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線紋] 求助,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如何測量

 關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cdpc 發表于 2016-4-1 10:48:5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求助,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如何測量。感謝高人指點!
推薦
xqbljc 發表于 2016-4-3 13:53:23 | 只看該作者
             談一下直角尺規程的發展換版歷史
        直角尺規程是我們國家最早的五十多個規程之一。規程號為61-59,(59年、繁體),該規程在概述中講的非常清楚,直角尺常用于機器制造中劃線和另(零)件上直角的檢定,以及用于不同另(零)件裝配時其相互垂直度的檢定。也可用于機器和機床的檢定。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當初的直角尺規程應該并不包括一般用于木工的刻度鋼直角尺。此規程主要起草人是我們國家經蘇聯培訓的老一代計量專家(包括張XX),規程的內容沒有什么結論及檢定周期的規定,畢竟那時候還沒有什么《計量法》。最早的規程內容涉及到了“封閉原則”,也涉及到了角度換算系數 ρ ,只是這個 ρ 使用了200000近似替代了206265,規程內容也涉及到了翻轉180°的“自校法”,只是在提法上沒有后面的規程在理論上更加完整、成熟。規程中沒有什么“基面間平行度”的技術要求,但在規程的附錄中給出了角尺的類型及簡圖,同時給出了角尺的技術要求,且均是以極限偏差的術語給出。

        這個最早的61-59直角尺規程是后面規程發展換版的基石,老一代計量專家在那個一窮二白年代所做出的貢獻,值得我們后人給以尊重!特別是尊重他們為此付出的辛勤勞動。

       61-59直角尺規程實施(試行)21年后的1980年,我們國家正在開始推行形位公差的標準,老規程已經不能適應工業發展的需要,但由于直角尺規程在編寫時,既要考慮可行性,又要在理論上符合形位公差的規定,所以,困難比較大。由蘇聯援建的某國企毅然接下了這個費力不討好的困難任務,開始對61-59規程進行修訂,在修訂過程中,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特別是對翻轉180°的“自校法”,除去做了大量實驗外,還在xx國家援建專家的幫助下,搞出了具有一定知識產權的小檢具,用于進行翻轉180°的“自校法”測量,這個小檢具在我們國家的機械行業影響、普及很大、很廣,至今仍然在沿用。實驗數據的穩定性、可靠性證實了“自校法”不僅理論正確,且可行性也非常好。所以“自校法”,被規程列入仲裁方法,也是后面許多類型垂直度檢查儀的測量原理的理論根據,JJG61-1980規程是我們國家較早由一個國企單獨承擔的修訂任務,主要起草人陳xx現已逝去,但前輩為計量事業做出的貢獻值得后人尊重,特別是應該尊重他們為此而付出的辛勤勞動,“卸磨殺驢”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JJG61-1980規程在實施了24年后(通常為5年修訂),全國幾何量角度技委會在沒有征求某國企的意見情況下,將修訂任務給了XX省(某人所在的省份),首先這是對前人付出勞動的不尊重, 其次,大家也可以對比看到,JJG7-2004主要內容相對 JJG61-1980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修訂的內容還是反應在格式上,及適用范圍的所謂擴大。而內容上的可行性同前規程并無多大差別,該規程的修訂在可行性及文字描述上的困難可以讓人理解。況且JJG7-2004規程主要起草人也是計量界的老同志(現已退休),但將直角尺的規程號(JJG61)改變為JJG7應該講并不合適,這個規程號沒有理由不保持延續(JJG61),畢竟延續到刻度鋼直角尺的JJG7并不合適,因為所謂的線紋鋼直角尺(刻度鋼直角尺)的適用范圍窄(木工),技術要求低。并不是直角尺的主流。

        啰啰嗦嗦談了上述內容,盡管表面上與樓主提出的問題并無多大關系,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實事求是的談問題,同樣是當初經歷者的義務,這與某版主胡言亂語污蔑的“攻擊”,毫無關聯!再說,這些計量規程的發展歷史其也是一無所知,故其要表現一下“酸葡萄”效應也就好理解了。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更快的發展,不懂得歷史,不善于總結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我們今后進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無益的。


補充內容 (2016-4-3 15:14):
國家早期的規程,不要說個人名字,最早連單位名都不署,所以,許多計量老前輩應該是無名英雄。他們的不圖名利,樂于奉獻精神,值得后人尊敬!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收起 理由
羅羅諾亞索隆 + 1 向老前輩致敬!

