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試驗力超差或不穩定
1>游鉈1的位置不對或松動。可用98.07N的測力儀校準后再固定好游鉈1。
2>吊盤17的位置太靠上。調整方法為:將吊盤17的球面與吊套16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調整時頂起主軸,使指示器上的小指針超過紅點,大指針超過C(O)點半圈至一圈,使吊盤的球面與吊套的錐面接觸,然后把背緊螺母18擰緊即可。
3>主軸系統摩擦大。可清洗主軸系統。
2.總試驗力超差或不穩定
1>杠桿比不對。可用測力儀器校準主刀刃2。
2>支點刀刃松動或磨損。可緊固或修磨刀刃,磨損嚴重的可更換支點刀刃。
3>主刀刃2與主軸端面接觸不好。可調整支點刀承,使杠桿不晃動。
4>支點刀承兩端檔片緊夾支點刀刃,使摩擦增大。修磨支點刀刃兩端尖角使檔片和支點刀刃留有0.05mm間隙。
3.加主試驗力時有沖擊。由于緩沖器缺油所造成,將緩沖器加滿油。
4.緩沖器活塞下降不平穩。由于緩沖器松動或安裝不水平所造成。應緊固3個螺釘或調整3個頂絲使緩沖器水平(不超過0.2/1000mm)。
5.加荷速度調整不到規定范圍
1>緩沖器內油的黏度不符合要求,可更換合適的油。
2>油針端面的鋼球失落,不上鋼球。
3>活塞端面的逆止板上黏附污物。
4>活塞與油缸間隙過大,更換活塞。
6.指示器大指針零位變動
1>指示器未緊固,擰緊上面的頂絲。
2>百分表上的接桿或測頭松動,擰緊即可。
3>指針松動,安裝好指針。
4>頂絲4松動,擰緊上面的背緊螺母。
5>頂桿上面的頂桿傾斜。校準好位置即可。
6>百分表損壞,更換百分表。
7.加主試驗力過程中大指針走動不平穩
1>緩沖器缸壁直線不好,研磨缸壁。
2>指針與表盤有摩擦,校正指針。
3>小杠桿支點摩擦大,清洗或研磨小杠桿支點。
4>百分表測桿與下面的保護罩有摩擦,調整保護罩位置。
5>百分表內游絲松馳,盤緊游絲或更換新表。
6>硬度計安裝不水平,調整水平達到0.2/1000mm以內。
8.加主試驗力時,扳動手把10時,大指針零位移動。由于緩沖器上托盤松動所造成,緊固好托盤中間的兩個螺釘即可。
9.剛加完主試驗力時大指針擺動
1>緩沖器不水平,調整好水平即可。
2>砝碼底面與托盤間黏有污物,清除即可。
10.卸主試驗力時大指針擺動
1>硬度計安裝不水平,緩沖器不水平,按上述方法調整。
2>吊盤17球面與吊套16錐面有黏附污物,擦洗干凈即可。
11.示值超差
1>桿杠比變動,或更換了壓頭,或更換硬度塊所造成在新的條件下調整好杠桿比。
2>試驗力、指示器準確度有變化,分步檢查進行調整。
12.示值偏低且越偏越大
1>壓頭損壞,更換新壓頭。
2>負荷嚴重失準,用測力儀器校準調好。
3>壓頭未裝牢,檢查并裝牢壓頭。
4>指示器損壞,更換新指示器。
13.B標尺示值不合格(其標尺合格)
1>鋼球直徑超差,更換合格鋼球。
2>壓頭桿球窩,壓頭套孔,與螺紋不同心所致。更換合格的壓頭桿和套。
3>鋼球松。擰緊壓頭套,固定好鋼球。
14.RA標尺示值不合格(其他標尺示值合格)
壓頭頂部R球面半徑損壞,壓頭頂端球面半徑R損壞,更換合格的壓頭。
15.RC標尺高、中、低硬度不能同時合格
1>壓頭的幾何形狀不合格。大部分是由于壓頭球面半徑R小、圓錐角α大所致,選配合格壓頭。
2>指示器分段誤差的偶合。選配指示器
3>絲杠與手輪的配合不好,形成較大的不恢復變形。更換手輪達到良好的配合。
16.示值不穩定
示值不穩定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它與設備的安裝、測試條件、操作人員的操作,計量人員檢定時硬度計的標定和硬度塊質量都有一定的關系,故須仔細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能把以上故障都排除,影響示值不穩的因素都會消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