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清史專家孔飛力(philip kuhn)11日病逝于美國,今晚重溫了其三部經典著作。
平克論述過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分別從受害者,迫害者和第三方的視角論述同一時間,結果顯示三者都不客觀。關于晚清史,國內學者很多認為如果沒有鴉片戰爭和后續的列強入侵,中國無法自發走向民主革命,孔飛力根據太平天國的資料提出了反例。
關于公務員系統,自唐以來,到清乾隆人口增長了三倍,公務人員人數變化不大,導致帝國后期行政效率大大下降。這邊我可以提出一個例子,抗日勝利后的東北地區,國民政府鄉鎮人員僅配置一兩人,而中共在農村配置了大量基層干部,等到土改實施,鄉民為了保住土地果實,拋棄了他們認為正統的國民政府。
中國鄉村的淪陷,土改后開明鄉紳階層不復存在,鄉村的實際掌控者由傳統代表士人階層的鄉紳轉向敢于冒險和投機的富裕和暴力階層。
關于兵制,最著名的府兵制到王安石的保甲制,再到最近的軍區改革,可以看到矩陣管理的影子,戰區司令負責演習和實戰,軍種司令負責軍費和資源的調配。
在叫魂一文中,我對僧侶乞丐發生了興趣,查了下數據,根據中國日報的數據,1987年國內大概有67萬乞丐,而1979年大約是100萬,根據民政部08年數據我國境內乞丐再度超過百萬,1/3為殘疾人,主要來源為安徽、河南和山東。86年如果不是政府干預,第一屆丐幫大會就會在黃鶴樓舉行,推選丐幫幫主。中國僧侶情況也相當復雜,全國有廟宇16000座,有度牒的僧侶和尼姑超過22萬人,還有數千個所謂轉世喇嘛,加上沒有度牒的見習僧和職業僧人,總數我估計在100-200萬左右,占總人口的0.1%左右,根據大清會典康熙六年的記錄,當時有寺廟8萬余座,度牒僧侶19萬人,到清朝末年,實際僧侶在80萬左右,占人口的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