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幾何量儀器] JJF 1093-2015投影儀校準規范的探討

 關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wendy 發表于 2016-4-28 11:31:3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于投影儀新版規程中的最大允許誤差變化范圍的公式有點不理解, 其中的L應該是什么單位,是mm?還是um?
如果用mm帶入計算,好像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測試150mm的距離,計算出來的允差才4.006um;
如果用um帶入計算,如測試800mm的距離,計算出來的允差36um,也有點夸張。
都被帶糊涂了,誰能幫忙解釋一下,謝謝!

裁剪.bmp (207.69 KB, 下載次數: 893)

裁剪.bmp
推薦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5-13 00:28:57 | 只看該作者
wendy 發表于 2016-5-12 14:31
我不是很理解!  
如以上投影儀的允差公式,測量長度是150mm,那實際算出來,允差應該是多少? ...

公式為:4 μm+2×10-5L  (-5為上標),注意這種表示方法加號前面部分帶有單位,加號后面沒有單位,是要把L帶入量值,而不是數值,即L要帶入自己的單位。最后結果的單位劃算至加號前面的單位。
例:L=150 mm,不管是以什么單位帶入公式,要帶入量值。150 mm=0.15 m=150×10 3μm。
以mm單位帶入:4 μm+2×10-5×150 mm=4 μm+2×10-5×150×10 3 μm=4 μm+3 μm=7 μm
以m單位帶入:4 μm+2×10-5×0.15 m=4 μm+2×10-5×0.15×10 6 μm=4 μm+3 μm=7 μm
以μm單位帶入:4 μm+2×10-5×150×10 3μm=4 μm+3 μm=7 μm
因此可以看出,只要L帶入量值,不管什么單位,mm、m或是其他,結果是一樣的。
推薦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30 12:26:49 | 只看該作者
這種表示方法被認作是一種科學的表示方法,式中的L是指的是相應的長度,不管以什么作為計量單位,只要把長度值帶入即可。比如,150mm,帶入150mm可以,帶入0.15m也可,或帶入150×1000μm也可。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2#
namehsc 發表于 2016-4-28 18:50:49 | 只看該作者
L的單位是mm,指的是標準玻璃線紋尺的標準長度。
3#
516790405 發表于 2016-4-28 21:19:23 | 只看該作者
鹵煮,能不能發下投影儀新的校準規范給我
516790405@qq.com
謝謝
4#
ul732 發表于 2016-4-29 10:25:36 | 只看該作者
      L單位是mm,像你說的“如測試800mm的距離,計算出來的允差36um",是錯誤,應該是20um。不過我是沒見過800mm這么大量程的,量程超過200mm就很少見了。規范中也區分了小、中型和大型設備不同的允許誤差要求。
6#
yushiping 發表于 2016-5-3 10:33:20 | 只看該作者
L的單位是μm。把長度單位化成μm再代入計算就是了。
7#
jacksilver 發表于 2016-5-3 21:10: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cksilver 于 2016-5-3 21:52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30 12:26
這種表示方法被認作是一種科學的表示方法,式中的L是指的是相應的長度,不管以什么作為計量單位,只要把長 ...


正解,以前曾用MPE:±(4+L/25)um來表示,其中的L指以mm為單位的長度值,近幾年都用科學公式來表示,兩者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8#
chrispaul3ts 發表于 2016-5-10 10:39:29 | 只看該作者
L只是一個長度,用mm和um作為單位算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常見的表示方式。
9#
 樓主| wendy 發表于 2016-5-12 14:24: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ndy 于 2016-5-12 14:26 編輯
chrispaul3ts 發表于 2016-5-10 10:39
L只是一個長度,用mm和um作為單位算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常見的表示方式。 ...


剛剛回復快了,還沒看別的的結果
10#
 樓主| wendy 發表于 2016-5-12 14:31:58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30 12:26
這種表示方法被認作是一種科學的表示方法,式中的L是指的是相應的長度,不管以什么作為計量單位,只要把長 ...

