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請仔細看JJF1059.1和1059.2及相關知識再討論不確定度的是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論壇里前輩、大牛不少,知道我發此貼不合適,但也是有感而發,請見諒。
就針對最近討論較多的相關系數為例說明一下:
1、大部分人還是要執行標準或教材中的知識,當然這些知識不是不能否定,但否定前請先看仔細“原知識”‘,不然因為自己錯誤影響到有些人,進而影響到實際應用,產生質量事故就不好了;
2、人類對于宇宙是渺小的,所以人類在探索自然時,不得不發現或總結了很多“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有些知識明知道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由于生產或生存需要,也必須得提出來(當然要加上一定的限制條件)。
2.1 相關系數即是如此,崔先生在他的論文前半段中也說明該公式的推理過程及部分限制。所以我真想不到,“系統誤差的相關系數為1是怎么來的”,只能用njlyx先生  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1917&extra=page%3D1&page=5,107#帖)中的rc才推得出吧。

2.2 JJF1059.1也說明它的應用限制,基本(因為我不能肯定、另外史先生有些問題點也不一定正確,所以我說是基本)包括了史先生提出的問題點。

3、個人對宇宙更是渺小的,所以提出某一個“理論”時,請嚴格推理,應用非教材中的公式時,請先證明該公式,有限制條件時,請明確說明,不要以偏概全。至少我在教材中看到的是“定義、推理、限制條件”。
4、最后,實踐工作需要“標準”,即使可能真有些問題,有幾類我是不贊同的:a、這種問題在“標準”中已有說明,你還提出來,b、錯誤的觀點,c、玩數字或文字游戲。
注:附件中有《概率論》的第4章和第9章,是有關相關的知識。JJF 1059在其它地方也能下到。



JJF 1059.2-2012 用蒙特卡洛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pdf

764.05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積分: 金幣 -1

JJF 1059.1-2012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part1.rar

2 MB, 下載次數: 41, 下載積分: 金幣 -1

JJF 1059.1-2012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part2.rar

603.79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積分: 金幣 -1

4.PPt

1.65 MB, 下載次數: 50, 下載積分: 金幣 -1

9.PPt

1.57 MB, 下載次數: 34, 下載積分: 金幣 -1

2#
njlyx 發表于 2015-10-24 12:13: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5-10-24 12:21 編輯

實踐工作是需要“標準”,而且涉及“法律責任”的操作都必須按當下“活著”的“標準”行事,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果“盲目”的執行“標準”中的條文而做出“明顯違背事實”的“結果”,那么,雖然不會背負“法律責任”,但也難免讓人笑話?!袄蠋煾怠弊鍪聲诓贿`背“標準”的前提下,盡量做出“符合事實”的“結果”。

但當下“活著”的“標準”未必一定“絕對正確”,有人對它們“說三道四”至少在學術上是有積極意義的,通常有利于“標準”的改善。

“相關性”及“相關系數”究竟指什么、該如何取值?是要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的(樓上引貼中已說明)。
3#
 樓主|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0-24 12:18:00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5-10-24 12:13
實踐工作是需要“標準”,而且涉及“法律責任”的操作都必須按當下“活著”的“標準”行事,這是毋庸置疑的 ...

您的RA和RC是怎么來的?可否讓我學習一下。我只知道您的RB即教材和1059中的相關系數公式是通過方差D(X+Y)與D(X)和D(Y)的關系推理來的。
4#
njlyx 發表于 2015-10-24 12:25: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5-10-24 12:32 編輯
thearchyhigh 發表于 2015-10-24 12:18
您的RA和RC是怎么來的?可否讓我學習一下。我只知道您的RB即教材和1059中的相關系數公式是通過方差D(X+Y ...

考慮兩個任意函數(信號)x(t)、y(t)是否符合“線性關系”:{x(t)=ky(t),k為任意常數}?


皮爾蓀相關系數是考慮兩個殘差函數是否符合“線性關系”——那個“協方差”除以根號下方差積的公式是有“數學意義”的。
5#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0-24 18:35:16 | 只看該作者

-
       所給出的題目,有點小兒科。余額的和等于什么?寫出來自然就清楚了。
       設原有錢A,各次花錢數為Bi,余額為Ci。
       已知A:50(單位:元,下同);

                花錢           視在余額               余額公式
              B1=20;        C1=30                 CI=A-B1
              B2=15;        C2=15                 C2=A-B1-B2
              B3=9             C3=9                   C3=A-B1-B2-B3
              B4=6             C4=0                   C4=A-B1-B2-B3-B4
       各次花錢之和 B(和)=BI+B2+B3+B4=50
       各次余額之和
              C(和,視在)=C1+C2+C3+C4=51                                                   (1)

