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實驗室里成千上萬只電表。每天上班,面對著一個個電表,拆表、掛表、接線、校驗、卸表、裝表、打鉛封、貼合格證……這些動作她重復了整整18年。她就是防城港供電局計量檢定班班長、共產(chǎn)黨員吳麗華。 3月3日,記者走進吳麗華工作的實驗室,首先感覺到室內(nèi)似乎比室外還要冷一些。吳麗華告訴記者,“這里要求恒溫,只有20度,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1996年,18歲剛參加工作的吳麗華便與電能計量結(jié)緣。“檢定電表,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了解行情的人似乎都深有體會。每天呆在恒溫只有20度的室內(nèi),就讓人難受的了。特別是夏天,室內(nèi)外溫差高達10多度,再好的身體也會出問題,患上鼻炎、感冒等無可避免。 正因為如此,班里的人員如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看著一撥撥同事來了又走的吳麗華,在電表校驗崗位上堅守至今,并成為廣西電力領域的行家里手。當記者問及為何能在如此簡單重復中堅守18年時,吳麗華笑著說:“這份工作的確枯燥,但是從中找到樂趣就好了。”她告訴記者,為了消除枯燥,平時工作中她總愛跟同事們玩一些小游戲,如比賽接線,看誰接得快等。 吳麗華的計量檢定班里總共有6名成員,其中5名是女性。這6個人承擔著防城港市近9萬客戶的單相、三相電表及各類高壓計量裝置電表的校驗工作,任務之重可想而知。 2014年11月底班組接到一項集中抄表改造項目,要求30天內(nèi)完成15000只電表的檢定。時間緊,任務重,吳麗華在第一時間召集全體班員召開緊急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周密的計劃與部署。她和全體班員一起,放棄了所有的休假、休息時間,并自動把上班時間調(diào)整到7時50分,把下班時間調(diào)整為22時以后,傾注全部精力把檢定任務往前趕,最后順利提前完成了任務。“15000只表,正常來算應該要花4個月左右才能完成檢測。”吳麗華說。 去年7月,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在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了新一批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的實驗室名錄。防城港供電局計量中心榜上有名,這標志著以檢定班為主的實驗室校準能力已達到國際認可的檢測和校準水平。在此之前,為了順利通過評審,作為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的吳麗華從2012年初開始編制《質(zhì)量手冊》和31個《程序文件》,相繼編寫了18個作業(yè)文件,規(guī)范了88個記錄表格,制訂了清晰的質(zhì)量方針,對6套標準裝置設備進行了規(guī)范管理,為順利通過評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吳麗華心中的愛,充滿一種對社會的責任。她經(jīng)常利用工作之余,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讓人們感受到了南網(wǎng)人的“一網(wǎng)情深”。閑暇時,她還會到市社會福利院看望孤兒,為他們送去玩具、食品和關愛。 吳麗華的崗位是平凡的,但她卻懷著對電力事業(yè)的熱愛,憑著電力工作者的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在小小的電表上留下了她的巾幗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