查看全部評分

2#
趙盼CCIC 發表于 2016-4-1 11:13:15 | 只看該作者
平臺打表測
3#
 樓主| cdpc 發表于 2016-4-1 12:06:38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回復!
千分表接觸的部分是圓頭的,不太好控制。有平頭的嗎
4#
深水炸彈 發表于 2016-4-1 13:05:26 | 只看該作者
垂直度測量儀,有平頭
5#
 樓主| cdpc 發表于 2016-4-1 13:55:26 | 只看該作者
深水炸彈 發表于 2016-4-1 13:05
垂直度測量儀,有平頭

您方便提供一下,品牌和型號嗎,謝謝啦!
6#
深水炸彈 發表于 2016-4-1 14:12:21 | 只看該作者
CC-500B型 垂直度測量儀,可以檢測直角類儀器,如直角尺,方形角尺等,品牌自己到網上搜一下。
7#
趙盼CCIC 發表于 2016-4-1 15:13:11 | 只看該作者
cdpc 發表于 2016-4-1 12:06
感謝回復!
千分表接觸的部分是圓頭的,不太好控制。有平頭的嗎

平頭不可測,正因為是圓頭接觸面積小,摩擦力小,才選擇圓頭。
8#
趙盼CCIC 發表于 2016-4-1 15:14:29 | 只看該作者
深水炸彈 發表于 2016-4-1 14:12
CC-500B型 垂直度測量儀,可以檢測直角類儀器,如直角尺,方形角尺等,品牌自己到網上搜一下。 ...

線紋類鋼直尺,是不能用垂直度測量儀測得。線紋類只要塞尺,圓柱直角尺,千分表,平臺等就夠了。
9#
xqbljc 發表于 2016-4-1 22:03:45 | 只看該作者
          所謂的線紋鋼直角尺,并不歸類至線紋,畢竟其主要功能還是直角尺。

          JJG7-2004規程是由JJG61-1980(直角尺)與JJG7-1986(刻度鋼直角尺)合并而來,至于JJG7-2004(直角尺)是如何將規程號61-1980與7-1986改為7-2004?以及為何未征得原起草單位某國企的意見,而將合并后規程修訂任務歸到XX省,已經失聯十數年的全國幾何量專業角度計量技術委員會中,某個人是最清楚的。這些與將JJG712-1990(電子水平儀)與JJG103-1988(合像水平儀)合并,合并后的規程號為JJG103,規程修訂任務歸到XX省,完全是同一種手法。為此引起的爭議,國家局事后特別下文明確規定:在沒有征求規程原起草單位書面放棄意見前提下,不得改變規程的歸口和起草單位的名稱。以上為題外話。
  
         樓主提出的問題“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如何測量”?應該講JJG7-2004規程并沒有完全講清楚。畢竟,所謂的直角尺、線紋鋼直角尺有帶有下平基面與下基面(邊),就是很薄鋼片兩種,對于前者(規程中的圖 4、圖 6、圖7及圖8(a)結構形式),使用打表法就可以(2樓講的對);而對于后者,由于下基面(邊)是很薄的鋼片,無法采用打表法測量,就按有側面無基面理解好了,所以只能是有平行度的技術要求,而沒有平行度的檢測方法。
10#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2 01:27:46 | 只看該作者
xqbljc 發表于 2016-4-1 22:03
所謂的線紋鋼直角尺,并不歸類至線紋,畢竟其主要功能還是直角尺。

          JJG7-2004規程是 ...

