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市民蘇女士在城關區白銀路的亞欣大藥房去為家人抓中藥時,抓了三服藥總計249g,不料藥房抓藥營業員竟然給她少抓了46.5g。蘇女士覺得,該藥房的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患者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患者權益的極大侵害。 蘇女士告訴記者,當天中午12時許她來到亞欣大藥房為家人抓藥,剛開始一名姓丁的營業員說,他們正在吃飯,讓她等著,當她告訴他們家人等著煎藥時,該營業員態度十分強硬地說,“這種藥至少要抓三至五服”,有些不情愿地開始抓藥。 “當我看到藥抓好后,覺得其中的干草好像少了許多,就問營業員是怎么回事,該營業員說‘甘草是藥引子,我們都是隨意抓些就可以了’。”蘇女士覺得其他幾味藥似乎也少了,就自己要求重新稱一遍,“結果每味藥都少了許多,向營業員詢問原因,她竟然說是計量允許的誤差。”不得已,蘇女士向媒體投訴,請求調查。 記者在亞欣大藥房看到,蘇女士所抓藥方為“土茯苓20g、苡米30g、干草3g、木通10g、蒲公英20g”(一服),已抓好的三服藥放在柜臺上面。當著亞欣大藥房一名方姓負責人以及營業員、記者等人的面,蘇女士將所抓藥物全部重稱一遍,五味藥三服的計量應為:土茯苓應為60g、苡米90g、干草9g、木通30g、蒲公英60g,結果大出所料,五味藥實際計量為:土茯苓應為45g、苡米81g、干草4.5g、木通26g、蒲公英46g,總計應為249g的藥,竟然少了46.5g。 面對記者的調查,負責抓藥的丁姓營業員承認是自己錯了,她希望給蘇女士道歉取得諒解。當記者要求方姓負責人給藥品監督管理單位打電話來現場檢查時,該方姓負責人突然跪倒在地,抓住記者的腿喊道:“求求你們了,你們放過我吧,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記者讓他起來以后,該負責人轉而跪在蘇女士面前,聲淚俱下地求蘇女士放過他。 記者注意到,為蘇女士抓藥的營業員姓丁,2008年畢業于某醫藥學校藥劑專業。對于一個專業學習過藥劑專業的抓藥人員來說,藥量的大小、對病情的輕重緩急肯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她應該比普通患者要懂得多,但她為什么不按照藥方所開計量抓藥,還要隨意減少呢?這會不會是整個亞欣大藥房的“潛規則”呢?雖然,該藥房負責人方某否認了記者的懷疑,但他的說法依然不能排除大家心中的疑慮。隨后,記者撥通12331電話,將情況向城關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反映,接聽投訴的人員稱,他將把情況告訴局領導。 “藥品牽扯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死,怎么能如此說減就減呢?更何況每一味藥克數的多少,對治療病情來說都會有天壤之別。”面對如此遭遇,蘇女士十分氣憤地說,“亞欣大藥房的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患者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患者權益的極大侵害。希望有關部門對此能進行調查,并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處理。”蘭州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