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較”中贏得尊重——記九江石化計量中心姚偉
生命本身并不特別,是價值賦予它絢麗的色彩與耀眼的光芒。
人生本身并不厚重,是奉獻賦予它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意義。
10載春秋,他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融入到計量工作與企業的發展中,在數據中找尋規律、分析異常,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一組組沉甸甸的數據記錄著他清晰可辨的足跡。
他就是計量中心綜合管理科科長姚偉,在“計較”中贏得尊重,用認真與敬業譜寫出人生的華美樂章。
“心中有數了,也就踏實了”
2013年8月一個周六的清晨,姚偉走進辦公室,打開電腦對水路出廠流量計運行曲線進行檢查,突然發現平滑的流量計瞬時量曲線有個波動,他的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放大曲線,發現波動超出正常范圍。他深知這看似微小的波動意味著什么,根據經驗判斷,本批次產品出廠很可能存在計量差錯。如果產品出廠,很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一刻不能耽擱。他立即打電話通知碼頭作業部油船不能離港,并帶著計量管理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了碼頭,與中航油客戶及船方共同對油船進行計量復核。盛夏的烈日炙烤著油船,空氣中彌漫著油氣,他們頂著高溫對每個油艙檢尺計量。經過2個小時的認真排查,最終發現油船實際裝載量比流量計數據多了28噸。由于判斷及時、準確,處理果斷,“找”回了28噸油,避免了公司2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
每天,姚偉都會查看前一天公司產品出廠點流量計運行情況,核查原油入庫的密度、水分,周末也不例外。他的流量監控本上數據記得滿滿的。他說:“心中有數了,也就踏實了。”
計量的責任重大,每次可能影響計量的問題出現時,他總能及時發現,并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每次有計量爭議處理時,他總是據理力爭、斤斤計較。
一次臨近下班時間,姚偉接到計量站報告:312號罐MTBE可能竄油到齊鑫公司。他二話不說立即趕赴現場。此時,312號油罐與齊鑫公司的儲罐都處于動態收付中,查清問題,追回“跑”油難度非常大。但是他“頑固”地查找每個可能竄油的流程,認真確認每個閥門的開、關,并根據經驗對“竄油流程”、“倒罐油量數據分析”和“齊鑫物料平衡”3個關鍵問題進行了調查,通過數據比對、流程分析,最終追回“跑”油43.51噸,為企業避免了30多萬元的損失。
“哪怕0.01%的收效,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如果把降損增效比作一盤圍棋,黑白對弈中,誰積極主動,占據有利地勢,并堅持到最后,誰就能贏得勝利。
2013年,公司原油儲運損失比上年下降了0.021個百分點,減少原油損失1084噸。連續獲得總部“比學趕幫超”競賽紅旗和紅星獎,進入總部優秀群組行列,沿江排名第一。為了降低這“0.021”個百分點,姚偉每天監控著原油進廠的數據,查遺補漏,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降損增效的細節。他經常深入原油罐區,逐一比對流量計讀數,仔細查看原油脫水,登上油罐測油高、量油溫,實施日監督、日盤點、日損失的監控。
降損增效,罐區計量數據是基礎。姚偉認為,原油流量計監督是及時發現問題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加強維護和管理。他經常認真地對原油末站計量員說:“1攝氏度的范圍變化也就1厘米的長短,0.1攝氏度只有1毫米左右。你可別小看了這0.1、0.2的變化,它對原油損失率的影響有萬分之一,全年積累下來將達到500噸以上,可不容小視啊。” “0.021”個百分點,在這里,數據已經無法詮釋它的意義,這背后是姚偉在管理上下功夫的真實寫照。一年365天,在現場找問題,在管理中挖效益,難的是每日堅持,可貴的是緊抓不放松。
“如今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但降損增效仍有空間,我們要在原油進廠計量、減少儲存損失上斤斤計較,哪怕只是0.01%的收效,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姚偉這樣說,也這樣做。
酷暑中,姚偉帶領計量管理人員,頂著罐區噴淋裝置的“人工降雨”,忍受著現場濃重的油氣味,對不同類型的汽油罐進行靜態儲存損失測量,查清儲罐“呼吸損失”。每次從罐區回來,他們身上的工作服都濕透了。通過努力,他們摸清了罐區靜態儲存損失情況,出具了一份很有價值的罐區呼吸損失數據報告,為公司決策增設罐區油罐氣體回收系統提供了參考依據。
為降低到港入庫計量損耗,姚偉與采購人員一起到兄弟企業實地調研計量情況,積極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見,使計量損耗率由平均0.28%下降到0.2%左右。全年合計進廠70船次、98000多噸,對照標準損耗,減少損失100多噸,直接效益80多萬元。
“既要維護企業利益,又要讓客戶滿意”
8月,計量中心接到一封來自客戶的道歉函,上面寫著:“經過國家權威部門的確認,對因自身問題給企業帶來的麻煩表示歉意,對九江石化的計量業務水平表示認可和尊重,對幫助發現問題表示衷心感謝。”
原來,一條油船裝油后,客戶認為少了53噸軍柴,停泊在碼頭不肯離開。姚偉得知后,立即組織調查工作,帶領管理人員上船進行計量復核。經過反復核查,他自信地對客戶說:“從計量數據看,油船存在容積誤差的可能性最大。”為了消除客戶的疑慮,他組織人員跟著油船卸油,經入庫計量表明出廠計量準確,客戶心悅誠服。他用扎實的計量專業知識和誠懇的態度,維護了企業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實現了企業與客戶雙贏。
“計量就是計錢,就是追求數據的真實,公平公正,委曲求真。”姚偉說。
為了更好地推動鐵路汽柴油定量裝車系統的運行,寒冬臘月,姚偉與技術人員在現場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對40個鶴位、40臺流量計逐一核查,進行投用后的全過程監督。他深入軌道衡計量班,對計量員進行車型、密度、溫度關系的講解和培訓,傳授自己通過不斷摸索和計算得出的經驗。他對計量員說,定量要認真、仔細,不能出錯,定錯了,要么超裝造成跑油事故,要么少裝滿足不了客戶要求,一定要把好關。他認為,為客戶著想就是為企業著想,常常耐心地向客戶說明定量裝車系統的好處,爭取客戶的理解和支持。
2013年,公司通過投用流量計定量裝車計量,減少了大量損失。汽柴油平均裝載率達到94.5%(安全高度95%),位列集團公司銷售系統前列,同時減少了百萬元以上的各種費用。
“作為窗口單位,我們要與客戶進行良好的溝通互動,彼此真誠相待,既不缺斤短兩,也不讓企業的利益受損,如何做到既維護了企業的利益,又能夠讓客戶滿意,這種平衡是我們計量工作者的追求。”姚偉感慨。
在數據中挖潛增效,在管理中降損減耗,在維護企業利益時寸步不讓、斤斤計較,在外樹企業形象時與人為善、努力做得更好。姚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態度勝于能力,用心方能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