表示的組分濃度C1,由式(1)計算;![]()
式中 CO--組分氣的初始濃度(C0≈1),%;
D1--首次稀釋的稀釋系數(shù)。
當濃度為φ =10-3~10-1時,按上述步驟制備的標準混合氣的相對不確定度小于1%。
實際上,為了得到以體積分數(shù)表示的濃度值,可把P1和P2值看成校正系數(shù)。因此,無量綱。比值P1/P2是惟一重要的,并可用大氣壓力計測量P1和P2。
對于低濃度[φ =10-6~10-4]混合氣的制備,為了獲得滿意的準確度要求,必須進行逐次稀釋。首先制備濃度C1為10-3~10-1的初始混合氣,然后再按上述的程序(取樣、轉(zhuǎn)移、稀釋)進行制備。經(jīng)第二次稀釋得到的濃度C2由式(2)計算: C2=C1D2
式中 C1--第一次稀釋后,混合氣中組分氣的濃度,%;
D2--第二次稀釋的稀釋系數(shù)。
根據(jù)壓力和體積數(shù)據(jù)由式(3)計算: ![]()
式中 P12,V12--分別為濃度C1的混合氣的壓力值和體積值,Pa,mL
P22,V22--最終氣體濃度為C2時所對應的配氣瓶中的氣體壓力值和體積值,Pa, mL。
由式(3)可得式(4): ![]()
經(jīng)第三次稀釋得到的濃度值可用類似方法求出式(5):
![]()
四、不確定度
由式(4)導出的誤差計算式為式(6):
![]()
作為一種制備方法,同樣應考慮組分氣體和稀釋氣體的純度修正。
(1)組分氣體 組分氣體的純度應大于99%,計算時應進行純度修正。
(2)稀釋氣體 對組分氣為濃度低的混合氣,必須測定稀釋氣中殘留組分氣的濃度值(C0士△C2)并將其加到由稀釋系數(shù)計算得到的濃度值中去.
高濃度時,誤差計算的影響一般可以忽略。
低濃度時,式(6)則變?yōu)槭?7):
![]()
式中 ∑△P/P--取樣管、配氣瓶壓力測量的相對不確定度之和;
∑△V/V--取樣管、配氣瓶體積測量的相對不確定度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