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29 08:5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

                                                                                                                             史錦順        

第5章 體現測量函數的兩個區間與包含被測量真值的測量結果

        測量函數,指測量儀器體現的測得值函數與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函數。函數的功能簡化為誤差范圍,誤差范圍構成兩個區間,并簡化構成為 “測量結果”的表達式。測量結果中包含真值,這一條是儀器研制、計量、測量共同的宗旨,共同的目標,這是測量理論的真諦。這說明:以誤差范圍為核心的誤差理論,簡明、貫通、實效。


1 測得值函數
       測量儀器的研制,要建立測量方程。由測量方程,可以方便地得到測得值函數。測得值函數,是測得值對真值的依賴關系。真值是自變量,測得值是因變量。對測得值函數微分,得到誤差元;各項誤差元的最大可能值是分項誤差范圍;各分項誤差范圍合成為儀器的誤差范圍。再經湊整、放大、歸類(按國家等級標準系列),給出誤差范圍指標值。誤差范圍指標值就是準確度。(當前,一些規范為避諱VIM關于“準確度是定性的”之規定,又稱之為最大允許誤差、準確度等級。)
       測量儀器的研制者,必須給出全量程的測得值函數,建立測得值與被測量真值的對應關系。
       測量儀器,不可能只測量一個值,而是測量全量程內的任何一個被測量量值。這就必須給出全量程(或可用區域)上的測得值函數。
       建立儀器測得值函數的程序:
       (1)根據測量儀器的物理機制,寫出物理公式;
       (2)標記物理公式中的量,寫出計值公式;
       (3)聯立物理公式與計值公式,寫出測量方程;
       (4)根據測量方程(第3章),可以方便地寫出測得值函數。測得值函數的一般形式為:
                Ym = f(X1m/o,X2m/o,……,XNm/o) - f(X1,X2,……XN) + Y                     (5.1)
       研制的賦值過程,就是由真值Y(用標準標稱值來代表)而確定測得值Ym



2 由測得值函數求誤差范圍
       根據測得值函數(5.1),
       誤差元為
                r =Ym-Y= f(X1m/o,X2m/o,……,XNm/o)-f(X1,X2,……XN)                       (5.2)
       誤差范圍為
                R =│r│max =│Ym-Y│max                                                           (5.3)
                R =│f(X1m/o,X2m/o,……,XNm/o)-f(X1,X2,……XN)│max                        (5.4)
       (5.4)的計算,要首先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變量。在此基礎上,有兩種處理方法:1微分法 將函數在自變量的常數點展開成泰勒級數,留一階量;2 小量法 求變量與常量的差分,近似計算(見第3章例)。
       誤差范圍R,可以構成對測量計量意義重大的兩個區間和測量結果。
-


2#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30 07:43:40 | 只看該作者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1)

                                                                                                                                   史錦順  

第5章 體現測量函數的兩個區間與包含被測量真值的測量結果(續1)

3 由誤差范圍求測得值區間
        由(5.3),誤差范圍的基本公式為:
                │Ym-Y│max = R                                                                        (5.5)
       根據誤差范圍的基本公式(5.5),求測得值區間的兩種表達式。
       A 第一種測得值區間公式 整個區間的公式
       著眼于全區間。
       改寫最大值表示法,有
                │Ym – Y│ ≤ R                                                                            (5.6)
       解絕對值關系式(5.6)
       當Ym>Y時,有
                Ym ≤ Y+R                                                                                   (5.7)
       當Ym<Y時,有
                Ym ≥ Y-R                                                                                     (5.8)
       綜合(5.7)式、(5.8)式,有
                Y-R ≤ Ym ≤ Y+R                                                                           (5.9)
       公式(5.9)的區間表達形式為:
                [Y-R,Y+R]                                                                                    (5.10)
       被測量的量值(真值)為Y,測得值為Ym。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為R,則測量儀器的測得值區間為[Y-R,Y+R]。(5.9)式表明,(5.10)是以被測量真值為中心的、以誤差范圍為半寬的測得值區間。在確定各分類誤差范圍時,隨機誤差范圍R1取3σ,各已知系統誤差(符號、量值、規律確定的誤差)之間按代數和,其絕對值為R2;未定系統誤差取絕對值之和構成R3。R1、R2、R3三類誤差范圍,按絕對值合成法合成誤差范圍R。測得值以99%以上的概率,落在區間(5.10)中。

