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外新聞] 國防軍工計量:為現代化武器裝備而“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近日,國防科工局依據《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新發布21項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并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計量關系國計民生,是支撐工業生產、科技創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被喻為工業生產的“眼睛”,技術創新的“種子”,商業貿易的“基石”。
  國防軍工計量是我國計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現代建設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是軍工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防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
  國防軍工計量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初。在60多年的歲月里,國防軍工計量為武器裝備的發展,為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國防科技工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60多年后,國防軍工計量逐步從相對封閉走向軍民融合發展,現已成為國防科技工業中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


  國防軍工計量:為裝備發展保駕護航
  “秒殺”微塵粒子,它救過衛星的命
  “滴滴滴滴……”急切的警報聲響徹衛星加注廠房,讓廠房中所有人豎起了耳朵,這顆我國與某國合作研制的地球資源衛星,從進入技術檢驗階段起就被嚴密監控,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技術指標誤差,是現場每一位工作人員堅持守護的“底線”。
  工程師找來計量技術人員耐心檢查,時間不長,問題原因被揪出——工作區域內0.5微米以上塵埃粒子嚴重超標。這不僅影響了衛星上精密儀器的正常工作,而且還會引發火災、爆炸等重大事故,嚴重威脅衛星運行安全。隨后,根據計量技術人員的準確測試與分析,最終找到塵埃粒子超標原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了衛星在加注期間的安全及發射進度。
  從我國首枚原子彈蘑菇云騰空而起、“東方紅”響徹太空,到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發射及回收,國防軍工計量利用技術水平高、參數種類多、測量范圍寬、準確度高以及動態實時的計量技術手段,為國防型號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
  同時,國防軍工計量也是型號工程試驗的“救命恩人”。為了確保試驗成功,計量技術人員深入試驗現場,在短期內對成百上千臺各類通用和專用計量測試設備進行維修、校準和檢定,工作量大且突擊性強。例如,為統一衛星發射的時間頻率進行的“應急檢校”,有效降低了衛星發射過程中衛星測控偏離預定軌道導致試驗失敗的頻率。
  目前,世界各國對于國防軍工計量的重視程度都非常高,因為國防軍工計量對國防科學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取得圓滿成功起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研制武器裝備,它必須先行一步
  追源溯本,國防軍工計量實為現代化武器裝備而“生”。
  20世紀50年代初,抗美援朝中志愿軍使用的無坐力炮發生了膛炸和近炸的嚴重事故,為此志愿軍戰士們付出了血的代價。
  究其原因,是當時我國沒有建立統一的長度計量標準和有效的量值統一制度,致使制造出的炮和炮彈口徑量值不一致。血的教訓讓國防工業部門意識到在國防軍事領域開展計量工作的重要性,決定在我國創建國防軍工計量體系,并于1952年建立了第一個專門從事槍炮口徑量規和槍彈、炮彈尺寸樣板研究、制造和測量的計量機構。

  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如今我國國防軍工計量已形成了較為完整、運行有效和持續改進的計量監督管理體系與計量技術保障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的進步,保證了軍工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隨著世界軍事變革與高新技術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系統愈發龐大復雜,有量值參與控制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多,這些武器裝備工藝技術繁多,不僅對戰術性能和質量可靠性要求極高,強調武器與武器間的配套協調,它們對國防軍工計量保障的依賴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對國防軍工計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國防軍工計量除了要保證武器裝備常用量的量值統一,還要實現工程量、工程參數的綜合測量,這些通常在新武器裝備研制前就已率先研究。比如,軍工計量人員研制出高水平的多坐標測量儀,從速度與準確性上實現了對火箭發動機的多參數綜合測量。
  適應現代趨勢,它需要軍民融合發展
  新時期,隨著軍隊使命的拓展、戰爭形態的演變,國防軍工計量的作用更加突出,單純依靠軍隊自身科研力量、裝備資源和保障已無法滿足現代軍事發展的需要。因此,推進軍工計量軍民融合式發展,全面提升裝備全系統的軍工計量保障能力勢在必行。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軍事發達國家都在軍工計量軍民融合式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美國有2000多所高校與國防部簽訂軍事科研協議,承擔美軍60%的基礎研究項目;英國在推動聯合研究方面實行“租借”機制,允許其國內民營企業租用本國國防鑒定與研究總局所屬的科研機構的場地、設施及設備,從事研究活動;日本的企業,如三菱重工可承接軍品訂單,其國內有不少民營企業經過相關審核、資格認證,可以生產艦艇、飛機、導彈及軍用通信電子器材等各類高精尖武器裝備。
  近三年來,我國國防軍工計量在軍民融合式發展方面成績斐然。
  2014年,南海艦隊裝備計量軍民融合拉開序幕,聯合工信部電子五所開始了先行先試,這是十八大以來全軍第一個軍工計量軍民融合試點領域。2015年,《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體系》發布,成為我國國防軍工計量堅持體系發展、融合發展的標志性成果。2016年,《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印發,提出要統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建立標準化軍民融合長效機制。
  今年4月1日,施行21項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是我國著眼先進技術裝備發展中量值傳遞和溯源需求作出的快速反映,也是我國貫徹軍民融合理念,打造基礎領域資源共享體系、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新探索。
  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部門提出,要積極落實軍民融合發展要求,對于能夠推廣到民用領域的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適時轉化為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對于新發布的能夠滿足軍工量值傳遞要求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及時納入國防軍工計量技術規范體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等軍工集團,在“十三五”時期,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堅持貫徹軍民融合和創新驅動兩大戰略,以“中國制造2025”為引領,以“互聯網+”為手段,持續加大軟硬件投入及能力建設,打造滿足未來信息化發展的新型計量體系,支撐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建設。
  展望未來, 它將走向智能化
  近年來,隨著測量設備大規模布置,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大踏步來臨,以數據為驅動、以需求為導向的智慧計量在民用領域不斷興起,以在線計量檢測支撐智能生產經營的探索嘗試層出不窮。
  如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結合智能制造,持續開展智慧檢測科學研究,探索新型計量測試技術和測試方法,現已能夠應用于醫療、治水、能源等領域,利用各類自動化手段實現自動檢定、校準、檢測,建立起相對成熟的檢驗檢測流程。
  據悉,其部分研究成果軍民兩用潛力巨大,如“基于鍍膜光纖布拉格光柵陣列的氣體流量傳感機理和方法研究”項目成果,在能源計量領域,可實時監控調節管道天然氣流量。在醫療技術領域,可實現醫用氣體流量的實時精確監控,應用于呼吸診斷、霧化吸入和送藥測量等。在國防軍工領域,可作為微小氣體流量傳感器,應用于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能加速器等。
  由此看出,未來軍工計量是以“智能化”為總策略,向著集成化、復合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并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展望未來,智能制造蓬勃發展,大數據戰略深入實施,將對我國國防軍工計量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可以預見,隨著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裝備科研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新型計量器具和測量設備將不斷問世,測量范圍將越來越寬,技術指標將越來越高,其檢定、校準所需計量技術規范更新也將越來越快。
  國防軍工計量作為創新發展的新動力、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提質增效的新優勢,其開放化、融合化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來,軍、民兩大系統齊心合力,將破解國防軍工計量發展中遇到的原始創新能力不足、應用研究不充分、前沿領域探索力度不夠等問題,讓國防軍工計量成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創新發展道路上的“開路人”。


