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題以不爭的事實告訴大家,某版主已經成了眾矢之的,過街老鼠。所有參與本主題討論的量友幾乎都是錯的,國家標準也是錯的,只有他一人是對的。時時刻刻說別人這也不懂那也不懂,可讓他舉證說明他懂在哪里,怎么個懂法,卻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答。問他要單位電話號碼來驗證一下他到底是騾子是馬,正擊中某版主七寸,立馬就露出了原形,認為別人是在刨他們家祖墳。在本主題插嘴攪屎的某版主已被廣大量友批得是千瘡百孔體無完膚,可仍然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厚皮老臉不知羞,哪怕兜一條尿不濕,也要將無賴進行到底。 某版主在98樓回復“csln”量友時就將“測量過程的確認”與“計量確認”混為一談。居然將“計量確認”說成是第一步,測量過程的實施說成是第二步。所有計量人都應該清楚,測量過程的實施是最后一步,“計量確認”僅僅是將測量過程設計階段所選定的測量設備的實際計量特性(MEMC)與測量過程對測量設備的預期計量要求(CMR)(對于絕大多數檢定來說,檢定規程規定的合格判據,就是CMR)進行比較,確認是否滿足要求,屬于測量過程實施前的最后一道工作。在此之前,必定要完成測量過程的識別、策劃、設計(包括測量方法、測量設備、測量人員的確定)、評審、確認(注:測量過程的確認)等工作。沒有前期工作結果的輸出,哪有后續工作的輸入,“計量確認”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看GB/T 19022對“測量過程的設計”階段要做哪些工作吧:
a.png (47.06 KB, 下載次數: 398)
下載附件
2017-9-2 23:14 上傳
b.png (47.61 KB, 下載次數: 447)
下載附件
2017-9-2 23:14 上傳
c.png (21.21 KB, 下載次數: 433)
下載附件
2017-9-2 23:1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