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3-21 08:38 編輯
回復 1# czhqjl
再談分辨力 - 史錦順 - 檢定員要按國家檢定規程辦事。電子秤的檢定規程是《JJG539-97》,照此規程處理就是了,評什么不確定度?時間已過17年,國家計量主管部門都拿不出個含有“如何評定電子秤的不確定度”內容的檢定規程來,你去評什么不確定度?誰讓你評,向他要檢定規程。 - 我認為,對于測量儀器,根本就沒必要評不確定度。評了也沒用。我認為:衡器行業的能夠左右局勢的專家們,有見識,不隨波逐流。他們不搞包含有“如何評定電子秤的不確定度”內容的檢定規程,是他們在抵制不確定度論。好!有膽、有識! - 尾數為1g的電子秤,分辨力是1g,分辨力的誤差就是±1g;尾數為10g的電子秤,分辨力是10g分辨力誤差就是±10g;大臺秤的數顯尾數如果是1kg,則分辨力為1kg,分辨力誤差就是±1kg。在不確定度理論問世前,任何書籍或數顯儀器說明書都這樣講,都是正確的。因為數顯儀器的基礎是脈沖技術,一個脈沖代表尾數的一個字,脈沖不能分。數顯儀器的A/D轉換器沒有四舍五入的功能,因此沒有半個數的說法。也就是說,尾數是1,則誤差(測得值減砝碼值)有可能是-0.1,-0.2、……、-0.8、-0.9;也可能是+0.1、+0.2、……、+0.8、+0.9;也可能誤差為0。總之誤差區間是[-1,+1]。可以表示為±1,而不是±0.5. - GUM 于1993年問世,那里邊有個例子,說分辨力為1,誤差為±0.5,于是幾乎全世界的學者們都跟著這樣說,其實都說錯了。 判斷理論正誤的基本方法是實驗。你有大砝碼、小砝碼,做這個實驗是很方便的。選不同的測量點,例如選20kg、50kg、100kg,以后每加50kg是一個測量點,共取20個測量點。在其上加小砝碼共1kg,每次減0.1kg,記下秤的示值m和砝碼的質量數M;0.1kg小砝碼去完后,加一個1kg的砝碼(代替原來的全部小砝碼),再往上加0.1kg小砝碼,一個一個往上加,每次都記下秤的示值m和對應的砝碼總質量M。20個實驗點上,每點20次測量,這樣共有400組數據,列成表,砝碼質量M、秤示值m,對應的誤差值是Δm =m-M. 因為有系統誤差(每個測量點不同)混在里面,要去掉系統誤差,才是分辨力誤差。觀察每個測量點上的Δm的變化。一個測量點上,系統誤差是不變的,Δm的變化是由分辨力引起的。這樣觀察各測量點的Δm,如果是-0.5kg到+0.5kg,則說明GUM的說法正確。如果Δm的絕對值大于0.5kg,則說明GUM的說法不正確。實驗做得充分,Δm的絕對值的最大值是0.9kg,就是得出0.8kg或0.7kg,也可以推翻GUM的說法。 - 請注意,國家質檢總局已兩次通知,簡化不確定度評定。有網友問:簡化了,可以不評嗎?質檢總局網上答復:可以。第一次的簡化項目就包括衡器檢定裝置。請注意:衡器檢定裝置,原來是要求評定的,現在可以不評了;而衡器本身,本來檢定規程就沒要求不確定度評定,現在更不必去找那個麻煩了。 附錄一是質檢總局的簡化項目的“衡器”項目。附錄二是我的一篇老文章,供參考。 - 附錄一 質檢總局的簡化項目之有關內容 衡器檢定裝置 被檢儀器:桿秤 模擬指示秤 自行指示秤 數字指示秤 非自動秤 ;量程:(0~1)t;所據檢定規程:桿秤檢定規程JJG 17、 模擬指示秤檢定規程JJG 13 、非自行指示秤檢定規程JJG 14、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JJG 539 、非自動秤通用檢定規程JJG 555。 - 附錄二 夸張分辨力 - 評UA評定(9) (原載《駁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 - 不確定度評定中有一項,就是關于分辨力的評定。幾乎每個評定都有此項。