我不是很理解!  
如以上投影儀的允差公式,測量長度是150mm,那實際算出來,允差應該是多少?
11#
 樓主| wendy 發表于 2016-5-12 14:33:23 | 只看該作者
516790405 發表于 2016-4-28 21:19
鹵煮,能不能發下投影儀新的校準規范給我

謝謝

論壇里就有呀,可以去下載,我也是這里面找的!
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5%E5%BD%B1%E4%BB%AA
12#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6-5-12 21:42:10 | 只看該作者
請教2#長度室:為什么改為叫最大允許誤差變化范圍,和最大允許誤差還區別吧
13#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5-13 00:07:23 | 只看該作者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6-5-12 21:42
請教2#長度室:為什么改為叫最大允許誤差變化范圍,和最大允許誤差還區別吧 ...

新規范我還沒細看過,應該就是儀器示值最大允許誤差,回頭我看看,再回復你。不過話說回來,常青老師用術語或是描述什么有時不規范的。比如,通用卡尺規程說重合度,用了正負號;生物顯微鏡校準規范說物鏡放大倍數誤差的最大允許誤差,我跟他電子郵件交流過,建議改為物鏡放大倍數最大允許誤差,不能說誤差的誤差,好比平時說示值最大允許誤差,不說示值誤差最大允許誤差一樣。但是他堅持不認錯,沒有辦法啊。
15#
 樓主| wendy 發表于 2016-5-13 08:53:23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5-13 00:28
公式為:4 μm+2×10-5L  (-5為上標),注意這種表示方法加號前面部分帶有單位,加號后面沒有單位,是要 ...

看來自己真的是笨了,非常感謝長度室的細心回答!
16#
youkeeone 發表于 2016-9-14 12:22:57 | 只看該作者
長度上不少規程和規范,現在都是這種表示方法。一直有疑惑。現在也解決了
1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9-14 22:37:09 | 只看該作者
  14樓是正解,說得也很詳細,關鍵是要代人“量值”,不僅僅是代人數字,計量單位不能掉了,因此代人0.15 m,150mm,150000μm都是同一個計算結果。
  這不禁又讓我們想起了過去討論過的平板檢定規程,JJG117-2005的公式(6)是a= 1000 τL ai′,JJG117-2013改為公式(B.1)是a=  τL ai′,兩者之間差了1000倍,誰對誰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公式a= 1000 τL ai′把水平儀的分度值計量單位mm/m不當計量單位,錯誤地理解成什么“換算因子”了,其實mm/m也是計量單位,橋板跨距L無論它是什么單位(一般是mm,但并不僅限于mm),兩者相乘后,化為μm即可,那個莫名其妙強加的系數1000低級錯誤從1991版起,錯了十多年終于被2013版糾正過來了。
18#
xqbljc 發表于 2016-9-15 06:30: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9-15 06:37 編輯

        實際上并沒有什么“認作是一種科學的表示方法”,公式4 μm+2×10-5L  (-5為上標)就是個一般的公式,沒有那么復雜。公式中第一個加數4 μm為一個固定的數值(單位 μm),第二個加數2×10-5L沒有寫明單位,L 做為相應測量段的長度,其單位一般應按照mm來認知,由于兩個加數單位不統一,無法進行加法運算,所以需將L 的單位mm換算為μm;當然如果愿意將第一個加數4 μm(固定的數值),換算為mm也未嘗不可。無非mm換算為μm時,換算系數是1000(10 3),而將 μm換算為mm時,換算系數是0.001(10 -3)。總之,公式中的兩個加數必須單位一致才能相加。樓主的提出的問題在于沒有考慮單位一致的事情,同時也有計算錯誤,才出來一個4.006μm

      14樓給出的三個計算公式如下:
       以mm單位帶入:4 μm+2×10-5×150 mm=4 μm+2×10-5×150×10 3 μm=4 μm+3 μm=7 μm
       以m單位帶入:4 μm+2×10-5×0.15 m=4 μm+2×10-5×0.15×10 6 μm=4 μm+3 μm=7 μm
       以 μm單位帶入:4 μm+2×10-5×150×10 3μm=4 μm+3 μm=7 μm
       由上面三個計算公式大家可以看出:
       1.  不管是以mm單位帶入還是以μm單位帶入,兩個計算公式中的黃色部分是完全相同的(一般測量段的長度不會使用μm單位帶入);
       2.  以mm單位帶入和以m單位帶入的兩個計算公式中的單位換算過程是符合GB3101-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這個強制性標準規定的。所以,單位間的換算過程不能省略,必須體現(必須有換算系數(粗體));
       3.  14樓談及的“不管什么單位,mm、m或是其他,結果是一樣的”的觀點,是建立在“單位間的換算過程不能省略,必須體現(必須有換算系數)”這個前提之下的。

