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ISO9001是ISO9000族標準所包括的一組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標準之一。ISO9000族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標準。
ISO9001用于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進顧客滿意。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的信譽、減少重復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各方權益,這個第三認證方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公證、科學,是各國對產品和企業進行質量評價和監督的通行證;作為顧客對供方質量體系審核的依據;企業有滿足其訂購產品技術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過認證的企業,在各項管理系統整合上已達到了國際標準,表明企業能持續穩定地向顧客提供預期和滿意的合格產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公司以顧客為中心,能滿足顧客需求,達到顧客滿意,不誘導消費者.
ISO [`aIsEJ] abbr.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9001\ISO9002是質量認證標準
1、認識ISO9000標準族
ISO9000是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屬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工作委員會制定并頒布的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的族標準的統稱。
ISO9000族標準中有用于指導各國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獲取外部認證的標準(ISO9001:2000),有用于指導企業自身強化質量管理的標準(ISO9004),有用于統一各國質量術語的標準(ISO8402),也有用于規范質量審核的標準(ISO10011)等等,所有這些標準構成了一個相對嚴密的標準系列,對質量管理界帶來深遠的意義。
三、適用于外部質量體系認證的標準---ISO9001:2000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屬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質量體系分技術委員會(ISO/TC176/SC2)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頒布了ISO9001:2000標準,該標準作了技術修訂,取代了第二版(ISO9001:1994)。ISO9002:1994和ISO9003: 1994的內容已反映在ISO9001:2000中,所以,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已被 ISO9001:2000所取代。
1.1、ISO9001:2000標準要求簡介:
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質量手冊; 控制文件和記錄。
管理職責:管理承諾要求; 以顧客為中心; 建立質量方針; 建立質量目標并策劃實現過程; 確定職責權限并確保有效溝通; 開展管理評審活動,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性。
資源管理:提供質量管理所需的資源; 人力資源管理; 基礎設施管理; 工作環境管理。
產品實現:策劃產品實現過程; 管理與顧客有關的過程; 設計和開發; 采購管理; 管理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 管理監測裝置。
測量、分析和改進:監視和測量--顧客滿意、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和產品;控制不合格品;進行數據分析;改進---持續改進、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1.2、ISO9000:2000標準遵循的八大質量管理原則:以顧客為中心、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互利的供方關系 。
1.3、ISO9001:ISO9001:2000標準遵循PDCA模式。
2.質量體系認證簡介
質量體系認證是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定并頒發認證證書,證明其符合ISO 國際標準要求的技術活動。由于“第三方”是獨立于企業與企業的顧客之間的一方,因此質量體系認證實際上是一種公正行為,能夠得到社會廣泛認同。
3.申請質量體系認證是否可以對某一質量保證標準的要素進行“剪裁”?
答:“剪裁”是在合同情況下,必要時刪去所選質量保證標準中某些質量體系要素或分要素,也包括增加某些要素或分要素。“剪裁”是在特定顧客和供方之間完成的,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并規定在合同之中。體系認證不適用“剪裁”,但標準某要素確不適用于申請認證的企業時,則在質量手冊中說明該要素不適用本企業即可。
4.質量體系文件運行多長時間方可接受認證機構的現場審核?
答:接受現場審核的關鍵是質量體系文件是否已經全部付諸于實施,并能提供有效運行的證據,包括是否按質量體系文件要求進行了全面的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和實施了管理評審。具體的運行最短時間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對待,不能一概而論。本中心規定體系正式運行至少在三個月以上。
5.質量體系認證應做哪些工作?
答:首先,應成立以企業最高管理者為領導的貫標工作小組,選擇咨詢機構和認證機構。其次,進行多層的質量認證知識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素質。第三,組織撰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質量文件,并由企業領導人簽發。第四,要求員工掌握質量體系文件的要求并按要求開展工作。第五,進行質量體系內部審核,對不符合項進行糾正和預防。第六,在體系穩定運行3個月后,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ISO9000不等于高品質自1996年以來,我國逐漸形成ISO9000質量認證熱,這股熱的背后是一些企業認為,獲得此認證,就等于產品領到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事實并非如此。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普遍抬頭,一些國家為設置非關稅壁壘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以立法形式頒布了一系列國際標準的產品認證制度,特別是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等方面的認證。這些認證標準遠遠高于ISO9000。例如,歐盟的“CE”、“GS”。沒有這些認證,產品根本打不進歐盟市場。
我國企業對ISO9000的誤解,一方面的原因是對其不了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將其當作廣告宣傳的一張牌,將其當作促銷手段,以此吸引國內消費者。
1)以集團公司的名義申請認證,通過認證所覆蓋的場所來界定認證范圍;
2)也可以相應分廠、分部的名義申請認證,但此分廠、分部應有證據表明其能承擔獨立的法律責任。
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在獲得ISO9000認證后,一些企業大松一口氣,不去踏實推進質量管理工作,結果,產品質量仍不過硬。
質量管理是一項永久性的基礎工作,企業只有在獲得ISO9000后,嚴格執行其標準,并一步一個腳印,獲取更高標準的國際認證,才能真正取得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才能達到現代高品質的要求。
6.一個企業要順利地通過認證并取得實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答:把貫標與認證作為提高企業管理素質,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選擇一名有能力的管理者代表并予以足夠的授權;為各部門/崗位/層次的員工提供適宜的培訓;企業領導重視是搞好認證工作的關鍵。最高管理者應:(a)制定和頒布企業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b)對質量體系的建立、實施、完善和保持負責,并主持管理評審;(C)為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提供必要的資源;(d)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規定職責和相互關系。
[ 本帖最后由 duomeiti 于 2007-3-26 17:3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