謝謝老師又給普及歷史知識了,我又學到了東西。對樓主提出的問題,我也有點看法。所謂的線紋鋼直角尺,應該就是以前的刻度鋼直角尺,我聽說它還叫金工直角尺。它的使用量很大,比寬座的、刀口的、圓柱的、鑄鐵的等等都要多,一般的測量準確度要求不高的都用它。甚至還有600mm的,規程沒有考慮到。我很納悶規程的表12為什么要有測量面的平面度和基面的平行度要求,這種直角尺測量面很窄,用直線度就可以了,表12還或平面度干什么呢。從圖8可以看出,線紋鋼直角尺只有外角(α角)測量面和基面,而沒有內角(β角)測量面和基面,從6.3.8  β角測量面的垂直度 可以看出,沒有規定線紋鋼直角尺的檢定方法。在我看來,按照規程的意思,線紋鋼直角尺的工作角是外角(α角),內角不作為工作角,那就不應存在基面間的平行度要求了,也不需要測量基面間的平行度。再從它的實際使用情況考慮,什么時候會用到它的內角呢,我感覺用內角測量的東西,放在平的地方,用外角即可實現測量。如果必須要用內角測量,那就是規程沒有考慮到,是規程的疏漏。
1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2 16:35: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4-2 16:48 編輯

  這里是計量技術討論的大眾媒體,不討論與技術無關的其它事,希望在這里只討論樓主提出的“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如何測量”這個技術問題,不要動贏就攻擊某個人或某個技術機構,對某個人和某個機構的意見請到與行政管理和紀檢審計等方面的渠道和平臺反映。
  規程的表12規定了線紋鋼直角尺測量面對于基面的垂直度、測量面的平面度或直線度、基面間的平行度三項檢定要求。垂直度的檢定方法6.3.7.4條作了單獨規定,直線度的檢定方法6.3.4.3條作了單獨規定,唯有基面間的平行度沒有作單獨規定。但沒有單獨規定不等于沒有規定,6.3.5條“基面間的平行度”是對所有直角尺,也包括對線紋鋼直角尺的“基面間的平行度”檢定方法的規定,規定的檢定方法就是打表法。
  樓主提出“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如何測量”,并非像有的人沒有看到6.3.5條的規定,而說什么“就按有側面無基面理解好了,所以只能是有平行度的技術要求,而沒有平行度的檢測方法”。樓主很清楚規程有這條檢定方法的規定,但因為“千分表接觸的部分是圓頭的,不太好控制”,所以樓主之所以問“如何測量”,問的是檢定中如何控制測頭與被測表面(實際是被測直線)的接觸問題。
  眾所周知,測頭的選擇有一個接觸面最小原則:被測面如果是平面,球形測頭最佳;被測面如果是球面,平面測頭最佳;被測面如果是圓柱面,刀形測頭最佳,必要時平面測頭亦可。因為圓柱面體現的被測面是母線,母線就是直線,因此被測面如果是直線,就和是圓柱面時的測頭選擇相同。
  樓主已經想到了使用平面測頭,這個想法完全正確!如果手頭有現成的刀形測頭或平面測頭的指示器(如千分表)問題就解決了。估計樓主手頭沒有,因此本人建議樓主可在報廢指示器上拆下測頭,廢物利用打磨出一個小平面即可用于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的檢定工作了,而且還可用于其它類似的直線形或點狀被測面的檢測工作。
  順便說一下,本人實在無意回答某專家樓上的帖子,只是告訴樓主堅持自己正確的想法,不必在意非技術內容的干擾和不符合計量學基本知識的說法。當然某專家其它主題帖中純屬謾罵的帖子,本人更不會理睬,就讓那些個罵大街式的帖子在那里曬太陽吧。
12#
xqbljc 發表于 2016-4-2 21:09:08 | 只看該作者
         某版主所謂“攻擊”說的無聊誣陷,根本無人屑于搭理!畢竟大家都清楚,這就是個無事生非的主,規程字面上的文字其都搞不懂,規程背后發生的事情,其肯定更是一無所知了。大家就原諒其所處“下里巴人”低下階層的無知及到處挑事的無聊行為吧,就當是虛七十的為老不尊、自尋被怒斥好了。

        對于樓主提出的問題,2樓已經給出了正確的答復意見,那就是采用打表法測量,7樓的意見也很有參考價值。本人僅是略作補充,即圖8(a)結構形式用打表法測量。而對于下基面(邊)是很薄的鋼片(圖8(b)結構形式),則無法采用打表法測量。
        
