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10-22 17:58 編輯
- - 史錦順 -
(一)系統誤差的符號問題
本網有人問:示值誤差為正,可否省略正號?
所問的問題,沒有說明是什么地方的“示值”,這個“示值”是干什么用的,不好回答。
這個問題的背后,可能隱藏著一些混淆。這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不確定度理論本身的通病。需要稱說“不確定度”的地方很多,性質各異,量值差異也很大,而僅僅有一個不確定度,還規定必須叫“測量不確定度”,不再加前綴或后綴的測量不確定度,實在應付不了那么多差事。
這種風氣也傳染到對誤差的稱說。
按現行校準的規范,校準的主要任務是確定修正值。修正值必須是“系統誤差”的負值。由于不確定度理論莫名其妙地否定兩類測量的劃分,于是把“修正值是系統誤差的負值”,模糊地稱為“修正值是示值誤差的反號”,這是很錯誤的。因為示值誤差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系統誤差,一部分是隨機誤差。系統誤差是恒值,可以修正;而隨機誤差是隨機變量,是不能修正的。
校準中,經多次重復測量(例如20次),取示值的平均值。重復測量的目的,是減小乃至消除隨機誤差。系統誤差值等于示值平均值減計量標準的標稱值。修正值等于系統誤差的負值。由于系統誤差值是供修正用的,正負號極其重要,因此要寫出正負號。(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計量院溫度室的一個檢定員,就是因為填錯修正值的正負號而受通報處分。國家計量院因送檢單位的申述,追查并處理。)
-
(二)現行校準證書上的U95是什么
現行校準業務給出的擴展不確定度U95,就是測定系統誤差時的誤差范圍。該項不確定度(下面簡稱的U95)由被檢儀器的示值平均值的標準偏差、被檢儀器的分辨力誤差(二者中取大者),計量標準的誤差合成。
這是個揭示事物本質的重要判別,是個有重要應用意義的精辟論斷。規矩灣先生不識貨,反對這一觀點。他的根據是本本上的定義。而筆者的根據是事實。哪個有道理,是不難鑒別的。背書,算什么本事?研究的著眼點是事實,最高的原則是符合客觀規律。
-
(三)U95不是計量的誤差
檢定中要判別合格性;校準中,應用戶要求,要聲明符合性(就是合格性)。根據什么來判別合格性呢?
誤差量的特點是“絕對性”和“上限性”。計量要判別被檢儀器的合格性,就要找到示值誤差絕對值的最大可能值|Δ|max并用它來判別合格性。合格的條件為:
|Δ|max ≤ MPEV – R標 (1)
式中,MPEV是被計量儀器的指標值,即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R標是計量標準的誤差范圍。
公式(1)的左側,是實際測量到的被檢儀器示值誤差的綜合值。包括系統誤差的測得值,示值平均值的隨機誤差(σ平),示值的隨機誤差(σ),儀器分辨力誤差。
-
《JJF1094-2002 儀器特性評定》的合格性判別公式,相當于公式(1)中R標的項是U95;《cnas-GL27 聲明檢測或校準結果及與規范符合性的指南》中用的待定區的半寬,也是U95。這個U95,內容包括被檢儀器的重復性、分辨力以及計量標準的誤差范圍。這個U95,從它包含的內容可以判定,它是測定系統誤差時的誤差范圍(修正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計量的誤差。U95比計量誤差(等于計量標準的誤差R標)大得多,用U95代替(1)式中的R標是錯誤的。
-
以上,對誤差量的誤解與不恰當的應用,推行不確定度論以來,在計量界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強調指出:計量工作者要辨別清楚,校準中的各項不同的誤差。名字怎么叫,只是形式問題,而必須弄清的問題是:各自包含的內容、各自的用途。
-
(四)校準的操作
一臺儀器,由計量部門計量。在計量中,因為有計量標準(標稱值代表真值,由此而引入的誤差是計量誤差)經重復測量,記錄并經統計計算,得到下列值:
1)系列示值Mi
2)示值平均值M平
1)系統誤差值
β = M平–B
2)標準偏差σ
3)平均值的標準偏差σ平
4)隨機誤差范圍3σ
5)當分辨力誤差起主要作用時,要調節標準的輸出值,使示值誤差最大。
-
(五)校準中的各種誤差值
1)計量誤差范圍,等于計量標準(包括標準的附屬設備)
R計= R標 (2)
2)儀器的誤差范圍(準確度,與MPEV相應,即|Δ|max),又稱儀器不確定度
R儀 = √[β2+(3σ平)2+(3σ)2 ] (3)
3)儀器的系統誤差值β(其負值是修正值)
β = M平 – B (4)
4)測定系統誤差時的誤差范圍
R系 =√[(3σ平)2 + R標2 + 分辨力誤差2 ] (5)
5)修正后,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
R修 =√[(3σ平)2 + R標2 + 分辨力誤差2 + (3σ)2] (6)
-
(六)校準中,不確定度理論的錯誤認識
校準中的U95,是有特定內容的。即由儀器示值重復性、分辨力誤差與計量標準的誤差范圍構成。這個特定內容說明,此特定U95是測定系統誤差的誤差范圍值。而現行不確定度理論,誤當成一般的測量結果的可信性,稱作“校準不確定度”,產生了嚴重的錯誤與誤解。 A)合格性判別中,把有特定內容的U95當成計量誤差,當成待定區的半寬,是錯誤的。
B)校準中給出這個有特定內容的不確定度,沒有說明它是測定系統誤差時的誤差。用戶可能誤解成是被檢儀器的誤差范圍。
-
(七)校準證書應給出的誤差值(不確定度)
1 不修正的合格性判別
1.1 按公式(3),給出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實測值。
1.2 按公式(1),判別合格性。
-
2 修正
2.1 按公式(4)給出修正值(-β)
2.2 按公式(5)給出修正值的誤差范圍值(修正值的擴展不確定度)
2.3 按公式(6)給出修正后儀器的誤差范圍值(儀器修正后的擴展不確定度)
-
不確定度理論的擴展不確定度,本質就是誤差理論的誤差范圍。只稱為測量不確定度或擴展不確定度,沒法表明其適用的場所,沒法區分其表達的內容。
-
補充內容 (2016-10-22 18:47):
(四)中的小項編號出錯。不涉及實際內容。
補充內容 (2016-10-22 21:15):
第9行“兩類測量的劃分”應為“兩類測量誤差的劃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