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試論“測量誤差范圍”與“測量不確定度”的關系

[復制鏈接]
26#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9 16:01: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9 16:05 編輯

回復 4# njlyx


   最后一個式子漏了“21”,應為:
                                R22≤R23≤R21
1#后段及4#的文字重新整理(略有調整)如下——

      所謂的“測量誤差范圍”(或謂“測量誤差限”、“最大誤差”)R,其實有不同含義的“取值”!
      
      對于一個未知量Z的測量結果(測得值M),其“測量誤差范圍”R1有——
      
      第1種“取值”是應用要求的“允差R11:‘合理’的測得值M應滿足(M-Z)≥-R11或(M-Z)≤R11或│M-Z│≤R11(三者之一,不同應用有不同要求:如賣貨稱量要求(M-Z)≤R11;收購稱量要求(M-Z)≥-R11。)……致于實際是否滿足?可靠的“檢驗”只有“用一個‘測量誤差限’Rj被公認且小于R11/3的‘測量方案’再測出一個Mj近似替代Z,然后判別(M-Mj)≥-R11或(M-Mj)≤R11或│M-Mj│≤R11是否滿足?”----- 這種費事(也費錢)的實際“檢驗”一般是不應該做的(有時也是做不了的!),應該做的是“評估”如下的“第2取值’R12”!
      
      第2種“取值”是‘測量工作的完成者’(或者他委托的‘專家’)根據本次‘測量工作’的相關信息(所用儀器設備的好歹、測量條件保障的完善程度、…)“評估”出的【本次測量結果(測得值M)‘實際可能’的“測量誤差范圍”值】——“評估值”R12:‘測量工作的完成者’有99.x%的把握保證│M-Z│≤R12。如果應用者相信‘測量工作的完成者’的技術水平與職業操守,那么,只要R12< R11,便可安心使用測量結果(測得值M)。……如果不相信,那就只好做那費事(也費錢)的實際“檢驗”了!
       ----- 這R12就是測量結果的一個擴展(測量)不確定度U(P=99.x %)!
      
      對于一般的“測量”,以往通常是不要求給出這個R12值的,‘測量工作的完成者’只須如實報告“測量條件”,不必“估計”出這個‘實際可能’的“測量誤差范圍”值究竟是多少?.....對應用者而言,是不方便的!……(測量)不確定度應用的積極意義之一或在于方便了測量結果的應用者!
       如果考慮到(測量)不確定度概念及應用已被糟蹋到‘不堪’的現狀(如史先生批評所列種種),或可請史先生為此R12擬就一個更恰當的稱謂?(本人現在還是贊同用(測量)不確定度)。
     
    對于一款測量儀器(器具),其“測量誤差范圍”R2有——
   
    第1種“取值”——相應“規范”或應用要求的“允差R21:‘合格’儀器(器具)對其測量范圍內的任意被測量Z,測得值M都應滿足│M-Z│≤R21。……對于大部分商品化的通用測量儀器(器具),都有相應的“規范”說明“允差R21;對于一些尚無“規范”約束的新型測量儀器(器具),“允差R21可能由相關的應用來要求。
   
    第2種‘取值’是由有資質的計量檢測機構按‘規定’進行“抽樣檢定”,由‘檢定’實驗數據統計獲得的“測量誤差范圍”值——‘檢定值’R22
    儀器(器具)‘合格’(或‘可用’)的必要條件:R22R21
    R22的長處是“客觀”,以往的測量儀器(器具)“準確度”便通常以此為據;R22的短處是其“抽樣局限性”,沒有人保證樣品以外情況的測量誤差絕對值不會大于R22! 使用者若基于R22“評估”相關測量結果的‘實際可能’“測量誤差范圍”R12,會有較大風險。
   
    第3種‘取值’是‘測量儀器(器具)提供者’(或者他委托的‘專家’)根據此‘測量儀器(器具)’的相關信息(原理結構、標定或檢定實驗數據、……)“評估”出的‘實際可能’的“測量誤差范圍”值——“評估值R23:‘測量儀器(器具)提供者’有99.x%的把握保證:對儀器(器具)測量范圍內的任意被測量Z,測得值M都滿足│M-Z│≤R23
如果應用者相信‘測量儀器(器具)提供者’的技術水平與職業操守,便可安心基于R23“評估”相關測量結果的‘實際可能’“測量誤差范圍”R12!
   ----- R23就是測量儀器的一個擴展(測量)不確定度U(P=99.x %)!
      3測量誤差范圍值的數值關系:     R22R23R21
27#
285166790 發表于 2014-9-9 17:28:48 | 只看該作者
我一直認為不確定度的基本公式沒什么問題,本質和誤差合成的公式是相同的,只是有些案例在使用中值得商榷。但是,雖然有不完美之處,目前不確定度指標確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沒有檢定規程的計量器具無法簡單的做出的“合格”與否的判斷,而如果只給數據,卻沒有反映數據可靠性的參數的校準證書,客戶也無法對數據進行評判。現在只有不確定指標相對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至于怎么完善它,那是后話,況且比對工作也卻要這一指標的參與,目前少了它還真不行。
28#
史錦順 發表于 2014-9-9 19:06: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9-9 19:07 編輯

