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201.jpg (20.41 KB, 下載次數: 172)
下載附件
2015-2-2 10:15 上傳
中國出口韓國2200噸大蒜遭退 山東作為產蒜大省,多個縣市的蒜農做著大蒜出口生意。
2015020202.jpg (29.91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2015-2-2 10:15 上傳
中國出口韓國2200噸大蒜遭退 大蒜出口前在國內裝貨
2015020203.jpg (18.91 KB, 下載次數: 169)
下載附件
2015-2-2 10:15 上傳
中國出口韓國2200噸大蒜遭退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驗貨后打上專用標簽
前后兩次質檢結果不一韓方稱符合流程 1月21日,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韓國駐華機構門前,二十幾位來自山東臨沂蘭陵縣的蒜農在這里“討說法”。兩個月前,蘭陵縣蒜農投標韓國政府向中國招標的2200噸大蒜,中標后,蒜農根據標書要求進行備貨,隨后在經過收貨方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質檢合格后,將大蒜發往韓國釜山港口。 但貨到達港口后,韓國農管所以質量檢測不合格為由要求將貨物返送回中國。蒜農無法接受大蒜被返送的理由,同時他們認為,由貨物返送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多萬元,這給通過集資才籌齊此次貿易所需貨款的蒜農帶來巨大壓力。
發貨之前質檢合格
到韓國質檢不過關 蒜農王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去年11月,韓國政府通過招標進口山東臨沂蘭陵縣產的大蒜2200噸。其中,王先生組織供貨600噸,另外兩位蒜農分別供貨600噸和1000噸。王先生表示,自己和當地的蒜農老鄉一起湊錢做這次對外貿易,大家都是第一次做這種對外的進出口貿易。 王先生委托當地裕隆食品公司代理出口,并組織當地蒜農按照標書進行備貨。12月初,大蒜發貨前,按照標書規定,官方質檢機構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專職質檢人員對大蒜進行檢驗、監裝,檢驗內容為大蒜質量檢查。合格之后,方才能夠裝箱運輸。王先生表示,檢驗合格后進行封箱,箱子都是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親自打上公社的鉛封后放入集裝箱進行運輸的。 12月中旬,貨物到達韓國釜山港口,由韓國食品醫藥安全處和韓國農管所分別進行貨物檢驗。韓國食品醫藥安全處負責對大蒜進行動植物檢疫,農管所負責大蒜的質量檢驗。隨后,農管所表示,質量檢驗不合格,重缺點大蒜超標,要求返送貨物。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標書,對質量部分的要求是:重缺點大蒜占所有大蒜的5%以下。重缺點指有病蟲害、帶傷、形狀不良及發霉、腐爛的。隨后,王先生遞交復檢申請書,但復檢結果仍顯示質量不合格。王先生表示非常不解,大蒜在發貨前,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質檢結果合格,但到達韓國港口后又被韓國農管所認定為不合格,這一前一后的不一致,令蒜農無法接受。 “我們縣是大蒜生產大縣,我們都是挑質量好的蒜在備貨,當初見過我們備貨的蒜的農民都夸我們的蒜質量好,品質高,現在怎么韓國那邊說不合格就不合格了。”王先生說,他自己組織的600噸大蒜返送回國僅儲藏費用和運費就需260萬元之多,“現在壓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