       某版主借題發揮、東扯西繞的轉移至平板檢定規程中的換算公式中去,完全就是在蓄意誤導。mm/m(1/1000)做為換算因子是由JJF1001中的3.26單位間的換算因子術語定義做依據的。而瞎講一氣的“mm/m也是計量單位”的胡言亂語則沒有任何法律法規技術文件做依據,那屬于“規氏單位制”。不管是SI單位制,還是以SI單位制為基礎的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平面角SI輔助單位只有弧度(rad)一個,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的非SI單位(制外單位)也只有允許使用的60進制的度、分、秒(密位等角度單位先不談),根本沒有“mm/m”這樣一個平面角計量單位!另外,某版主不懂裝懂瞎講一氣的“強加的系數1000......從1991版”的說辭,純屬選擇性的眼瞎,從現在查到的JJG117-78、JJG117-91、JJG117-2005多個版本的平板規程來看,換算公式均有換算系數1000,不懂裝懂、選擇性眼瞎的某版主就不要“從1991版”的信口開河瞎講一氣了,那只能是無知且被大家恥笑!另外,難道JJG117-2005的公式(6)a= 1000 τL ai′(μm),跨距L的單位不與JJF 1093-2015規范計算公式中的L一樣均為mm?難道計算公式4 μm+2×10-5L,當L 的單位由mm換算為μm時,不需要有換算系數是1000(10 3)?道理很簡單,非要選擇性眼瞎,非要“撞南墻”、做“擰種”,已經“七十”之人了,沒有什么來日方長而應該是時日不多了吧?!

1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9-15 12:37: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9-15 12:41 編輯

  只要還承認14樓的說法是正確的,曾經的全國知名幾何量計量“專家”就還算對計量單位的運算基本常識沒忘,遺憾的是同樣的運算換一個實例就又懵了。先否定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mm/m是計量單位,然后堅持自己錯誤的系數1000,并將錯誤的產生年代再往前延伸到1978,用長達35年的時間證明他的錯誤是正確,他才是繼承了傳承。
  橋板跨距的 L 也好,JJF 1093-2015投影儀的 L 也罷,無論計量單位是m,mm,還是μm,都應該帶著計量單位參與計算,14樓已經講得何其清楚和詳細。作為全國幾何量計量知名專家卻仍然不明白,仍然咬住就只能是mm,咬住一個什么“換算系數”不放,還要攻擊別人不懂裝懂,謾罵別人“眼瞎”,非要“撞南墻”、做“擰種”,就連年齡都是謾罵的題材,這樣的所謂知名計量專家不能不令人遺憾,令人唾棄。
20#
xqbljc 發表于 2016-9-16 16:20: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9-16 16:30 編輯

         傻乎乎的某版主又把“差”說“話”了,哪來的什么“全國知名幾何量計量“專家””啊,應該是“磚家”,但不管怎樣,總要比你這個“下里巴人”的下賤、猥瑣強了若干倍!還有誰像你,流里流氣、戾氣十足,一幅“苦大仇深”的“嘴臉”,放著正經人不做,非要去做老不正經!“mm/m是計量單位”的規氏理論有法站得住腳嗎?有法規性技術文件做依據嗎?這個世界上有“弧度制”及60進制的角度制,但人間(非陰間)有“規角制(mm/m)?你找遍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以及GB3100系列強制性國家標準,能找到“mm/m是計量單位”的字樣嗎?按照GB3100系列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詞頭m能與單位1的量 m/m寫在一起嗎?難道你那張從不靠譜的橫豎嘴就能代言GB3100系列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七十”之人了,你今生今世除了信口開河瞎講一氣,還有多少時日能做個多少靠點譜的老有所為之人呢?
  
