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3-1 08:27 編輯
- - 史錦順 - 測量儀器的性能指標中,分辨力是重要的一項。 在計量中,如何考察、確定分辨力誤差? - (一)不能一概“忽略” 測量儀器的分辨力誤差范圍R(分辨),通常在儀器的誤差范圍R(儀)(系統誤差范圍與隨機誤差范圍的合成結果)中,占較小的比例,因而通常被忽略。但忽略是有條件的。要求: R(分辨) ≤ R(儀)/10 (1) - 公式(1)的要求,對數字式頻率計、數字電壓表的通常應用,是合適的。對其他儀器可適當放寬。有時分辨力誤差所占比重較大,可能達到: R(分辨) ≥ R(儀)/3 (2) 這時,必須認真考察分辨力誤差。 數字式頻率計量程的低頻段、數字電壓表量程的低電壓段,都存在這種問題,都應認真對待。 - (二)分辨力誤差測量法 計量(包括檢定與校準)建標,在“計量能力”項中,應包括分辨力項。要求計量裝置(標準器與標準的附屬儀器)的分辨力,要比被檢測量儀器的分辨力高出5到10倍。 - 例1 力學計量 計量中要有比被檢儀器分辨力指標高10倍的小砝碼。增減標準的質量數,就可以準確地測知被檢秤的分辨力誤差;從而使示值誤差達到要尋找的“示值誤差絕對值的最大值”。 例如,電子秤的誤差范圍指標是1g,則應備0.1g及其倍數的小砝碼一套(可組成0.1g到0.9g的任何值)。 力學檢定規程中,注意到了分辨力測量的問題。各類計量情況各不相同,但解決分辨力的測量問題,是各類計量的共同課題。 - 例2 時頻計量 通常的頻標比對器,在主機后接通用頻率計。通用頻率計的分辨力誤差是±1個字,秒采樣是±1Hz。設比對器的輸入頻率是1MHz,倍增10^5,則1個字相當于頻率秒采樣±1×10^-11. 檢定比對器的標準裝置,除應有穩定度夠格的頻率標準外,還應該備有計算計數器。計算計數器的分辨力比通用頻率計高約100倍,則可較好地測量比對器的指標。包括分辨力的影響。 - 數字式頻率計是最通用的測量儀器,是時頻計量的主要對象。在量程的低頻段,頻率計的誤差范圍近似等于分辨力的誤差范圍。檢定裝置應配備輸出頻率間隔分辨力高于被檢頻率計分辨力10倍以上的頻率合成器。 例如,通用計數式頻率計的分辨力是秒采樣1Hz;頻率合成器8662A的輸出分辨力是0.1Hz。測量頻率計的20kHz頻率點的分辨力誤差范圍,就要按步進0.1Hz,改變頻率合成器的輸出頻率。當被檢頻率計的示值改變“1”時,頻率合成器的輸出總改變量就是被檢頻率計的分辨力。 - 例3 電學計量 數字電壓表的計量,用準確度高、輸出分辨力高的計量標準,或用可調穩壓電源加高檔數字電壓表。電學計量易于實現高準確又高分辨的標準裝置。 - (三)合格性判別 在計量中,判別測量儀器的合格性,要找示值誤差絕對值的最大值,即找到|Δ|max. 在計量中,儀器的分辨力的作用,可能已經體現在示值誤差中,但也可能沒有體現或沒有完全體現。這時,要改變標準值的步進量,使示值誤差的絕對值達到最大值。 被檢測量儀器的系統誤差、隨機誤差范圍(3σ)、分辨力誤差,共同構成被檢儀器示值誤差的絕對值的最大值,即|Δ|max;按下式判別被檢儀器的合格性: |Δ|max ≤ R(儀/指標)-R(標) (3) R(儀/指標)是被檢儀器的誤差范圍指標值,又記為MPEV。R(標)是標準裝置的誤差范圍,包括主標準的誤差范圍與附屬設備的分辨力誤差。 不合格的判別標準是 |Δ|max ≥ R(儀/指標) + R(標) (4) - 筆者認定的合格性判別的待定區的半寬是R(標),而按不確定度論的分析,待定區的半寬是U95。U95中包含了被檢儀器的隨機誤差項、分辨力誤差項。這是錯誤的。 第一,在確定示值誤差|Δ|時,已經包含或部分包含了隨機誤差、分辨力誤差的影響,這里重計了。 第二,被檢儀器的性能是對象,而標準的誤差是手段。待定區是手段的問題,不能混進對象的性能。 第三,不確定度論的辦法,形成一個奇怪的現象:能計量高檔次測量儀器的標準裝置,卻不能計量低檔次的測量儀器。這是荒唐的邏輯。這是混淆對象與手段的惡果。這可稱為:“計量悖論”。 - 原來,為確定被檢儀器的穩定性,標準裝置的穩定性應高出3倍以上;而為確定被檢儀器分辨力的影響,檢定裝置該備有高于被檢分辨力10倍以上的分辨力。 這兩條是必須的,由此可以確定:計量中的隨機變化及分辨力誤差,都歸屬于示值誤差|Δ|。 有了這兩條,“計量悖論”自消;而U95,該休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