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4)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20 15:4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4)

                                                                                                                              史錦順        

第3章 測量方程與誤差分析

       測量計量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應用十分廣泛。許多項目,成績卓著,如原子頻標,已有數人獲得諾貝爾獎。然而,作為測量學基礎的、又是最常用的測量方程,卻需要研究。現行分析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只著眼物理公式,忽視計值公式,未反映出測量與計量的特點;未區分已知值與待測值;變量與常量混淆;進行微分,物理意義不清,邏輯不順;分析結果可能差值錯位,也可能差正負號。
       本書依據測量計量的特點,提出區分量值的方法。基于這個方法,提出測量方程的新概念。
       以測量方程為基礎,形成兩套分析誤差的規范化程序:
      (1)微分法:根據物理公式,寫出計值公式,建立測量方程;在測得值函數中,分辨變量、常量;對變量求微分,求得偏差、相對差。
      (2)差分法:依據物理公式,寫出計值公式,建立測量方程;寫出測得值函數的相對值形式,分辨變量、常量;將變量展成常量加小量,近似計算,求得偏差、相對差。

1 區分量值的方法         
       測量是人們定量認識事物的手段。測量是將被測量與標準量相比較,以確定被測量與選定單位的比值。這個比值與所選單位結合起來,構成測得值。
       物理學研究物理量的規律,物理公式表達物理量間的關系。物理公式超脫測量誤差。
       測量學的任務在于研究測得值。測量計量學的基礎是基礎測量(常量測量)。
       對基礎測量,要研究如何取得測得值(測量方法),如何使測得值接近真值(精度設計),給出測得值與真值的偏差程度(誤差分析)。要研究測得值的規律,就必須將測得值同真值區分開。要使測量中所用量的實際值同標稱值相區分;使認定值同實際值相區分。
       區分量值是筆者提出的關于測量計量學新理論的一項基本方法。“區分量值”,就是是區分測得值函數中的各量,并加標記。
       體現測量原理的物理公式,是測量的基本依據。但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真值,我們承認它、依賴它,但分析時不能直接應用,而要設法代換。測量中用的測得量、標準量、已知量、標稱量,要加腳標,以示區別。量加了腳標的公式,稱計值公式,在測量中實際運用。不加腳標的公式是原物理公式,不加腳標的量值是真值(實際值)。
       物理公式代表的是物理規律,計值公式代表的是實際操作,測量中,二者共同作用。測量方程是物理公式與計值公式的聯立方程。測量方程必然反映出實踐與理論的差別、認識與客觀的差別,這樣就可給出測得值與真值的差,即給出誤差。
       測量方程實現了用測得值、誤差值對真值的代換。
       從測量方程出發進行誤差分析,邏輯順暢。于是,對測量計量學十分重要的誤差分析,有了明晰的物理意義,有了嚴格的數理邏輯。
-

2#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21 06:55: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8-21 06:59 編輯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4.1)

                                                                                                                                   史錦順        

第3章 測量方程與誤差分析(續1)

2 測量方程的一般形式
         測量方程就是把物理公式與計值公式聯立起來,組成一個整體。
       建立測量方程的核心思想是區分量值的概念。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客觀的量,準確的量,物理公式本身是超脫測量誤差的,從物理公式本身難尋誤差的蹤跡。測量中用以計算的根據是物理公式,但所用的量,與物理公式中的量是有區別的,把這個區別標示出來,便是計值公式。常用的區分標志有兩種,一種表示測量得出的值,可用m,r標示;另一種是認定的標準值或標稱值,用o或n來表示。這樣,量值分為三個檔次。三個檔次的量可以組成兩對。第一對是物理公式的量和測量得到的量。物理公式的量是實際量,測量得到的量是認識量,實際量與認識量相比,實際量是基本的,這第一對量,實際量是常量,認識量是變量。第二對是物理公式中的量與計量中認定的標準值或標稱值。第二對量中,標準值或標稱值是常量,而物理公式中的量是變量。因為物理公式中的量是可變的,而標稱值是不變的。
       把物理公式和計值公式聯立起來,就得出測量方程。
       被測量Y由諸Xi決定,Y是Xi的函數,諸Xi是構成Y的來源量。
       在測量方程中,各量成對。被測量的測得值Ym與被測量Y是一對。被測量Y是客觀存在,是常量,而被測量的測得值Ym是變量。決定Y的各來源量Xi,各有一個Xm或Xo與其對應。如Xi與Xim對應,則Xi是常量,Xim是變量;若Xj與Xjo對應,則Xj是變量,而Xjo是常量。
       設物理公式為:
              Y = f(X1,X2,……XN)                                                          (3.1)
       計值公式為:
               Ym= f(X1m/o,X2m/o,……,XNm/o)                                        (3.2)
式中斜杠“/”表示“或”。m表示測得值,o表示標稱值。m/o表示或者是測得值m,或者是標稱值o。例如X1m/o表示是X1m或者是X1o.
       聯立(3.1)(3.2),二者相除,得:
              Ym/Y = f(X1m/o,X2m/o,……,XNm/o) / f(X1,X2,……XN)                (3.3)
       聯立(3.1)(3.2),二者相減,得:
             Ym -Y = f(X1m/o,X2m/o,……,XNm/o)f(X1,X2,……XN)               (3.4)
       (3.3)、(3.4)都是測量方程,依應用方便而選用。

