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JJG 30-2012通用卡尺檢定規程》中4.9條:
“游標、帶表或數顯卡尺外量爪示值誤差在里外端兩個位置測量時,其讀數之差不大于相應量程范圍內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
我們有這樣一個原始記錄:
緊固狀態 松開狀態
[受檢點 ] [刀口外量爪示值 ] [ 外量爪里外端讀數之差 ] [ 最大誤差值 ]
[里端示值] [外端示值][里端示值] [外端示值]
[ 51.2 0 ] [ 51.19 ] [ 51.21 ] [ 51.20 ] [ 51.21 ] [ 51. 19?51.21?] [ 0.02 ] [ -0.01 ?+0.01?0.02? ]
我跟領導的分歧在于:最大誤差算法上問題。領導跟同事解釋的觀點是: [刀口外量爪示值 ] 應該根據什么長度兩大原則中的一個,具體同事不記得了,反正是選小不選大的意思,所以[刀口外量爪示值 ] 應該填 [ 51. 19] ; [ 外量爪里外端讀數之差 ] 【0.02】;[ 最大誤差值 ]這塊問題出現:領導的意思是應該在是[刀口外量爪示值 ] -[受檢點 (標稱值) ] =A與 [ 外量爪里外端讀數之差 ] =B ;在A與B之間選取誤差最大的最為該卡尺的[ 最大誤差值 ]
我的觀點是:如果 [刀口外量爪示值 ] 填的是 [ 51. 19] ; [ 外量爪里外端讀數之差 ] 【0.02】;那[ 最大誤差值 ]這塊應該改為[ 最大示值誤差值 ]而且應該就是A值,B值只是反應出這把卡尺測量面的差值,也就是說差值越大說明這把尺子測量面磨損越嚴重(里端或外端)。而且規程中4.9只是說里外端之差應也符合在示值最大允許誤差范圍內,但不代表它要與A值比較啊,因為A值得計算已經包含這4個測得值了,你再比較就重復了
我是認為,里外端之差B值只是起到判斷這把尺子測量面的一個因素效果而已。
我由衷地向各位專業的前輩請教,無論是那個觀點對或者都錯,我只希望得到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