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顯示儀表校準規范編制說明
一、 任務來源
2012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達“溫度顯示儀表校準規范”制定任務(總局國質檢辦量函[2013]101號文件2013年國家計量技術法規文件制定/修訂計劃)。由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負責起草并協同了三個單位共同完成編寫任務,他們是: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河北省計量監督檢測院、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二、 產品概述及制定的目的和意義
溫度顯示儀表是與熱電偶或熱電阻配合使用以測量溫度的儀表,廣泛應用在冶金、化工、航天航空、機械、輕工、制造業、食品、醫療、檢測、科研等溫度測量領域,是量大面廣的計量器具。已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范了產品的制造,并有多部相應的檢定規程在出廠檢定和計量監督管理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該計量器具大都使用在工業現場,需要通過現場校準達到量值溯源的目的。目前國際建議中尚未見相關的出版物,只有2007年7月歐盟頒布的校準指南EURAMET/cg-11/v.01《Guidelines on the calibration of temperature indicators and simulators by elect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為在我國統一校準方法,有必要盡快制定溫度顯示儀表的校準規范,以滿足在各種應用場合溫度儀表的量值溯源,并與國際上相關的校準指南保持一致。
三、 規范起草的技術依據
本規范的編寫是按照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要求進行;不確定度按照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進行評定。
校準方法參考了JJG 617-1996《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JJG 951-2000《模擬式溫度指示調節儀》和EURAMET/cg-11/v.01《Guidelines on the calibration of temperature indicators and simulators by elect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四、 規范內容說明
1. 關于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接受熱電偶、熱電阻信號或溫度變送器輸出信號的溫度顯示儀表,包括工業過程測量系統中溫度顯示部分的校準。隨著微機技術的發展和在儀表領域的廣泛應用,顯示儀表的機構和性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內涵也得到延伸。除了單一測量功能的顯示儀表外,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系統中顯示單元逐步被數字和圖形直接表示的顯示器所代替,因此溫度顯示部分的量值溯源自然成為本規范的適用范圍。
由于溫度顯示儀表屬于溫度二次儀表,輸入信號為模擬熱電阻或熱電偶的電阻、電壓或標準化的工業過程信號。因此,接受直流電壓或電流過程信號并且顯示液位、壓力或相對濕度等單位的二次儀表可參照本規范進行校準。
2. 關于概述
溫度顯示儀表是一種工業過程測量儀表,其作用在于將工業過程中的溫度信息轉換成適合于人眼可觀察的形式,通常是以指針、色帶、光柱的位移或偏轉角的大小來表示溫度的高低,也有用數字或圖形來直接表達被測對象的溫度量值。本規范明確校準對象屬于溫度二次儀表,必須與溫度傳感器或溫度變送器配合使用才能測量溫度。描述了溫度傳感器的種類和相關標準,便于選擇標準器。
顯示方式概括為兩類,模擬和數字。要求選擇各自合適的校準方法。
儀表通常帶有控制功能,如模擬式溫度指示調節儀、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描述了常用的幾種控制方式。
3. 關于計量特性
儀表的主要計量特性為示值誤差。規范對儀表允許示值誤差的表述方式作了描述。
由于儀表通常都具有控制功能,作為一個儀表整體擬將表征控制性能的穩態特性(設定點誤差或靜差)在必要時進行檢查。與絕緣電阻一起作為主要檢查項目。
4. 關于校準條件
校準條件包括校準用標準器、配套設備和校準環境條件。為了使測量結果具有盡可能小的不確定度,需要建立一種較優越的環境條件,降低環境因素對標準器帶來的附加誤差;需要具備一定準確度要求的標準器及配套設備以滿足用戶對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本規范是按上述原則確定校準條件的。
5. 關于校準項目
一項校準:示值誤差;
兩項檢查:絕緣電阻和控制性能。
6. 關于校準方法
數字儀表示值誤差的校準方法是參考了JJG 617-1996《數字溫度指示調節儀》檢定規程中輸入被檢點標稱電量值的測量方法和歐盟的“校準指南”,以多次測量的平均值計算示值誤差。校準時不采用JJG617中的尋找轉換點法,是因為通過該方法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分辨力帶來的影響,可以找到測量點的最大誤差,便于對儀表進行合格判定,并不能全面反映該測量點的實際誤差。因此,校準時采用輸入被檢點標稱電量值法,通過重復測量將儀表的分辨力作為測量不確定度的一個分量來處理是合理。
模擬儀表參照了JJG951-2000《模擬式溫度指示調節儀》檢定規程中的檢定方法,對全量程儀表和偏差指示儀表分別規范了校準方法,采用了“對準被檢看標準”的方法,避免估讀誤差的發生,減小測量不確定度。對偏差指示儀表的重復測量作了切合實際的處理,即每次重復測量是在重新設定溫度后進行。
明確了采用溫度校準儀對儀表進行校準的具體方法。
將儀表控制性能中穩態特性的檢查方法在附錄中予以敘述。
7. 關于數據處理
由于校準過程的測量涉及數據的計算和換算,本規范按數據修約的原則規定了數據處理過程中的相關細節,根據JJF1059.1-2012的要求規定了測量結果和不確定度表示的原則。
五、 關于校準結果的表達和復校時間間隔
校準結果表達中的描述采用了JJF1071-2000中規定的內容。其中“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明”中給以具體化的要求:應給出每個被校點溫度對應的輸出平均值或折算成溫度值(也可以用相應的誤差形式出現),以及相應的擴展不確定度和包含因子,如各被校點的擴展不確定度相差不大,可以取最大的代替。
復校時間間隔以自定為原則,但給予不超過一年的建議。
六、 附錄的設置
設置了7個附錄,便于校準時參考和規范化。
附錄A,控制性能中穩態特性的檢查方法。
附錄B,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舉例(數字儀表)。
附錄C,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舉例(模擬儀表)。
附錄D,原始記錄表式(參考)。
附錄E,偏差指示儀表測量記錄(舉例)。
附錄F,熱電阻的微分電阻和熱電偶的塞貝克系數。
附錄G,校準證書內頁格式。 |
-
-
wdxsyb.rar
2014-7-4 11:4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105.08 KB, 下載次數: 164, 下載積分: 金幣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