-
-

3#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22 11:42: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8-22 11:54 編輯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4.2)

                                                                                                                                   史錦順        

第3章 測量方程與誤差分析(續2)

3 誤差分析的微分法
3.1 微分法分析誤差的程序
       1 明確測量儀器(或測量方案,下同)的物理機制,寫出表達物理機制的物理公式。
       2 對物理公式的量,按實際工作情況用腳標標記,得出計值公式。
       3 聯立物理公式與計值公式,構成測量方程。
       4 根據測量方程寫出被測量的測得值函數公式。
       5 分清測得值函數公式中的變量和與其對應的常量。
       6 在常數點,對變量進行全微分。
       7 將微分符號變成小量符號,得誤差元公式。
       8 依具體情況,方便時可表為誤差元的相對值形式。
       9 按“絕對和法”求得測得值的誤差范圍(見下章)。
3.2 誤差分析實例 微分法分析數字式頻率計誤差元
       以高穩定的頻率源為基礎的精確的頻率測量,在現代高精度測量中占重要地位。
       計數式頻率計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測頻儀器。現行教科書上給出的計數式頻率計的公式為:
                f = N/T                                                                    (3.5)
       式中N為計數值,T為閘門時間。由于沒有區分測得值和實際值,用以分析,常常出錯。此式明顯標示,頻率與閘門時間成反比。由此,若內標頻率偏低,則閘門時間長,則頻率值小;其實,恰恰相反:內標頻率偏低,必有閘門時間值偏大,必定頻率測得值偏大。
       式(3.5)是物理公式,不便直接用于分析測量問題;以往硬這樣做,難免出錯。有些作者看到了這一點,用取絕對值的辦法來避免正負號的矛盾,這不能算錯,但繞開矛盾,實際上也掩蓋了矛盾。
       要做幾種區分:區分頻率的測得值與實際值;區分閘門時間的標稱值與實際值;區分N的顯示值與實際值。
       計數式頻率計的計值公式為:
                fm = Nr/Tn                                                               (3.6)
       式中fm是測得值(被測頻率的實際值是f),Tn是閘門時間的標稱值(閘門實際時間是T),Nr是計數器的指示值(N是理論值,等于1/fT),Tn 是閘門時間的標稱值,通常為1秒,或1秒的10)^(±n)倍。
       分析測得值,就是分析測得值同實際值(真值)的差別,就是將測得值同實際值相比較。比較的方法之一是二者相除。實際值做除數,即做標準。
       計值公式(3.6)除以物理公式(3.5),得測量方程:
             fm / f  = NrT/(NTn)                                                       (3.7)
       由測量方程,知測得值函數:
             fm = [NrT/(NTn)] f                                                        (3.8)
       注意,我們研究的是測量問題(可設想是在用幾臺儀器同時測量同一物理量),被測頻率的客觀值f是常量,測得值fm是變量。閘門時間標稱值Tn是常量,閘門時間實際值T是變量。理論值N是常量;讀數Nr是變量。
       (3.7)式是測量方程,(3.8)式是測得值函數。微分法分析誤差,就是求測得值函數在常量點上的全微分。
       A 求微分
                dfm = [Nrf /(NTn)]dT+[Tf /(NTn)]dNr                            (3.9)
       B 誤差元:變量相對于常量的偏差量
                Δfm = [Nrf /(NTn)] ΔT+[Tf /(NTn)] ΔNr                         (3.10)
       C 相對差
      (3.10)式除以(3.8)式
                δfm = ΔT / T+ΔNr / Nr                                                 (3.11)
       因閘門時間由內標(頻率為fb)分頻而來,有
                 T = K(1/fb)
                ΔT/T = - Δfb/fb                                                             (3.12)
       將(3.12)式代入(3.11)式,得
                δfm = - Δfb/fb +ΔNr / Nr  
                 δfm = - δfb + δNr                                                           (3.13)
      (3.13)式表明,測得值與頻率計內標頻率成反比,即與時基成正比,是正確的,這糾正了只按物理公式求微分的不當認識。
       δfb是頻率計內晶振引入的誤差項。其中包括:老化率、溫度效應、晶振穩定度等。δNr包括分辨力,計數器不穩等引入的誤差項。本節講誤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只講主干部分,下續分析略。關于由誤差元合成為誤差范圍,下章講。
      (注: 本書符號說明:單獨的δ,表示相對誤差范圍,恒正;δ后邊有某量的符號,表示該量的誤差元的相對值,可正可負。)
-