回復 26# njlyx


      無論是生產線、研究室、交易場所,對測量儀器,最方便可行的辦法是群體管理,同一種型號的測量儀器,就是一個同樣的誤差范圍指標值(與被測量大小可能有關,而與具體那臺儀器無關)。認為同一型號的儀器,性能各不相同,要評定一番,一是測量場所沒有標準,評定不出來;即使有計量標準評定出來了,也沒法用。一個單位,同一型號的儀器可能有一百臺,同一型號的量具可能有幾百件,每件都標出它的實際誤差范圍,沒辦法管理,也不必要。同一的指標值,可以滿足要求,用者掌握就可以了。誤差量有點余量,保險。

      檢定是逐臺進行的,是公證指標值;用,還得用指標值。一臺儀器測量點有幾千到幾十萬,檢定不可能逐點進行,因此說“用計量的賦值”是不符合實際的。當前一種普遍的誤解是校準可以賦值;其實校準證書上的十幾個或幾十個數據,沒法實用。因為測量儀器的測量點上萬個,沒法逐點校準。我讓人在國外大生產公司考察,結果是:國外的校準,就是合格性管理。實際用的就是儀器的指標值。

-
29#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9 19:42: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9 19:53 編輯

回復 28# 史錦順

       沒太悟明白史先生的話。是否說:目前大部分測量儀器(器具)其實并沒有另一個實驗“檢定”出的“測量誤差范圍”‘檢定值’R22,“檢定”實驗只是核查了該測量儀器(器具)的‘測量誤差’不會超出相關“規范”要求的“測量誤差范圍”‘允許值’R21。----  實用的測量儀器(器具)的“測量誤差范圍”值就只有R21,它就是測量儀器(器具)的“測量誤差范圍”‘指標值’

      如果是都基于“規范”‘允許值’R21估計”相關測量結果的“測量誤差范圍”值R12,當然是比較‘保險的’,只是不能充分體現相對優良者的品質了----只要符合那個“規范”的起碼要求,名牌百分尺與雜牌百分尺不分伯仲.....

     若沒有了R22,那R23的必要性便更突出了。
3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9-9 22:4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規矩灣錦苑


       思路兩岔,難免互為‘天書’。 該說的早已說明,不勞您做任何‘翻譯’,‘翻’ ...
njlyx 發表于 2014-9-8 23:27


  樓主提出了《試論“測量誤差范圍”與“測量不確定度”的關系》的主題帖想與量友們共同探討,說實話對于嚴重混淆概念的討論我本來也沒興趣,出于響應樓主號召和活躍論壇的目的也就參與進來了。樓主對提出的反面意見如此反感,那就只聽與自己觀點相同的意見好了,樓主既然已將此討論排除本人在外,本人就只有針對與其它量友共同探討,不參與回復老師您的帖子了。
3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4-9-10 07:58: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9-10 08:11 編輯

回復 29# njlyx


     我的意思就是這樣。檢定場合能實測R22,但這是抽樣,僅僅是為了公證R21,檢定不可能在全量程的所有點進行,因此不能靠計量確定測量儀器的指標值。VIM3說:

4.22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
由所用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的分量。
注:
1. 除原級測量標準采用其他方法外,儀器的不確定度是通過對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校準得到。
2. 儀器不確定度通常按B類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3. 對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的有關信息可在儀器說明書中給出。
  摘自 VIM2008 4.24, JJF1059.1引用,有下劃線的是原文
-
      顯然,這里的“儀器的不確定度”,就是儀器的誤差范圍指標值。誤差范圍的指標值,只能由研制生產單位給出。通過“校準”得到,不可能。既不能靠計量部門的校準,也不能靠生產廠自家的“校準”。每臺儀器有幾萬個測量點,生產一千臺測量儀器,怎么“校”?怎么“標記”?不可能嗎。必須按儀器的物理機制建立測量方程,給出測得值函數,做誤差分析,得出誤差函數,就是誤差范圍的表達式。
      檢驗、檢定、校準,都是在有計量標準的情況下,抽樣證實誤差函數,即誤差范圍的表達式。
-
      廠家只承諾R(),廣告、論價、說明書,都是說R(),就是測量儀器的指標值。廠家的評定、實證,都是證明R(測)R(),不可能再給出其他指標。世界上的各種名牌測量儀器,都是一個指標(可能是函數)。
      計量單位是公證。抽樣證明R(測)R()R()通常不給出(檢定);當下國際上是“校準”,給出幾個點或最多幾十個點的R();但實際上沒法用。測量儀器的測量點幾萬個,那幾個R(),杯水車薪,不管用,實際是擺設,用,還得用指標值R()
-
      先生說:“若沒有了R22,那R23的必要性便更突出了”;我認為,現實的可能是:說R23是廠家的承諾,那它就是R21。廠家只能承諾一個指標,不可能來個二層皮。至于請專家評議,世界上沒有那么傻的專家,干這種傻事。須知,任何一種測量儀器,都有它特定的物理機制,掌握它的恰恰是該儀器的發明者,研制人,他不能給出更貼切的指標來,讓別人去評價,沒門。不確定度理論企圖搞統一的評定模式(例如GUM法),是失敗的。例如B類評定要用說明書的數據,就是利用說明書給出的指標。既已相信說明書給出的指標,那還評什么,用那個指標值就是了。在同樣概率意義下,R23要大于R21(是包含關系)。廠家既已承諾R21,R23還有用嗎?
      先生心目中似乎有個真正的好的評定方法。我認為,用標準進行檢定,就是實行已久的計量,就是必要的也是最好的考核、檢驗的方法。不利用計量標準,空口搞評估,在我看來是思路的錯誤,不可能不失敗。
      利用標準進行實際測量,也就是計量,乃是必由之路。任何評定都代替不了。
-
32#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10 08:40: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10 09:24 編輯