  軍民融合助力科技創新更好發展
  如今世界,創新無處不在。放眼全球,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引領著百姓生活,也深刻影響著世界軍事走向。
  隨著新技術不斷在全球范圍內擴散,不少民用新技術在各方推動下轉化為軍事技術。美、英等發達國家“頻頻出招”,以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保持本國軍事技術的先進性。
  在機構改革方面,美國國防部密集成立了一批專注于發現并獲取他國科研創新成果的管理機構,積極開辟創新新途徑,先后組建了國防創新咨詢委員會,新開設兩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搭建起美國國防部與工業界交流的“橋梁”。引導商業界創新領頭人向國防部提供未來創新計劃,加速推進民用前沿技術向國防領域轉化。
  英國國防部成立了創新與研究洞察局,以期挖掘具有潛在軍事價值的新興技術,并盡快讓新技術應用于戰場。英國還成立了世界級創新小組委員會,驅動國防部各項創新計劃實施。
  在機制創新方面,美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建立了一套靈活的采辦方案,大大縮短了軍事需求響應時間和商業技術采辦周期。
  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嘗試與Kaggle(數據建模和數據分析競賽平臺)合作開展創新競賽,以眾包(從外部吸引人才參與到廣闊的創新與合作的過程)的方式促進技術創新。
  深入思考,我們不難發現,美、英國防部門建立新型創新機構,探索創新機制,打破了以往“軍事需求牽引民用技術供給”的思路,轉向“民用技術供給引領軍事需求”,這將促進軍民之間在科技創新領域聯系得更緊密,促成能激勵軍民雙方的國防科技創新合力。
  同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各軍種研究實驗室等組織機構更注重高風險高回報的遠期、顛覆性技術創新,新型創新機構則更關注近期商業領域先進技術創新,將關注點聚焦在顛覆式創新和漸進式創新兩大創新模式上。
  在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去年,《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發布,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近期,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又強調,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為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今年,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成立,在國家層面實現了軍民融合發展的集中統一領導。在利好政策的引領下,在倡導軍民融合發展的組織機構保障下,我們有條件將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得更好。(郭萌 楊少鮮)來源:解放軍報
2#
【廣電計量】 發表于 2017-4-7 09:07:27 | 只看該作者
國防軍工計量是高度嚴謹和必備的,就像人的心臟,容不得半點馬虎,千里長堤毀于蟻穴,所以必須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
3#
仕舞寸法 發表于 2017-4-7 11:32:43 | 只看該作者
南京晨光、廣電計量無錫公司是我的主檢單位。
4#
baofen7788 發表于 2017-4-14 14:14:21 | 只看該作者
強制計量檢定必須有強制手段!
5#
baofen7788 發表于 2017-4-15 09:24:33 | 只看該作者
國防軍工計量:為現代化武器裝備而“生”
6#
ashentong 發表于 2017-4-18 11:36:20 | 只看該作者
走向智能化有意思。
7#
戚強 發表于 2017-4-18 14:10:10 | 只看該作者
最能鍛煉專業技術水準的地方,地方好多水平真差
8#
zp123456 發表于 2017-4-18 16:11:58 | 只看該作者
看看~~~~~~~~~~~~
9#
橘色影子 發表于 2017-4-19 14:52:38 | 只看該作者
走向智能化有意思。
10#
wmfc 發表于 2017-5-31 19:37:43 | 只看該作者
軍民融合助力科技創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3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bt√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第一章岳婿之战厨房沈浩| 大学生高清一级毛片免费|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eeuss影院eeuss天堂| 欧美疯狂xxxx乱大交视频|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嘘禁止想象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第二十页| 王爷晚上含奶h嗯额嗯|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最色网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免费黄网站大全|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日本免费一级片|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www.亚洲欧美|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jlzz奶水太多奶水太多|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自产2023最新麻豆|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男女生差差差很痛的app|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免费欧洲毛片**老妇女 |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