           由圖8 ,大家可以看到,圖8(a)結構形式可以用打表法測量,而圖8(b)結構形式由于根本沒有什么“基面”,又如何采用打表法測量呢?這樣很薄的鋼片,能夠在平板上立住嗎?本人講出的就按有側面無基面理解好了,所以只能是有平行度的技術要求,而沒有平行度的檢測方法,這樣的意見有錯嗎?即使按照某版主信口開河瞎講一氣的“使用平面測頭”,能對無基面的圖8(b)結構形式的鋼直角尺進行基面間平行度測量嗎?虛七十的某版主何年何月才能夠講話靠譜呢?對無基面的鋼直角尺非要進行基面間平行度測量,這與其過去對電子水平儀不作為工作面使用的V形面非要做V形面零位誤差檢測,完全就是同樣的空對空,就是閑的無聊犒勞發癢的嘴吧?!估計下一步,某版主可能會提出要求做附件檢查吧?無愧某國企給其的綽號“老不正經”。

1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3 00:48: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4-3 00:56 編輯

  如果認識到“攻擊”說的無聊誣陷,根本無人屑于搭理,那就對了,就請不要在技術論壇“無事生非”,說什么“規程修訂任務歸到XX省,完全是同一種手法”,發表對某個技術委員會“將合并后規程修訂任務歸到XX省”的不滿,并攻擊其“已經失聯十數年”,這些問題不屬于技術討論的范疇,更不應該當有人指出其不應該時潑口大罵。本人對11樓的謾罵仍保持不予理睬的態度,僅就其涉及的技術問題發表看法如下:
  11樓承認了圖8(a)結構形式的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可以用打表法測量,這很好,但卻繼續否定檢定規程對圖8(b)結構形式的線紋鋼直角尺基面間的平行度檢定方法,甚至否定有“基面間的平行度”要求。其實只要圖對比8(a)認真看一下對圖8(b),就知道那個標示“側面”的面是一條直線,就是所謂的基面,上下兩條直線就是兩個“基面”,“基面間的平行度”仍然有功能要求,仍然需要檢定,除非使用者壓根就不使用內直角,不使用上下兩個基面(規程標注了“側面”,實際上應該叫上下兩條“基線”)的平行度。其檢定方法也仍然是6.3.5條。
  某“專家”聲稱“只能是有平行度的技術要求,而沒有平行度的檢測方法”是完全錯誤的。作為幾何量計量的著名“專家”還提出了一個可笑的問題:“這樣很薄的鋼片,能夠在平板上立住嗎?”。當然誰也沒本事將其獨立地“立住”,難道說就不能稍微動動腦筋借助輔助裝置“立住”嗎?幾何量計量檢測活動中使用輔助裝置的檢測方法難道說某專家見得還少嗎?在平板上進行工程測量(過去叫精密測試)使用輔助裝置難道不是常識嗎?最簡單的輔助工具莫過于一件四棱尺了,只要將四棱尺與直角尺同時放在平板上立好,再用夾子將二者夾住,即可使用指示器完成其“基面間的平行度”檢定工作,對于一個專家來說應該是不難吧。
14#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3 09:19:41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3 00:48
  如果認識到“攻擊”說的無聊誣陷,根本無人屑于搭理,那就對了,就請不要在技術論壇“無事生非”,說什 ...

我前天晚上在10樓的帖子到現在還沒被審核通過,我已向上帝申請審核。我對您說的還是持有不同觀點的。幾何量規程、規范里圖示名稱標錯,線指引錯是常見的事情,JJG 7-2004 圖8(b)一看就知其標的側面實際是基面。但圖8這種線紋鋼直角尺沒有標注內角(β角),也就是按規程的意思,線紋鋼直角尺只有外角(α角)作為工作角,因此只有外角測量面及外角測量面的基面。其他類型直角尺,但凡內角也作為測量面的都標有β角。從6.3.7與6.3.8也可看出,α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線紋鋼直角尺有規定,而β角測量面的垂直度,線紋鋼直角尺卻未見規定,也可看出線紋鋼直角尺內角是不作為工作角使用的,也就不存在內角測量面及其對應的基面,因此表12 基面間的平行度也就不應有技術要求。只是JJG 7-2004 自身矛盾,肯定有一處是錯誤或多余的。如果線紋鋼直角尺在實際使用中需要用到內角來進行測量,那就說明規程在圖8中遺漏標注β角,并且在6.3.5 基面間的平行度 及6.3.8  β角測量面的垂直度中,均漏掉了線紋鋼直角尺的相關描述。
15#
xqbljc 發表于 2016-4-3 12:17:00 | 只看該作者
          某版主的“攻擊”、“不滿”等說辭,由于極其無聊及無事生非,所以,根本沒人屑于搭理!