回復 31# 史錦順


    【 在同樣概率意義下,R23要大于R21(是包含關系】?  若理順了,不應該如此的!儀器提供者“承諾”的R23理應不大于R21!只是儀器使用者在實際測量中考慮R23對測量結果的R12影響時,相應分量偶爾可能會比R23值大(在測量條件明顯違背儀器要求的情況下)。

    大于R21R23的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R21是大家都必須要“承諾”的,是基本要求; 小于R21R23的是體現我家產品優異性的額外“承諾”,應該是有意義的。

     既然是“承諾”,當然要經得起“檢驗”!   如果‘檢定’(或者史先生說的‘計量’)出的測量誤差最大值超出了R23,提供者是下不了臺的!

   可能我認識的“不確定度”不地道? 但站在本人的立場上,更愿意質疑現行的“規范定義”不太確切。


本人愚見:

    “ VIM3之4.22 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 ”說條是在現有儀器并沒有提供者“承諾”的“測量不確定度”指標【R23值】的情況下,教導測量者(測量儀器的使用者)評估‘測量儀器’對“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R12值】影響量的方案。對其中‘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的描述,即像R21,更像R22!
33#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10 09:36: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10 09:54 編輯

回復 32# njlyx

許多非通用的測量儀器(器具)可能是沒有什么“規范”來規定一個“允差值”R21的,只應有‘提供者’給出的“承諾”值R23!在概念混沌的背景下,多數‘提供者’“承諾”的R23就取了‘檢定’(或者史先生說的‘計量’)所得到的R22值。更多情況或是:測量儀器(器具)的眾多‘指標’中根本就沒有這么一個表達‘測量誤差范圍’的綜合性指標值,既沒有R21,也談不上‘檢定’出R22,當然更不會有R23了!
......這應該是現狀吧?---難言合理!

34#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10 09:46: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10 09:58 編輯

回復 30# 規矩灣錦苑


     感謝規版先生的理解!

     您與別人不同,歡迎別人批評。
35#
 樓主| njlyx 發表于 2014-9-10 10:17: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4-9-10 10:32 編輯

回復 31# 史錦順


    無論是測量結果的R12,還是測量儀器(器具)的R23,其“評估”的主導者都應該是“責任人”(測量結果、測量儀器的‘提供者’)或者他委托的“專家”!---- 不可能由所謂的“公正”第三方來“評估”別人的R12或R23!....由使用者去“評估”他所用‘游標卡尺’的R23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

    所謂“評估”,有時未必一定是技術上的事:譬如,您史先生給出某個量的測得值M,“承諾”了一個相應的R12值。我對您的學識、人品充分相信(基于對您的“評估”),我便可能引用您的結果(付給相應的報酬),向我的下家宣稱:此量值為M,有99.x%的把握保證“測量誤差”不超過R12。....此R12便也成了我對該量值認識的“不確定度”。
36#
sxx413 發表于 2016-11-15 09:40:0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了,學習了
37#
zwr 發表于 2016-11-15 20:07:48 | 只看該作者
這里邊有幾個高手,一個是史老,一個是njlyx,一個是都云先生,一個是規矩先生,都擅長理論研究與思辨。我等p民只是坐等觀看,似乎有時也能從中悟出點道理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freexx性欧美另类hd偷拍| 你懂的在线视频网站|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国产丰满肥熟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办公室gv西装男|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国产123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 韩国无码av片|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一级美国片免费看|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午夜阳光电影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91色在线观看| 欧美free激情野战hd|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性视频欧美成人|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午夜在线社区视频|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