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8-22 12:32:18 | 只看該作者
  物理公式是符合科學的理論計算公式,因此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符合該量定義的量,“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客觀的量,準確的量,物理公式本身是超脫測量誤差的,從物理公式本身難尋誤差的蹤跡”,“物理公式中的量都是真值”,這是非常正確的,符合量的定義的量就是該量的真值。
  但,這個“真值”是什么需要測量才能知道,實際測量活動中,是測量就必有誤差,通過測量無法獲得真正的真值,只能獲得相對真的真值。如果將相對真值代入物理公式計算,計算得到被測量也必是相對真值,而不是真正的、符合定義的真值。所以在研究和討論“真值”、“測得值”、“誤差”、“誤差范圍”、“不確定度”時,我們千萬不能將相對“真”的真值與符合真值定義的真正的真值相互混淆,不能用等號將它們相連,不能相互偷換概念。
5#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8-23 07:00: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8-23 07:10 編輯


                        《史氏測量計量學說》征求意見稿(4.3)

                                                                                                                          史錦順  

第3章 測量方程與誤差分析(續3)

4 誤差分析的小量法
       本書把小量計算法,作為一種獨立的處理誤差問題的方法。指出:小量法有比微分方法好的地方:作法與結果的物理意義明晰,逼著人去區分測得值,區分變量和常量。
4.1 小量計算公式
       微積分是物理學家牛頓發明的。這個方法幫助牛頓建立了物理學史上的偉業。微分法在工程分析中的應用,總的來說,也是成功的。
       在處理誤差問題的特定條件下,還可以另辟途徑,用小量法。小量法不僅簡便,還可以促進建立測量方程,促進分辨變量和常量,避免出現由于對微分法理解不當而產生的錯誤。本書的一項貢獻,是用小量法更正了教科書用微分法對多卜勒測速誤差的分析(見第12章)。
       在正常情況下,與量值本身相比,誤差量總是小量。我們將通常的量值加誤差的絕對形式寫成相對形式:
                    (A+ΔA)/A = 1+ΔA/A = 1+Δ
       式中將相對誤差δA記為Δ,必有Δ<<1。例如,Δ<0.01。考察到Δ量級,Δ的2次方以及高次方項可略(同理,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Δ相乘項可略)。

                                  公式小集                                 
                        (1+Δ)^2 = 1+2Δ
                        (1–Δ)^2 = 1–2Δ
                        (1+Δ)^3 = 1+3Δ
                        (1–Δ)^3 = 1–3Δ
                        (1+Δ1) (1+Δ2) = 1+Δ12
                        1/(1+Δ) = 1–Δ
                        1/(1–Δ) = 1+Δ
                        √(1+Δ)=1+Δ/2
                        √(1-Δ)=1–Δ/2

       這些易懂易記的小量公式,最常用。倘遇到其他運算方式或函數形式,可查數學手冊,泰勒展開式略去2次方以上項即可。
4.2 小量法分析誤差的程序
       首先寫出物理公式,再寫出計值公式,將計值公式除以物理公式,便得到測量方程。由測量方程寫出測得值函數的相對值表達形式。分辨變量與常量,將變量展成常量加小量;近似計算(忽略二階以上小量),得相對誤差量。
4.3 實例 小量法分析數字式頻率計誤差元
1)測量方程的相對值形式
       計值公式(3.6)除以物理公式(3.5),得頻率計的相對值形式的得測量方程:
               fm / f =NrT/(NTn)                                                     (3.7)
2)微變關系  
       變量   測得值fm;讀數Nr ;實際閘門時間T。
       A 對測量方程(3.7),變量展開成常量加小量
             ( f+Δfm) / f = (N+ΔNr) (Tn+ΔT)/(NTn)                       (3.14)
       B 相對差
              1+ δfm = 1+δNr +δT
              δfm
= δNr +δT                                                         (3.15)
       因閘門時間由內標頻率(頻率為fb)分頻而來,有
              T =K(1/fb)
              Tn =K(1/fbo)         
             T / Tn = fbo/fb
              (Tn+ΔT)/ Tn  = fbo /(fbo+Δfb)
             ΔT/Tn = –Δfb/fbo                                    
             δT = – δfb                                                                    (3.16)
      將(3.16)式代入(3.15)式,得
              δfm = δNr – δfb                                                           (3.17)            
      小量分析法結果(3.17)與微分法分析結果(3.13)相同。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美女把屁股扒开让男人桶视频 |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2022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亚洲天堂中文网| 5566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堂夜夜一本婷婷麻豆| 韩国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操操|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一|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综合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狼群影院www|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老司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高潮特级毛片| 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二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永久|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噜噜影院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