          對圖8(b)結構形式的線紋鋼直角尺,能夠講出“上下兩條直線就是兩個基面”的胡言亂語,確實讓人忍俊不止。這不又是典型的“”、“”不分嗎?!不又是為了胡攪蠻纏而胡言亂語的瞎講一氣嗎?!線紋鋼直角尺的所謂基面,也就是能使其立放在平臺的下測量面,這個 對圖8(a)結構形式的有,而圖8(b)結構形式的則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還非要去撿不存在的什么基面間的平行度,這不又是許多量友怒斥的“屁話”、“吃飽了撐的”嗎?!對于不存在的什么基面,“規程標注了側面”,這個所謂的側面是相對于有刻度的工作面來講的,這也就是一般為木工使用的線紋鋼直角尺與一般機械行業使用的直角尺的有所不同吧。

        某版主講出的“借助輔助裝置“立住””的說辭,更是“吃飽了撐的”,既然為“基面”,就應該能夠“立住”,不能“立住”,正說明不是“基面”或沒有“基面”,對沒有的東西非要去撿,不就是某版主自稱的“傻子”嗎?!虛七十難道“癡呆”了嗎?所謂的“輔助工具四棱尺”,一般有四棱平尺與四棱樣板直尺兩種,其高度一般為20mm,這要高于線紋鋼直角尺的尺寬,這不管使用圓測頭或平面測頭都是無法進行測量的。再看一下規程中的表12,線紋鋼直角尺的平面度或直線度要求為“0.08~0.25mm”,而所謂基面間的平行度要求為“0.06~0.20mm”,也就是位置誤差小于形狀誤差,這合理嗎?符合產品一般設計原理嗎?

        對于某版主每帖必要嘰嘰歪歪抱怨的無聊,大家都嗤之以鼻不屑于搭理,就當做其自稱的“怨婦”去看待好了!再講。虛七十的人了,即使老態龍鐘的磨嘰點也好理解,只要不是為老不尊就好。
17#
xqbljc 發表于 2016-4-3 14:49:3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國家最早的直角尺檢定規程:
            
1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3 22:39:05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3 09:19
我前天晚上在10樓的帖子到現在還沒被審核通過,我已向上帝申請審核。我對您說的還是持有不同觀點的。幾何 ...

  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刀口形角尺、寬座角尺、平形角尺的示意圖都同時標注了外角(α角)和內角(β角),而線紋鋼直角尺示意圖只標注了外角(α角),從這一點來說似乎線紋鋼直角尺只有外角是工作角,內角不是工作角。
  但從表12的要求來看線紋鋼直角尺有“基面間的平行度”檢定要求,且并不排除哪一種線紋鋼直角尺。再從線紋鋼直角尺使用的領域來看,主要用于鑄造和家具制造、土木建筑領域的測量工作,例如砂型制造和木模制造等,在這些產品的測量工作需要使用線紋鋼直角尺的外角,也需要使用內角和上下基面(包括上下基線)間的平行度,同時還需要使用其刻線間的距離,所以規程對線紋的示值誤差提出的要求并不亞于2級鋼卷尺示值誤差的要求,它同時也兼有線紋量具的功能。這些要求都是與其使用功能密切相關的,因此不能不檢定這些要求,“線紋鋼直角尺”的名稱決定了它既是直角尺也是線紋尺。
  誠然,這個檢定規程也有一些毛病,例如你所說的示意圖8(b)“標的側面實際是基面”。公認的“側面”應該是直角尺的刻字面及其背面。這個錯誤是使用術語不規范、不統一的問題,因此我贊成你說的這個規程中在這方面似有矛盾的嫌疑。但我認為有的人亂上綱上線,扯到個人和組織的道德品質和不正之風上去,就是一種惡意攻擊行為。技術論壇應就技術問題發表個人的觀點,哪怕觀點錯誤都沒有關系,動不動進行人身攻擊,什么人事安排有貓膩,什么起草班子或起草人有不可告人的動機等等,并非該在技術論壇上討論的話題,與技術無關的東西在技術論壇亂說的人其實自己就是不那么地道的人,越是知名的專家級人物越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
1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3 23:2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4-3 23:29 編輯