       B 第二種測得值區間公式,只計邊界點
       只著眼于邊界點
                │Ym – Y│ = R                                                                             (5.11)
       解絕對值關系式(5.11)
       當Ym>Y時,有
                Ym = Y+R                                                                                   (5.12)
       當Ym<Y時,有
                Ym = Y-R                                                                                     (5.13)
       綜合(5.12)式、(5.13)式,有
                Ym = Y±R                                                                                    (5.14)
       公式(5.14)雖然只表明最大點之間的關系,但這是區間的特征值,與著眼于全區間的表達式含義相同。區間表達形式仍為:
                [Y-R,Y+R]                                                                                    (5.10)
       公式(5.9)與公式(5.14),表明同樣的測得值的區間,因此,二者意義相同。為書寫方便。通常寫法是給出(5.14)式。
-


3#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31 07:14: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8-31 07:16 編輯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2)

                                                                                                                             史錦順  

第5章 體現測量函數的兩個區間與包含被測量真值的測量結果(續2)

3 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函數
       研制中確定儀器的測得值函數,計量中檢驗、公證測得值函數。
       測得值函數的反函數,就是被測量的量值函數。
       已知測得值函數為
                Ym = f(X1m/o,X2m/o,……,XNm/o)-f(X1,X2,……XN) + Y                       (5.1)
       必有被測量的量值函數為
                Y = Ym+f(X1,X2,……XN) - f(X1m/o,X2m/o,……,XNm/o)                      (5.15)

       儀器研制時的定標,是根據測得值函數,而由真值確定測得值;測量則是反過來,由已知測得值,根據被測量量值函數而確定被測量的量值(真值)。計量是檢驗第一個變換(由真值而確定測得值)的成立,從而保證第二個變換(由測得值而確定真值)的正確。
       被測量的量值函數,可簡化為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這就是被測量真值的存在區間,就是測量結果。


4 由誤差范圍求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
       誤差范圍的基本公式為:
                │Ym-Y│max = R                                                                   (5.5)
       根據誤差范圍的基本公式(5.5),求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的兩種表達式。
       A 第一種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公式 整個區間的公式
       著眼于全區間。
       改寫最大值表示法,有
                │Ym – Y│ ≤ R                                                                        (5.6)
       解絕對值關系式(5.6)
       當Ym>Y時,有
                Y ≥ Ym–R                                                                               (5.16)
       當Ym<Y時,有
                Y ≤ Ym+R                                                                               (5.17)
       綜合(5.16)式、(5.17)式,有
                Ym-R ≤ Y ≤ Ym+R                                                                    (5.18)
       公式(5.18)的區間表達形式為:
                [Ym-R,Ym+R]                                                                            (5.19)
       被測量的量值(真值)為Y,測得值為Ym。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為R,則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區間為[Ym-R,Ym+R]。(5.19)式是以測得值為中心的、以誤差范圍為半寬的被測量量值(真值)的區間。誤差范圍R定義為誤差元絕對值的一定概率(99%以上)意義上的最大可能值,即測得值與真值的差值的絕對值以99%以上的概率不大于R,因此,被測量的真值以99%以上的概率落在區間中。

       B 第二種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公式
       只計邊界點。
       著眼于邊界點,基本公式(5.5)改寫為
                │Ym – Y│ = R                                                                            (5.10)
       解絕對值關系式(5.10)
       當Y<Ym時,有
                Y = Ym - R                                                                                 (5.20)
       當Y>Ym時,有
                Y = Ym +R                                                                                 (5.21)
       綜合(5.20)式、(5.21)式,有
                Y = Ym±R                                                                                   (5.22)
       公式(5.22)雖然只表明最大點之關系,但這是區間的特征值,與著眼于全區間的表達,含義是相同的。區間表達形式仍為:
                [Ym-R,Ym+R]                                                                               (5.19)
       公式(5.22)與公式(5.18),表明同樣的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區間,因此,二者意義相同。為書寫方便。通常寫法是給出(5.22)式。
-


4#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07:22: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9-1 07:28 編輯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3)

                                                                                                                  史錦順              

第5章 體現測量函數的兩個區間與包含被測量真值的測量結果(續3)

5 測量結果
        測量結果的表達式為
                  Y = Ym±R                                                                             (5.22)
       式中Ym是測得值,R是誤差范圍,Y是被測量的量值(真值)。
       (5.22)式就是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的簡化表達式。本章此前的詳細推到,意在說明測量結果的表達式,是嚴格推道的結果,是順理成章的,有極強的理論根據。測得值函數、測得值區間,是定標與計量的理論基礎;而定標與計量的目的是保證由測得值函數推導出的被測量量值(真值)函數、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區間的正確性,也就是保證測量結果的正確性與可用性。
  