              C(和,計算)=4A-4B1-3B2-2B3-B4=200-80-45-18-6=51                     (2)
       每次看到的余額之和(1),與詳細計算的余額之和(2),都是51元,沒有任何矛盾、。
-
       認為有矛盾,是一種錯覺,似乎余額之和應等于花錢之和,這是錯誤的。因為二者相近,才糊里糊涂的產生錯覺。
       如果換一下題中花錢數目,花錢數之和與余額之和差距很大,就不會糊涂了,一看就知道余額之和與花錢數之和是兩碼事,不相等是對的。原來的糊涂,是比較法錯誤。且看下題。
-
             花錢             視在余額                余額公式
             B1=1;          C1=49                  CI=A-B1
             B2=2;          C2=47                  C2=A-B1-B2
             B3=3             C3=44                  C3=A-B1-B2-B3
             B4=44            C4=0                   C4=A-B1-B2-B3-B4
       各次花錢之和    B(和)=BI+B2+B3+B4=50
       各次余額之和
               C(和,視在)=C1+C2+C3+C4=140              
               C(和,計算)=4A-4B1-3B2-2B3-B4=200-4-6-6-44=140
       每次看到的余額之和,與詳細計算的余額之和,都是140元。
       因為余額之和是140元,而花錢之和是50 元,二者差距甚大,出題目的人,容易知道自己不該這樣比較。二者不等是正常的。
-
-
       GUM的不確定度理論與不確定度的蒙人之處,正如同這個題目的似是而非。討論誤差合成問題的交叉項能不能忽略,就要老老實實計算交叉項等于什么。弄出個基于殘差的相關系數公式,對系統誤差,靈敏系數為零,這是不對路的。
       誤差合成中,系統誤差的交叉項系數(類比地稱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是1,njlyx先生、崔偉群先生的計算都是對的。本人也說明、證明幾次了。請你不要小看這三個人。迷信不確定度論的外國的權威、中國的權威們,都沒有認真思考,說不相關,忽略交叉項,對系統誤差,都錯了。不要迷信他們。
-
       給你舉個通俗的例子吧。一天,某甲從你手借去1000元錢;第二天又從你手借去1000元。約好,一個月后還錢。一個月后,某甲向你還錢。某甲對你說:我兩次向你借錢,一次1000,對不對?你說:對。某甲說,兩次借錢一次還,兩筆賬要合成在一起。按不確定度理論,取方和根,1000的平方加1000元的平方,和是2百萬,其方根是1441元。你信不確定度論,相信它的合成方法,那就還給你1441元吧。明明借錢2000元,某甲靠不確定度論的算法耍無賴……,可是先生還在網上替不確定度論的算法辯護……我倒理解不了啦,你去算算這個賬吧!
-


6#
njlyx 發表于 2015-10-24 19:54: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5-10-24 20:16 編輯

有關“誤差范圍”【或“測量不確定度”】合成中“相關性”處理的"歧義"主要源于那個“經典說法中的‘未定系統誤差’”!  專業統計(數)家根據“測量”專家的“誤差分類命名”【系統誤差/隨機誤差】自然將“未定系統誤差”認為是“確定量”,不管是“已定”,還是“未定”!  而事實上,在報告“測量結果”之時,所謂的“未定系統誤差”與所謂的“隨機誤差”一樣,都是實實在在的“不確定量”【不知道確切大小、可能也不知道方向(正負),只能適當“評估”其“可能的范圍”!】,唯一不同的是如果還有另一關聯的“測量結果”,那么這兩個“測量結果”的“未定系統誤差”值可能是“近似相同的”,而這兩個“測量結果”的“隨機誤差”值則“不相關”。.... “未定系統誤差”在大部分實際應用中都是不可忽略的,在考慮“誤差范圍”【或“測量不確定度”】時不能置之不理。

另注:本人以為“系統誤差/隨機誤差”的區分類名宜適當調整,使概念更通順【事實上,這兩類“誤差”的“本質區別”是相應序列的“自相關性”,而不是“隨機”與“確定”之分!】,以便與統計(數)
家們溝通。

關于“未定系統誤差”的“隨機”性(不確定性)認識,葉先生(yeses)有專門研究。

贊同史先生樓上前部。對后兩段保留不從。


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0-24 23:31:10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話是對的,樓主帖子中最后給出了一個表格很有寓意,為什么會出現50元=51元?50元肯定不等于51元,之所以出現50元=51元的錯誤不是表格的錯誤,根本原因還是人們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因為有人在“花去”與“剩余”兩個概念之間畫了等號?!盎ㄈァ迸c“剩余”是兩個不同概念,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花去”可以累加,“剩余”則只能累減。有人誤入加減是逆運算,只是個符號問題,殊不知剩余是現有剩余與花去相減得到的新剩余,剩余之間不能累加。
  再回到不確定度與誤差范圍(半寬)之間,它們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人就是硬將不確定度與誤差范圍(半寬)劃等號,或把不確定度理解為誤差的一種,得出奇奇怪怪的錯誤結論也就在所難免了。任意兩個函數之間可能存在著相關,這種相關可以采用統計方法擬合為另一個函數關系,包括線性擬合的線性關系,遺憾的是這并非不確定度分量之間的相關性。不確定度分量的相關性是兩個輸入量a和b之間的依賴性,是指輸入量a變化δa,就會使另一個輸入量b變化δb,并非變量a和b之間存在的函數關系或物理關系。
8#
BXQ 發表于 2017-10-26 11:16:4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雖然看不懂,初學者
9#
njlyx 發表于 2017-10-26 13:46: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7-10-26 13:47 編輯

說明:

     本人兩年前對所謂“系統(測量)誤差”之間“相關性”的認識不甚恰當,請壇友忽略本人那時的相關發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 国产ts人妖视频|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欧美黑人videos巨大18tee|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果冻传媒七夕潘甜甜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福利小视频| 欧美69式视频在线播放试看|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健身私教弄了我好几次怎么办|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美妇岳的疯狂迎合|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叫床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91av福利视频|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日韩黄色一级大片|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a破外女出血毛片| 韩国三级黄色片|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