  作為“專家”介紹一下直角尺檢定規程的發展史并無不妥,但借介紹檢定規程發展史為由暗藏攻擊檢定規程修訂換版工作班子則為人們所不齒。你可以對新、老規程的任何不足和錯誤提意見、提建議,但不應該在技術論壇含沙射影行攻擊之實。計量界的老一輩功不可沒,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許許多多老前輩默默無聞地奉獻了終生,我們永遠懷念他們,尊重他們,學習他們的精神。但個別人不能因為自己被排除在曾經主筆的檢定規程修訂班子之外大發牢騷,對國家局的人事安排和新班子人員在公開媒體上表示不滿和進行攻擊,甚至口中喊著“尊敬計量老前輩”的漂亮口號,卻連續在多個帖子中把年齡大也作為發泄不滿和大肆謾罵的題材。
  檢定規程該不該適當“合并同類項”?這是檢定規程、校準規范體系的發展方向的大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發表個人見解。電子水平儀與合相水平儀檢定規程的合并,寬座直角尺與線紋鋼直角尺檢定規程的合并,游標卡尺、帶表卡尺、數顯卡尺、測深卡尺等相關的五個檢定規程合并,外徑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等檢定規程的合并,……,一大批檢定規程在換版時相繼合并了“同類項”,大多數業界人士表示歡迎,特別是企業界計量人員報以最熱烈的歡迎,檢定規程的適當合并大大減少了檢定人員考證換證的工作量,意外還減少了企業培訓費用。
  正如15樓所講,“這些計量規程的發展歷史其也是一無所知,故其要表現一下‘酸葡萄’效應也就好理解了”。“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更快的發展,不懂得歷史,不善于總結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我們今后進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無益的”,知道這個道理就知道計量科學也是在總結經驗教訓中不斷發展的。一個人連什么叫“測量設備”,什么叫“計量確認”,什么叫“單位間的換算因子”,什么叫“SI導出單位”,分度值表示為0.02mm/m的水平儀其中mm/m是不是計量單位都不想搞明白,光會罵大街,對新技術、新概念、新理論拒不學習,拒不接受,在這里有資格奢談什么“更好更快的發展”,奢談什么“總結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嗎?
20#
xqbljc 發表于 2016-4-4 07:44:31 | 只看該作者
        談一下直角尺規程發展換版歷史,是了解或經歷過這一切的計量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像某版主那樣,所處“下里巴人”低下階層,匆匆混過其自稱的“四十余年計量工作經歷”,虛七十了,依然一無所知,其在論壇數年,除了“扯”、“繞”、“揉”的胡攪蠻纏,信口開河的瞎講一氣,其能夠為論壇的量友們提供過哪怕一點有用的計量技術、歷史信息嗎?這樣僅憑三寸不爛之舌混跡論壇的痞子,有什么臉面、資格來談什么“并無不妥”。這樣的嘴臉只能讓人無比的惡心!尊敬計量老前輩與某版主虛七十“年齡大”并無關聯,前者是受人尊敬的計量老前輩,后者則是“為老不尊”、“老不正經”的“下里巴人”,這些基本認知,某版主也要混淆?!也要攪混水?!

        檢定規程依據國家局提出的“能合并的盡量合并”原則的改動,這與某版主瞎講一氣的“減少了檢定人員考證換證的工作量,意外還減少了企業培訓費用”的說辭,毫無關聯,這一切是法制、體制改革的需要,是計量工作的變革,而不是什么“工作量、費用”減少的必須,不懂裝懂的某版主就閉上那張邪惡的嘴吧!

