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揭牌儀式暨非自動衡器培訓班開學典禮在京舉行。這是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自成立以來在全球創建的首個培訓中心。國際法制計量局局長斯蒂芬?帕托雷、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國際法制計量組織顧問組主席蒲長城出席儀式并致辭, 來自21個經濟體的培訓班教師和學員等近150人參加了儀式。
為了提升發展中成員的法制計量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2015年第50屆國際法制計量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決定在中國建立“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并于2016年4月向中國正式簽發了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的證書。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成立于1955年,現有60個正式成員和63個通訊成員。是一個從事法制計量工作和構建國際法制計量體系的政府間計量組織,旨在加強各國計量部門之間在法制計量方面的相互合作和聯系,促進計量技術交流,在國際范圍內建立國際互認體系,解決計量器具貿易、評價和應用的技術和管理問題。
中國作為國際計量組織的重要成員,一直注重在計量領域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中國參加了6個國際和區域計量組織,與17個國家政府、民間計量機構確立了計量雙邊交流和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計量合作活動和重大事務的決策,積極參與國際計量互認制度建設,積極參與有關國際建議、導則和技術文件的制修訂工作,為國際計量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提升了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的創建,是中國政府與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合作的重要成果。國際法制計量組織首次設立“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 ,并將地點選擇在中國,這既是對中國計量工作的肯定,也賦予了中國計量新的歷史使命。“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將打造成全球一流的計量培訓中心,形成具有示范性、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將示范中心建成全球計量培訓的典范和國際計量人才培訓的搖籃,拓展形成全球化培訓網絡,在全球廣泛傳播計量知識。中心將研究和制定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發展中國家援助項目政策和計劃,推動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發展中國家援助項目的開展,促進國際建議和國際文件得到廣泛發展中國家的認同、實施以及與國際接軌,促進發展中國家更好地融入國際法制計量體系,進而促進全球的法制計量能力提升。這對提升我國在國際和區域計量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促進我國計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在中國建立的培訓中心將利用中國的管理和技術經驗,研究制定開創性的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政策,培訓制度和運行機制,構建未來其他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可借鑒的模范樣本。通過與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深度的戰略合作以及開展有效的項目活動,形成示范帶動效應,促進全球法制計量體系中的各成員國的能力提升。
揭牌和開班儀式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實驗基地舉行后,“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培訓中心(示范)”也在昌平基地掛牌。首屆培訓班于2016年7月18-22日在北京舉辦,邀請了國際法制計量局和德國專家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專家共同擔任教員,來自柬埔寨、哥倫比亞、埃及、約旦、希臘、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哈薩克斯坦、肯尼亞、韓國、馬來西亞、蒙古、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等21個經濟體的計量專家作為學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