       測量結果等于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
       測量結果表達式的意義是:
       用測量儀器測量一個被測量,測得值是Ym,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是R。被測量的量值的最佳認定值是測得值Ym。實際的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可能大些,但不會大于Ym+R;被測量的量值(真值)可能小些,但不會小于Ym-R.
       測量的目的是認識被測量的真值。由于測量儀器有誤差,測量得到的是測量結果,測量結果中包含真值。只要測量的誤差范圍滿足使用要求,人們就達到了認識量值的目的。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指標,是測量儀器誤差的絕對值的上限,因此,在滿足儀器使用要求、正確操作的條件下,測量者可以用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指標值,當做測量的誤差范圍。這是冗余代換,合理而又方便。



6 誤差范圍指標的貫通性
       誤差范圍定義為誤差元的絕對值的一定概率(99%)意義上的最大可能值,這體現了誤差概念的物理意義(測得值與真值的差距),也體現了誤差量的上限性特點。
       誤差范圍,作為測量儀器的指標,簡化地代表了測量儀器的測得值函數,表明測得值區間的大?。ò雽挘?。誤差范圍是研制的目標,是計量合格性的標準。誤差范圍又體現了被測量的量值函數,表明了真值存在區間的大?。ò雽挘?,標明了測量的水平。以誤差范圍為標志的測量結果,必定以99%以上的概率包含真值,此乃測量理論之真諦。
       總之,誤差范圍貫通于研制、計量、應用測量三大場合。誤差范圍是理論的抓手,水平的標志。誤差范圍普適于自然科學中對量的表征,也適用于人類生活、生產與交易中對量的認識與應用。誤差范圍貫通于歷史、當代與未來。
-


5#
njlyx 發表于 2015-9-1 08:15:49 | 只看該作者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07:22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6.3)

                                     ...


關于“測量結果”中的那個“測量誤差范圍”,似應說明“包含概率”,哪怕在“總論”中明確一個“統一”的、足夠大(譬如99.73%)的“包含概率”,也比語焉不詳來的“科學”。而一旦說明了“包含概率”,則此“測量誤差范圍”與先生厭煩的“測量不確定度”或會相遇不期?
6#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09:13: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9-1 09:17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15-9-1 08:15
關于“測量結果”中的那個“測量誤差范圍”,似應說明“包含概率”,哪怕在“總論”中明確一個“統一”的 ...


        先生所言極是。我在給出誤差范圍的定義時,是多次明確概率的(99%以上)。計算σ要用貝塞爾公式,講概率離不開正態分布(高斯分布);而貝塞爾與高斯這兩個人都是在19世紀上半期完成他們的偉業的。經典誤差理論講究的3σ,必定是針對隨機誤差,必定包含概率的內容?,F在的一些資料,在比較不確定度與誤差概念時所說的:誤差理論不講概率,那是誣陷。其實,誤差理論講究99%(要顧及t分布,不能只講正態分布);不確定度論只是把此值降為95%而已。誤差理論約三百年,σ與概率都約二百年。不確定度論是近幾十年的事。至于Y=Ym±R的表達方式,也是早就有的,十九世紀末邁克爾遜對光速測量結果的表達,早就是這樣。我的工作是把研制、計量、測量聯系起來,并給出較嚴格的推導。把測得值函數、測得值區間、被測量量值(真值)函數、被測量量值(真值)區間、測量結果,聯系起來,先生請看,是不是有點理論的樣子?
-
       我反對不確定度論,是反對其思想體系、邏輯與方法。對不確定度一詞本身,我認為可以用作表達測量誤差與統計偏差的綜合效果,例如對物理常數測量結果的表達。但一般的計量工作、測量工作,不能用不確定度,用則必亂?!罢`差范圍”是對基礎測量(常量測量與慢變化測量)說的。在統計測量(快變量測量)中,誤差范圍遠小于被測量的變化,誤差范圍被忽略,要用統計理論處理偏差問題,特別要點是統計變量的表征量是單值的西格瑪,不能除以根號N,在這一點上,不確定度論的A類評定,規定測量N次,必須除以根號N,這是原則性的重大錯誤,不反它怎行?
-