        某版主對計量規程的發展歷史一無所知,其展現的“酸葡萄”效應倒是淋漓盡致,酸楚楚的感覺臉面還掛得住?臉皮厚就不感覺難為情嗎?“四十余年計量工作經歷”的牛皮吹大了,也吹破了,還是繼續胡吹瞎混在論壇吧,會有混不下去那天的!
2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4-4 09:53:34 | 只看該作者
xqbljc 發表于 2016-4-4 07:44
談一下直角尺規程發展換版歷史,是了解或經歷過這一切的計量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像某版主那樣, ...

  請不要瞧不起基層從事計量工作的“下里巴人”,他們才是計量工作的主力軍,他們并不比個別自認為“陽春白雪”的所謂著名“專家”低人一等。從個別可以隨意攻擊和謾罵規程/規范的修訂班子的“專家”的帖子來看,其粗俗和低劣程度與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其技術上不僅是“一無所知,除了‘扯’、‘繞’、‘揉’的胡攪蠻纏,信口開河的瞎講一氣”外,也就只剩下罵大街了,這種人也只能被基層計量工作者所不齒,把他看作是個反面教材罷了。
  “ 檢定規程依據國家局提出的‘能合并的盡量合并’原則的改動”,虧了他還知道這個修訂原則,但要落到實處的時候,具體到電子水平儀和合相水平儀檢定規程的合并,寬座直角尺與線紋鋼直角尺檢定規程的合并等一系列檢定規程修訂中的合并時,就都是別有用心的機構組織了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干的事了。
22#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4 10:19:55 | 只看該作者
兩位老師都消消氣,不要吵了。咱們找找上一版刻度鋼直角尺檢定規程,看看以前有沒有基面間的平行度要求以及檢定方法,就知道現行規程哪里有問題了。我手頭沒有原規程,我找找看,您們有時間也幫忙找找看。
23#
xqbljc 發表于 2016-4-4 20:10:42 | 只看該作者
         某版主“基層從事計量工作的下里巴人”的話,貶低或打擊面實在太大了,本論壇唯有一個自稱是“下里巴人”的老不正經,也只有其“扯”、“繞”、“揉”的胡攪蠻纏,信口開河的瞎講一氣,且將其所處社會最底層痞子身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廣大量友都是正經人,代表的是正能量,誰會屑于同“牽出來溜溜”為老不尊的“下里巴人”為伍并同流合污呢?

         對某些規程的合并,從某版主胡言亂語的“減少了檢定人員考證換證的工作量,意外還減少了企業培訓費用”說辭,大家就能夠看出,其是一竅不通、一無所知的,畢竟規程合并牽扯的標準器具選用、檢測方法、檢測原理、儀器結構原理、標準量的形成等諸多方面的異同,某版主懂嗎?合并中出現的問題、爭論、協調等,某版主經歷過并了解嗎?虛七十也就是“老大不小的人了”,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都不懂,臉皮真夠厚的。

         能夠講出“寬座直角尺與線紋鋼直角尺檢定規程的合并”話的某版主,無知的程度讓人都無語了,其見過“寬座直角尺與線紋鋼直角尺檢定規程”嗎?告知一下,是《直角尺與刻度直角鋼尺檢定規程合并》(JJG61-1980與JJG7-1986合并),“老大不小的人了”,總是將“差”說“話”了,還要厚臉皮且沒完沒了的“遺憾對不起”嗎?大家早聽膩了!

        至于某版主胡言亂語的什么“含沙射影、別有用心、不可告人”等文革常用語,根本沒人屑于搭理,估計某版主文革動亂中就是個殘渣余孽吧?!
24#
xqbljc 發表于 2016-4-4 20:57:02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16-4-4 10:19
兩位老師都消消氣,不要吵了。咱們找找上一版刻度鋼直角尺檢定規程,看看以前有沒有基面間的平行度要求以及 ...