        我們國家的平板檢定規程,從上個世紀的1958年至今近60年的歲月,共有21—58、(G)長—21—65、JJG117—1978、JJG117—1991、JJG117—2005和JJG117—2013這6個版本,其中前5個版本(21—58~JJG117—2005),在換算公式中均有換算系數1000,這是某版主胡言亂語的“從1991版起”嗎?還是“長達35年”呢?還是其過去瞎講的“延續了半個世紀”呢?難道按照某版主東扯西繞的四處嘚瑟、顯擺且一知半解的“無限”、“極限”、“趨近”的走極端,能忽悠出正多邊形=圓;弧長=弦長;角度=斜度、平面角=正切值=正弦值、“直線內角和180°”,就能編造出 “從1991版”=“長達35年”=“半個世紀”的規氏恒等式?“七十”之人了,上述胡言亂語不是不懂裝懂、不是無知,不是嘴不由己,還能是什么?動輒選擇性眼瞎的某版主看清楚下面JJG117—1978規程中的圖片:
         
        圖片中的換算公式有沒有換算系數1000?!這是你瞎講的“從1991版”嗎?如此的不懂裝懂、嘴不由己是不是被其“從1991版”的胡言亂語“啪”、“啪”的自我掌嘴?!國家的平板檢定規程前5個版本(21—58~JJG117—2005),在測量方法、檢測儀器的創新、規格系列的變化、檢定項目及技術指標確立、準確度等級的劃分、檢定結果的處理、誤差理論與不確定度的關系等諸多方面發生了不少的演變,而至2013年前,以節距法測得傾角θ換算為線值μm換算公式中換算系數1000是唯一不變的,這唯一不變的東西詮釋了計量老前輩對換算系數1000近60年的認可,某版主也不得承認這是“繼承了傳承”,此認可讓我們更加尊重計量老前輩為平板檢測技術付出的辛勤勞動!JJG117—2013平板規程取消了換算系數1000,但這是將正確的東西修訂成為錯誤的東西!是對計量老前輩為平板檢測技術付出的辛勤勞動的不尊重!取消了實行了近60年的換算系數1000,應該屬于重大技術內容的修訂吧,可主要起草修訂規程的外行們,竟然在江西井岡山規程審定會上及編寫說明中對此屬于重大技術內容的修訂既不討論,也不給出任何一點點解釋或說明,這正常嗎?難道修訂規程就是一個目的創收???由此也可看出,之所以JJG117—2013出現了大量無法勘誤的重大錯誤,究其原因是絲毫不奇怪的!

        某版主煞有其事的胡言“都應該帶著計量單位參與計算”,其懂得何謂又如何“帶著計量單位參與計算”嗎?14樓量友給出的計算公式4 μm+2×10-5×150mm=4 μm+2×10-5×150×10 3 μm=4 μm+3 μm=7 μm,公式中的單位換算時,前面的紅色mm在第二步中跑到哪里去了?第二步中的藍色 μm又從哪里冒出來?大家看一下強制性國家標準GB3101-93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圖片:
            
        圖片中藍色框中的文字“因此作為數值和單位的乘積的物理量,與單位的選擇無關”。波長λ換算單位式子中紅色m在第二步中跑到哪里去了?第二步中的綠色 nm又從哪里冒出來?不想再詳細的談論這些基礎知識了,某版主除了嗜好“撞南墻”、做“擰種” ,一知半解的胡言“帶著計量單位參與計算”,其對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對于單位換算規定的“與單位的選擇無關”文字,其能看懂嗎?俗話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懂裝懂,瞎講一氣的某版主何年何月才能為其的無知而感到羞愧,并徹底閉上其那張從不靠譜的橫豎嘴呢?!另外,額外再談一下某版主過去胡言的“量值是數和單位乘積”的胡言亂語,那都是近20年前的陳舊觀點了,按照JJF1001-2011的新定義,“用數和參照對象一起表示量的大小”,這就擴展了量的范圍,由單一的物理量擴展到包括化學量、分子量等更大范圍。另外,量值除了用“乘積”、“結合”表示外,還可以使用“比值”、“花括號” 來表示。如鈉的一條譜線的波長為:①. λ=589.6nm;②. λ/nm=589.6;③. { λ}nm=589.6(nm為下標),所談上述內容,僅是為了讓大家多了解一點基礎知識的東西,對于某版主來講,權當對其彈琴,反正其既不會醒悟,更不會多產奶。

