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3 年, 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推薦將碘穩定的633nm He-Ne 激光輻射波長作為復現米定義的標準。此后,根據國際上各實驗室的研究和測量結果,1992 年CIPM 更嚴格地規定了激光系統的運行條件和主要技術參數,同時重新給出了其頻率值、波長值及其不確定度標準。在此基礎上,2001 年,CIPM向世界各國推薦了現行的技術參數和運行條件。
長度單位米是SI 單位制中7 個基本單位之一,也是較早以自然基準的方式復現的基本單位之一。在國際計量組織推薦的復現米定義的若干標準譜線中,碘穩定的633nm 激光波長標準是目前世界上實用性最強、影響面最大、應用面最廣、最受重視的長度基準。碘穩定激光系統的制作工藝特殊,裝置組成較為復雜,即使是基本滿足CIPM 推薦的技術參數和運行條件,也不能完全保證達到國際頻率(波長)值的不確定度標準。所以,不同國家的基準裝置之間需要定期進行比對實驗,確定不同裝置間的系統偏差以及造成偏差的技術原因,以保證國際間的長度量值的準確和統一。
自1983 年新米定義實施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圍繞633nm 激光波長基準裝置的復現數據,在國際計量局和地區計量組織的倡導和組織下,各國或地區之間已經進行了無數次的多邊或雙邊比對。通過比對實驗,一方面保證了各國或地區之間的長度量值的準確和統一,為世界各國的工業標準化進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另一方面也極大地促進了參加比對的國家和地區的計量技術水平的提高。在過去20 多年的時間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就曾經代表中國多次參加這種比對實驗。通過比對,不僅對外展示了中國長度計量基準的技術水平,而且利用比對期間與國外同行面對面的技術交流機會,促進了國內長度基準裝置技術水平的提高。
全文下載:
633nm激光波長基準、副基準比對報告.pdf
(142.04 KB, 下載次數: 7)
2008-7-4 21:0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閱讀權限: 50 下載積分: 金幣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