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便攜式音視頻產品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消費者特別是青少年喜歡戴著耳機用手機等聽音樂、聽新聞、聽節目、看視頻等。但是,有關研究表明,如果耳機聲壓級過大且長時間收聽,會對青少年聽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針對耳機產品可能存在的聽力損傷風險,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自2012年開始,連續4年組織開展了媒體播放器、手機、平板電腦及配套用耳機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主要依據IEC 62368、EN 50332等標準規定的參考限值,對最大聲壓級、最大輸出電壓或仿真節目信號特征電壓等項目進行了檢測。其中,手機及配套用耳機產品累計監測86批次,總體不符合率為51.2%;MP3、MP4等媒體播放器及配套用耳機產品累計監測30批次,總體不符合率為50%;平板電腦及配套用耳機累計監測10批次,總體不符合率為40%;單獨售賣的耳機產品累計監測55批次,總體不符合率為38.2%。結果表明,不少企業對耳機產品可能存在的聽力損傷風險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針對風險監測中發現的耳機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質檢總局已向生產企業發放風險告知書,督促企業采取在手機軟件中增加超音量提示功能等風險處置措施。同時,質檢總局提示廣大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耳機產品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建議在購買和使用耳機時要重視聲壓過大對聽力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建議盡量選用阻隔外音性能較好的頭戴式耳機,因為人們在嘈雜的環境中會不自覺地提高耳機音量,環境噪聲越大,耳機音量越大,對聽力健康越不利。頭戴式耳機能較好地減少外部噪聲,降低聽力損傷風險。
三、建議在使用耳機時,通過手機等將音量控制在60%左右,不要使用最大音量。
四、建議不要連續長時間(超過1小時)使用耳機,尤其建議兒童、青少年減少收聽時間,降低聽力損傷風險。
五、為保證人身安全,建議盡量避免在嘈雜的公共場所使用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