          去找廢止的JJG7-1986規程并沒有什么意義,你看一下現行有效的JJG7-2004規程,針對不同形式結構的直角尺,再考慮一下使用的方式,所謂的測量面、基面、側面等稱謂是可以有所轉換的,圖8(b)結構形式的直角尺,所謂的側面不就是針對有刻度的工作面來講的嗎?!所謂的測量面不就是針對做直角尺使用來講的嗎?!圖2(a)結構形式的直角尺,當置放方式改變后,基面與測量面包括標注的α角與β角不都可以轉換嗎?!當直角尺平放使用時,以側面做定位面,那側面不就轉換為基面了嗎?!側面在GB/T 6092-2004標準中也是有形位公差要求的。

     所以,我談及的“就按有側面無基面理解好了,所以只能是有平行度的技術要求,而沒有平行度的檢測方法”意見是有道理的,因為針對圖8(b)結構形式的直角尺,打表法不可行。
25#
xqbljc 發表于 2016-4-4 22:18: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4-4 23:03 編輯

         對于某版主數年來“扯”、“繞”、“揉”的胡攪蠻纏,信口開河的瞎講一氣,包括動輒上綱上線、揮舞大棒的“含沙射影、別有用心、不可告人”的“攻擊”話語,其實質就是個P,根本沒人屑于搭理。

         下面借助樓主提出問題的版塊,談一下JJG7-2004規程重點談及對“自校法”的理解,畢竟此方法是規程規定的“仲裁檢定”方法,搞清楚此“仲裁檢定”方法,也就對垂直度基本測量原理性的知識有所了解了。“自校法”見規程中的圖19,如下:
         
         上面的圖可以做示意圖來看,實際上也可以做實際操作圖來看,圖中所謂的“直角鐵”也可以看做直角尺(規程中文字描述的就是直角尺)。而測微表及夾持裝置,也就是本人在上面帖子中談到的對61-59規程進行修訂的某國企(主要起草人陳XX),在修訂過程中,他們進行了大量的艱苦實驗,并在xx國家援建專家的幫助下,做出了具有一定知識產權的小檢具。此“自校法”不是什么通常的兩點測量,而是可以實現連續測量(拖動小檢具),此連續測量是基本符合垂直度定義的,所以“自校法”不僅理論正確,且可行性也非常好。由規程中給出的數據處理計算公式見下圖:
         

         由上圖中的文字描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所謂打表法的整個操作步驟,由數據處理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得知,(△α1+△α2)實際上就是翻轉180°后兩個讀數差的和消除掉所謂“直角鐵”(直角尺)的垂直度誤差,剩下的就是受撿直角尺垂直度誤差的2倍,那么兩個讀數差的和再被2除,所得商是什么顯然是非常清楚了。如果“直角鐵”(直角尺)也是受撿的,那么(△α1-△α2)/2就應該是受檢“直角鐵”(直角尺)的垂直度誤差了。通過上述講解,大家再動腦子思考一下,也就對所謂的“自校法”測量原理完全搞清楚了,同時對現在主流結構的垂直度測量儀的測量原理也就搞清楚了。這個測量原理,理論上正確,符合連續測量的要求,可行性也很好。僅是由于小檢具的具有一定知識產權性質,就不將小檢具的圖片給以上傳了,有興趣了解的量友,可以通過其它形式交流溝通。綜上所述,大家可以認識到作為JJG61-80規程主要起草人陳XX計量老前輩對規程的貢獻,而由于規程沒有什么版權之說,所以,其他人未經允許拿來用并沒什么錯,由打表法的文字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JJG61-80與JJG7-2004這部分文字幾乎完全相同,沒有實際操作的話,是不可能如此類似的。但大量的實驗工作是別人所做,是別人勞動的付出,這不需要尊重嗎?為此,國家局做出了:在沒有征求規程原起草單位書面放棄意見前提下,不得改變規程的歸口和起草單位的名稱(國家標準的起草也是如此)。這樣明確的文字規定就是對前人付出辛勤勞動的保護和尊重,也是XX技委會(MTC2)“失聯”的主要原因。

         又一次啰啰嗦嗦談了上述內容,應該會對大家對JJG7-2004規程的理解有所幫助吧?!至于會繼續上綱上線、揮舞大棒的某版主,不屑一顧的給以鄙視也就是了!

         與樓主提出問題無關的內容,占用了樓主的版塊,請諒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1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九|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youjizz| 720lu国产刺激在线观看| jizz国产视频| 里番牝教师~淫辱yy608|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a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成人免费黄网站| 免费黄色片网址|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 精品视频www| 很污的视频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美女的扒开尿口让男人桶动态图 |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青楼18春一级毛片|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