        某版主假惺惺的“令人遺憾”,惡狠狠的“令人唾棄”,也就不屑于搭理了,反正其也沒有來日方長,而是無多時日了。


2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9-16 20:36:01 | 只看該作者
  那個“全國知名幾何量計量‘專家’”,的確正如他自己承認的那樣應該是“磚家”,其實大家只要看看他帖子和滿口的污言穢語,他是“專家”還是“磚家”也就清清楚楚了。
  “磚家”試圖提出“實行了近60年”的歷史做證據,即便拿出再古老的證據,也推卸不了其修訂規程時的錯誤責任,否定不了舊版平板檢定規程公式中系數1000的錯誤,“至2013年前,以節距法測得傾角θ換算為線值μm換算公式中換算系數1000是唯一不變的”恰恰更證明了該“磚家”的錯誤觀念至死不變,因此他才會說出“JJG117—2013平板規程取消了換算系數1000,但這是將正確的東西修訂成為錯誤的東西”這種顛倒黑白的話。
  14樓說的何其清楚和詳細,“磚家”除了罵街的本事,150 mm=0.15 m=150×10 3μm簡單道理至死也不會明白。如果告訴他電子水平儀的分度值0.01mm/m=0.01μm/mm,他更會是騰云駕霧糊里糊涂。假設水平儀分度值 τ=0.01mm/m,橋板跨距L=100mm,ai′=1格,按JJG117-2005的公式(6)a= 1000 τL ai′將假設的數據代人,那么1格代表的高度差為:
  a=1000×0.01mm/m×100mm×1=1000×0.01μm/mm×100mm×1=1000μm。
  即便把橋板跨距的計量單位改變,將L=0.1m代人公式,a=1000×0.01mm/m×0.1m×1=1mm=1000μm,結果相同。
  荒唐的計算結果還不足以說明舊版檢定規程公式(6)的錯誤嗎?“磚家”自己堅持錯誤無關緊要,問題是廣大平直度誤差檢測人員不能再受這個所謂“專家”誤導了。口口聲聲“主要起草修訂規程的外行們”,“竟然在江西井岡山規程審定會上及編寫說明中對此屬于重大技術內容的修訂”沒有與其討論、解釋或說明,這么簡單的錯誤人人都看得出來,唯有此“專家”堅持錯誤,還挖苦別人“外行”,挖苦別人時還是想想自己是不是最大的外行吧,我認為規程新修訂班子不與你這個“外行”討論也罷。
  這個“專家”有沒有“來日方長”我們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但我與他不同的態度是,在此我祝愿這個知名“專家”會有“來日方長”。
22#
xqbljc 發表于 2016-9-16 21:50: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9-16 22:01 編輯

        某版主什么道理也講不出,也就只能在那里賣弄橫豎嘴的東扯西繞、胡攪蠻纏了,這樣的老不正經實在是可悲!!!

       無理可講的某版主,安息或閉上那張臭烘烘嘴多好,非要刷存在感,又整出了個“電子水平儀的分度值0.01mm/m=0.01μm/mm”,這“μm/mm”明顯就是分子使用了詞頭μ,而分母又同時使用了詞頭m,傻乎乎的某版主就是這樣以錯誤的使用詞頭方式來公然誤導公眾的。大家請看以下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93中4.3條款的圖片:
         
            
        大家應該都看清楚了,如果按“撞南墻”、做“擰種”的某版主胡言亂語的“mm/m也是計量單位”及“0.01mm/m=0.01μm/mm”,那么“μm/mm”明顯就是在分子、分母中同時采用了詞頭(μm),這是不是違反了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的4.3條款紅框中的文字規定(一般不在組合單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時采用詞頭)?某版主是不是在公然誤導公眾?是不是老態龍鐘的“騰云駕霧糊里糊涂”?是不是在公然對抗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相關規定?是不是在公然破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實施?相信大家都會看清楚的!