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9-1 10:56:12 | 只看該作者
  根據國家給“誤差”的定義,誤差=測得值-真值,±R如果是測量設備的誤差范圍(允許誤差兩個極限值限定的范圍),被測量的量值(真值)Y和測量結果(測得值)Ym之間的關系表達式可寫為式(5.22): Y = Ym±R,被測量真值Y將在以測得值Ym為中心,誤差允許值控制限一半R為半寬的區間內,這個結論沒有問題,論述也都沒有問題,因此史老師這一章的描述在誤差理論中我認為是正確的。但千萬不要將測量設備的允許誤差范圍半寬R與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U相混淆,千萬不要用U更換本公式中的R。更換后的公式將變成測量結果的完整表達方式,不再是公式,符號“±”也不再具有正負和加減的含義。用正確的誤差理論反對不確定度評定的理論,是用錯了地方,真理用錯了地方也會成為謬誤。
8#
njlyx 發表于 2015-9-1 13:37: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5-9-1 13:44 編輯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09:13
先生所言極是。我在給出誤差范圍的定義時,是多次明確概率的(99%以上)。計算σ要用貝塞爾公式 ...


對不確定度一詞本身,我認為可以用作表達測量誤差與統計偏差的綜合效果,例如對物理常數測量結果的表達。】----這是我把它稱之為“量值不確定度”的東西,測量基準量、標準量的“量值精度”也應用它。“測量不確定度”不應該囊括與“測量技術”及“測量儀器、系統”關聯甚微的被測量值本身的“分散性”。
9#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16:02:00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5-9-1 13:37
【對不確定度一詞本身,我認為可以用作表達測量誤差與統計偏差的綜合效果,例如對物理常數測量結果的表達 ...


       先生認為不確定度分兩類:量值不確定度和測量不確定度。我認為這是先生比GUM高明的地方。
-   
       我主張測量分兩類:基礎測量與統計測量,基礎測量即常量測量(加慢變化量測量),這就是經典意義的測量?;A測量(經典測量)用誤差理論,主要特征指標是誤差范圍(準確度)  。而統計測量的對象是快變量(統計變量),主要特征指標是單值的西格瑪。   
       現行的不確定度論,GUM說被測量Y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統計變量。這就是不確定度論的混沌之源。例如GUM上的測量溫度的例子,分不開是溫度源的問題,還是溫度計的問題,這就是對象與手段的混淆。
-

       講兩個不確定度論的誤區。
       第一,不確定度論的A類評定,一律除以根號N,對統計變量的處理是錯誤的。
       第二,不確定度論主張的一律“方和根”合成辦法,必須假設“獨立”“不相關”條件。這是行不通的。測量必須依靠測量儀器,而測量儀器絕大多數必定存在系統誤差,而在有系統誤差存在的條件下,相關系數公式的靈敏度為零,于是出現兩大問題,第一絕大多數情況不可能“不相關”;第二,有系統誤差,判別公式即相關系數公式即失效,因而無法判別相關性。于是“方和根”法,就沒有使用的理論基礎。
-
        而“絕對和”法,則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因為求的是最大值,是最大限度值。它并不要求“相關系數為1”,因為它利用誤差量的“上限性”。僅僅求最大邊界值,與相關系數無關。多么方便!此值大些,但最保險,設計、計量都方便,特別是對應用測量有利!又可以促進儀器水平的提高。我一輩子搞測量計量,最反感指標臨界;多留點余地,對誰都好。人們常常花高價買國外名牌儀器,原因之一就是指標不臨界,而余量較大。因此,追求指標與實際性能恰恰相等,一是辦不到,有風險;二是即使做到了,并不受歡迎。受歡迎的是指標余地大;而“絕對和”法,恰恰指標余地大!
-

10#
ssln 發表于 2015-9-1 16:33: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9-1 16:35 編輯

從來沒有在實用中用過不確定度、根本不用不確定度的人整天在對不確定度指點江山也著實是一景

坐桌前研究一百年如何會騎自行車不如親自練習騎一天有效,不確定度是實用方法,或許真有人從來不用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或許傳說的中神仙確實存在
11#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19:19:38 | 只看該作者
ssln 發表于 2015-9-1 16:33
從來沒有在實用中用過不確定度、根本不用不確定度的人整天在對不確定度指點江山也著實是一景

坐桌前研究一 ...

