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塊長度偏差與不確定度分析
假如用長度測量的不確定度為±U的測量方法,測得量塊的實測尺寸為L i, 設L i與名義尺寸L 相等。即:
偏差Δi =L i - L = 0。如果用Δi等于0的結果去查表定級,該量塊確定為最高級別是無疑的,但是考慮到如果長度測量的不確定度的絕對值|U |大于長度允許偏差的絕對值> |Δ|即: |U | > |Δ|使得L i = 0的可靠程度降低,使得Δi是否在長度偏差允許值te的范圍之內難以保證。所以,在考慮長度偏差的同時還要注意測量不確定度U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長度測量不確定度U 應該小于長度偏差允許值。 (以100毫米為例)這是因為在量塊長度偏差的允許值te中包括了兩
部份,即制造偏差tm 和長度測量不確定度。
即: te = tm +U (1)
因為制造偏差tm 和測量不確定度在它們范圍內的概率都是正態分布,因此(1)式可寫成
te2 = tm2 +U2 (2)
所以tm = te2 - U2 (3)
因此,只有當量塊長度測量不確定度U 與長度偏差允許值te相比較小到忽略不計,即: tm≈ te,用量塊長度
偏差的實測值L i直接與規程表6量塊長度偏差的允許值te相比較,來確定量塊的級別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
長度測量不確定度U與長度偏差允許值te相比較,要小到忽略不計是不可能的,因此,生產廠家把長度偏差的實
測值L i與(3)式計算出來的制造偏差tm 相比較以后來確定量塊的級別。因此規程表6中,留出一部分偏差te
- tm 來接受長度測量不確定度的影響。這就是規程中為什么要以表6和表7所列的數據為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