       對于“擰種”等同于“邪種”式的人物,大家不屑于搭理這個“人來瘋”也就是了,講道理的話就如同對其彈琴,其即使產出奶,也是含有三氯氰胺的毒奶,這就應了某版主這顆論壇的毒瘤產毒奶的定律!!!

2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9-18 12:40:08 | 只看該作者
  譽滿全球的罵人專家不愧為磚家,走到哪里就必然罵到哪里,磚頭也要砸在那里。不過好歹在本主題帖的22樓還能引用一下國家標準,哪怕他對標準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其罵大街的語句我們就沒必要回應他了,那本來就是他在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自罵自賞,我們還是就計量單位在計算過程中的相互換算指點一下他的迷津吧。
  詞頭的用法不能重疊,也不能寫在分母上,這是標準和國務院命令的規定,人人皆知。可是在計算過程中,詞頭代表著數據,代表著10的冪次,特別是相除時約除計量單位就必須使分子分母的計量單位相同,按數學計算規則,將分母里的計量單位詞頭轉換成與分子相乘的另一個計量單位詞頭相同,就是合情合理的。
  例如水平儀分度值0.01mm/m,橋板跨距100mm,兩者相乘使計算結果的計量單位為μm,怎么辦?最簡單的辦法是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000,得到1mm/m=1μm/mm,使分母的單位mm與橋板跨距單位mm相同,100mm×0.01mm/m=100mm×0.01μm/mm,約除計量單位mm,必然得到1μm。顯而易見,舊版平板檢定規程的公式再乘以系數1000,是不是犯了小學數學乘除運算規則的低級錯誤呢?
  由于有那個1000,使平直度誤差本應該是計量單位μm,變成了mm,鬧出大笑話,人們不得不寫了1000而裝看不見這個1000的存在,假裝沒有1000而計算出計量單位μm。可是計算機運算無法假裝看不見1000而自欺欺人,錯了若干年的1000是該糾正了,2013版對舊版檢定規程中的低級錯誤的糾正是值得肯定的。由于這個糾正,的確得罪了某個舊版主筆,所以此人耿耿于我們可以理解,但,對錯誤的糾正,不應該成為此人惡毒攻擊新版修訂班子,甚至攻擊安排修訂班子的國家機構的理由,成為其天天罵罵咧咧的理由。
24#
xqbljc 發表于 2016-9-18 18:55:52 | 只看該作者
         啞口無言且憋嗤了數日的某版主又竄跳出來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做蓄意誤導了。貶低別人“對標準只是一知半解”,可大家都看到其“對標準”的相關規定則是渾然不知!其撒泡尿照著“七十”之尊容“自操”屬于其個人行為,有“罵自己不算罵人”的“混賬話”嗎,這沒人屑于去指責什么,但來論壇東扯西繞、胡攪蠻纏的蓄意誤導就是不識時務了,難道其至今都不清楚:想當初,其橫行論壇,欺行霸市、胡言亂語、誤導公眾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回返了!

        “詞頭代表著數據,代表著10的冪次”,先不講所謂的“代表”實則應該是“表示”,就其過去瞎講一氣的詞頭“m=1/1000(10 -3)”,大家就已經看清楚了其是如何違反國家強制性系列標準規定《詞頭的正確使用規則》了,詞頭“m=1/1000(10 -3)”就是典型的詞頭單獨使用的錯誤,此“迷津”是誰給某版主“指點”的?裝癡賣傻之為老不尊之人敢面對事實承認嗎?!

        “水平儀分度值0.01mm/m,橋板跨距100mm,兩者相乘使計算結果的計量單位為μm”,傻乎乎的某版主搞搞清楚,平板規程換算公式先不講換算系數1000,儀器分度值τ、橋板跨距L以及儀器讀數ai′,τ·L·ai′這是“三者相乘”,某版主的“兩者相乘”難道是二、三不分的不識數了?癡呆至如此層次還要時不時竄跳出來信口開河瞎講一氣,就不怕被大家恥笑?不考慮儀器讀數ai′,其換算“計量單位為μm”莫不是被眾多量友怒斥的吃飽了撐的?!按照“規角制”的“mm/m也是計量單位”理論,這“mm/m”是不是一個整體?計量單位的整體與分數的分子、分母能是一件事嗎?對一個“整體”的計量單位竟然可以做“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000”的拆分?某版主是“強拆公司”的嗎?弱弱的問一句:胡言亂語、為老不尊之人是“腦子進水”呢?還是“精神是否正常”呢?對一個“整體”的“規角制”計量單位還要進行什么莫名其妙的“轉換”,某版主真是創造了人間奇跡,莫非有公式的恒等變形,也有計量單位的恒等變形?“七十”之人的癡呆或任性竟然到了如此胡言亂語的程度,還是回家抱孫子去吧!