        靠挖苦、諷刺是探討不了學術問題的。
      你瞧不起老史,不看老史的帖子就算了,我又沒請你看。
      對我的帖子有興趣的網友,還是有一些的。
      老史不死,就要寫下去,你阻擋不住。功過是非,讓后人去評說吧。
12#
njlyx 發表于 2015-9-1 21:19:46 | 只看該作者
ssln 發表于 2015-9-1 16:33
從來沒有在實用中用過不確定度、根本不用不確定度的人整天在對不確定度指點江山也著實是一景

坐桌前研究一 ...


“不確定度”是如你之類的“專家”才可談論的“高深”學問嗎?   

想來你是靠“不確定度”吃飯的? 能否亮出你的一兩項杰作,證實你不是由此渾水摸魚、欺上瞞下騙飯吃的呢?
13#
njlyx 發表于 2015-9-1 21:44:26 | 只看該作者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9-1 16:02
先生認為不確定度分兩類:量值不確定度和測量不確定度。我認為這是先生比GUM高明的地方。
-   
  ...


而“絕對和”法,則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因為求的是最大值,是最大限度值。它并不要求“相關系數為1”,因為它利用誤差量的“上限性”。僅僅求最大邊界值,與相關系數無關。多么方便!此值大些,但最保險,設計、計量都方便,特別是對應用測量有利!又可以促進儀器水平的提高。我一輩子搞測量計量,最反感指標臨界;多留點余地,對誰都好。人們常?;ǜ邇r買國外名牌儀器,原因之一就是指標不臨界,而余量較大。因此,追求指標與實際性能恰恰相等,一是辦不到,有風險;二是即使做到了,并不受歡迎。受歡迎的是指標余地大;而“絕對和”法,恰恰指標余地大!】----- 對于許多“普通”測量,如此“嚴苛”的報告“測量結果”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或對“測量系統(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形成無法承受的測量成本;或得出的“測量誤差范圍”非常寬,讓應用者卻步,而實際測量誤差落在此“測量誤差范圍”之靠外區域的幾率微乎其微!.....此“絕對和”求“測量誤差范圍”的“方法”只能在測量結果應用風險相對較高的特殊場合(通常不在乎“測量成本”?。┎捎?,不宜一刀切的推廣。
14#
ssln 發表于 2015-9-1 22:44: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9-1 22:51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15-9-1 21:19
“不確定度”是如你之類的“專家”才可談論的“高深”學問嗎?   

想來你是靠“不確定度”吃飯的? 能否 ...


既然您好奇,那明確告訴您,我不靠“不確定度”吃飯,您想“亮出你的一兩項杰作”,您自便,我的工作,沒必要向您匯報,不高貴,您還真夠不著,我是不是由此渾水摸魚、欺上瞞下騙飯吃,不關您一毛錢的關系,反正不是靠耍嘴皮子騙鈑吃

您的意思,別人沒讀過費業泰,就沒資格對前輩的觀點發表意見,您讀過完整GUM、VIM嗎?您評過1000個不確定度嗎?那些做測量的草根那個人一天不出幾份十幾份報告,那份報告沒有N個參數,那個參數沒有N個數據點,那個數據點不要評不確定度,那個人每年不評幾千個不確定度,照您的意思,您要是沒做過您有什么資格對別人的工作說三道四,您有什么資格說這個不應該,那個不應該,您有什么資格說這東西只能騙官僚

您自認師出名門,名師之后,看不起GUM,那您直接去挑戰啊,來這里陰陽怪氣動輒惡語相向同這些草根理論很有成就感嗎?

我的一些跟貼引起史先生誤會,他訓斥我,我得認,他是真正的前輩,雖不贊成他的一些觀點,但從他的理論思考了很多,也愛益很多

您不行,陰陽怪氣尚可,惡語相向收起來吧

15#
yangzhaosheng 發表于 2015-9-28 17:37:21 | 只看該作者
個人愚見,計量學里面真的沒有什么高深的東西,有的只是概念龐雜,知識點比較多而已,這些倒是需要細心、耐心地去捋順捋順。
史老的學術精神是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的,天道酬勤,總會有結果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4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午夜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电影|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久久精品无码aV| 成人自拍小视频|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日韩欧美三级在线|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韩国美女主播免费的网站|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电影网| 欧美xxxxx喷潮| 麻豆安全免费网址入口|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婷婷久久五月天| 波多野结衣www|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伊人国产在线播放| 夫妻免费无码V看片|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欧美日韩**字幕一区| 金8天国欧美视频hd黑白|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