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9-6 02:11 編輯
怎么樣啊20樓的“混九規”?到底是我少見多怪,還是你空前絕后啊?還有哪位量友聽說過“示值誤差”的定義有五花八門天壤之別呀?還有誰能找到示值誤差永遠不會為負的測量儀器? 本人從來沒有說過JJG34-2008的檢定方法和數據處理方法有誤,我只是說規程將這種數據處理方法得到的結果稱之為“全量程示值誤差”、“任意間隔示值誤差”、“回程誤差”的叫法欠妥,與“誤差”的定義不符。規范嚴謹的叫法就應該是“全量程示值誤差的變動量”、“任意間隔示值誤差的變動量”和“示值進回程差”。 什么叫“檢定間隔”,什么叫“全行程”,什么叫分度值為0.01mm指示表的“任意1mm段”、分度值為0.002mm指示表的“任意0.05mm段”嗎?你知道在“全行程”這個檢定間隔或“任意1mm段”這個檢定間隔內,應該有多少個受檢點嗎?在規定“檢定間隔”中所有受檢點的誤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你不該不會判別吧?然后用該檢定間隔中“所得誤差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即最大值減最小值就是指示表該檢定間隔的示值誤差,這個定義說得夠明白了,還需要再像囑咐孩子那樣再明確告訴你“這就是指示表的示值誤差定義”嗎?
你以為大家都跟你一樣笨呀。說了這么一大堆,我將其稱為“全量程示值誤差的變動量”錯了嗎?難道不是嗎? 壓力表檢定規程中表述的“示值誤差”一點問題都沒有,完全正確,就是被檢表示值減標準器示值,與JJF1001定義完全一致。JJG34與“誤差”的定義不符,說明JJG34的叫法欠妥、不嚴謹、不規范。 有“誤差”的定義足矣,“回程”二字僅僅是表示行程方向的定語。術語定義同樣沒有給出“進程誤差”,那么通常所說的“示值誤差”究竟是指“進程示值誤差”的簡稱還是指“回程示值誤差”簡稱呢?我想大家都不言而喻。 將“回程誤差”與“死區”的概念定義瞎掰到一起來攪合,說什么前者是后者“引申”出來的,也不知從哪陰間里搜出來的這些歪理。“死區”是“當被測量值雙向變化時,相應示值不產生可檢測到的(注:不是可察覺到的)變化的最大區間。”,而JJG34的所謂“回程誤差”是“被測量值雙向沒有變化,相應示值產生可察覺到的變化區間。”驢頭不對馬嘴,這位“學術流氓”卻有能耐將其瞎整到一塊去,真可謂爛泥糊不上墻,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藥也。嚴格意義上的“回程誤差”就應該是“回程示值”減“標準值”的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