        “規角制”的“μm/mm”是明顯的違反了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中的“一般不在組合單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時采用詞頭”的規定,但在胡攪蠻纏、搗糨糊強人眼里卻是“合情合理的”,國家強制性標準GB3100是廢紙一張?還是某版主要“斗膽”去修訂一下現行有效的國家強制性標準?老不正經的“七十”之人已經利令智昏了吧?!

         平板規程中的換算公式很簡單,當儀器分度值τ=0.01mm/m,橋板跨距L=100mm,儀器讀數ai′=1(數)時,
        則:ai=0.01mm/m×100mm×10.01/1000×100mm×1=0.001mm=0.001×10 3μm=1μm            (1)
        由(1)的換算過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與14樓量友給出的換算過程完全相同,即
         4 μm+2×10-5×150 mm=4 μm+2×10-5×150×10 3 μm=4 μm+3 μm=7 μm
         同時,大家也由(1)的換算過程可以清楚的看到平板前5個版本的規程(21—58~JJG117—2005)給出的換算公式ai= 1000 τL ai′是安全正確的!難道把換算系數 1000(10 3)放在公式的前面就會讓某版主“騰云駕霧糊里糊涂”了?公式可以有恒等變形,而計量單位是不可以有恒等變形的!某版主所謂的“轉換”及“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000”,實則就是東扯西繞、胡攪蠻纏的搗糨糊!!!

2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9-18 21:03: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9-18 21:14 編輯

  24樓洋洋灑灑一大篇廢話,其實集中到一點就是:
  平板規程中的換算公式很簡單,當儀器分度值τ=0.01mm/m,橋板跨距L=100mm,儀器讀數ai′=1(數)時,
      則:ai=τ·L·ai′=0.01mm/m×100mm×1=0.01/1000×100mm×1=0.001mm=0.001×10 3μm=1μm            (1)
  這個新版檢定規程計算公式并無什么系數1000,有的只是m與mm的換算。要使0.01mm/m=0.01/1000,就必須消除單位mm/m,而1m=1000mm,因此0.01mm/m=0.01mm/1000mm=0.01/1000,這才導致(1)的計算過程成立。
  (1)式中的 ai′ 是儀器格數,τ·L 是儀器與橋板組合測量系統的“分度值”,分度值乘以格數就是要測的高度差。因此水平儀分度值τ=0.01mm/m,橋板跨距L=100mm,由它們組合的測量系統分度值就是τ·L=0.01mm/m×100mm=1μm。
  反觀舊版規程計算公式,把ai=τ·L·ai′ 變成了ai=1000·τ·L·ai′,多了個1000使1μm變成了1mm,為了不出笑話,人們只能象24樓的平直度檢測著名專家那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故意裝作沒看見,硬是把計算結果1mm寫成1μm。
  我們暫且不說計算過程,24樓一面承認公式(1)正確,表白 ai=τ·L·ai′=0.01mm/m×100mm×1=1μm是正確的,接著后面又鼓吹“JJG117—2005給出的換算公式ai= 1000 τL ai′是安全正確的!”,還用了一個大大的感嘆號。兩個公式明顯相差1000倍,請問這位著名“專家”孰對孰錯?在罵一個計量界老者利令智昏的時候還是想一想你這個“中堅力量”的道德品質有沒有問題,想一想你自己有沒有利令智昏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8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二十四小时日本高清在线www|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午夜视频1000部免费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五月天婷婷伊人|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天天干天天插天天|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女性高爱潮真实有声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久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看Aⅴ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一级毛片不收费| 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ass日本大乳pics|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野外|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76|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