對分辨力的計算,GUM錯算(《測量不確定度》p80),他人便跟著抄,于是千篇一律,全都錯了,把分辨能力夸大到2倍,即把分辨力的數值錯誤地除以2。 (一)分辨力的意義 分辨力是測量儀器的性能要素之一。現有的測量學理論,對分辨力關注甚少,以致在應用中常被誤解。值得引起重視。 分辨力是測量能力的閾值。閾值就是門限、門檻,是測量儀器幾項性能的限度。 1 量程最小值的限度。 2 分散性的最小限度。隨機誤差、復現性的最小限度。 3 不準確性的最小限度。誤差元與誤差范圍的最小限度。 (二)誤差理論對分辨力的處理 誤差理論講到分辨力時,通常認為:若分辨力是D, 則分辨力產生的誤差元的絕對值的最大值是D,也可表示為誤差區間為[-D,+D]。也就是說是誤差區間的半寬是D。 計數式頻率計,分辨力為尾數的一個字,引進誤差為加減一個字,并且有專有名稱,叫“正負1誤差”。例如0.1秒采樣(閘門時間0.1秒),計數器尾數一個字代表10赫,因而分辨力引入的測量誤差范圍是±10赫。 以上誤差理論對分辨力的認識,載于各種書籍,特別是載于各種計數式頻率計的說明書。 (三)不確定度論對分辨力的處理 不確定度論對分辨力處理的規范作法是:設分辨力是D,其半寬為D/2,均勻分布,除以根號3,得標準不確定度為0.29D。反過來,計算擴展不確定度,乘以2得0.58D,以此為包含區間半寬。這種計算的結果,比本來值小42%. 不確定度論的這個對分辨力認識,載于GUM等眾多文獻,是錯誤的。 (四)分辨力計算詳解 設分辨力是D,誤差論認為此項誤差區間是[-D,D] ,誤差區間的寬度是2D,半寬度是D。 不確定度論認為:分辨力是D,不確定度區間半寬度是D/2。兩種理論對分辨力的處理,差別甚大,是兩倍關系。本文論證:不確定度論對分辨力的認識是錯誤的。 例1 電子案秤的分辨力 實驗 取一臺電子案秤。最低位為1克,即分辨力是1克。 我們來做分辨力實驗。 用案秤測量一個10克的砝碼,顯示為10克。加標稱值為100毫克的小砝碼(以下加減小砝碼,都指100毫克砝碼),加一個到3個小砝碼,顯示都是10克;加4個小砝碼,顯示為11克,加5個到13個小砝碼顯示都是11克;加14個小砝碼時顯示為12克,加15個到23個小砝碼,顯示都是為13克。可見電子案秤的分辨力是10個100毫克的小砝碼,即1克。 我們看,在10克砝碼的基礎上加4個小砝碼(物重10.4克)時,顯示為11克。再加9個砝碼,顯示仍為11克,就是說,在測量10.4克時,加9個小砝碼,仍分辨不出。 我們從另一個觀察起點看,在10克砝碼的基礎上加13個小砝碼時(物重11.3克)時,顯示為11克,減去9個砝碼,顯示仍為11克,減去9個小砝碼仍分辨不出。 分辨不出的情況,小砝碼增減的最大可能是加減9個小砝碼,因此其范圍是加減0.9克。下表單位是1克。 重物 顯示 重物可能值 砝碼重量變化范圍(偏差可能范圍) 10.4 11 10.4——11.3 0——0.9
10.5 11 10.4——11.3 -0.1——0.8
10.6 11 10.4——11.3 -0.2——0.7
10.7 11 10.4——11.3 -0.3 ——0.6
10.8 11 10.4——11.3 -0.4——0.5 10.9 11 10.4——11.3 -0.5——0.4 11.0 11 10.4——11.3 -0.6——0.3 11.1 11 10.4——11.3 -0.7——0.2 11.2 11 10.4——11.3 -0.8——0.1 11.3 11 10.4——11.3 -0.9——0 11.4 12 11.4——12.3 0——0.9 此實驗可以更細,增減的砝碼小到10毫克或1毫克,于是相應的范圍成為加減0.99克或加減0.999克。 因此,變化范圍應為[-1克,+1克]。 由上,分辨力是1克的電子秤,分辨范圍是加減1克。 結論:分辨力是1,則按范圍寫出是正負1。因此除以2是不對的。 我們再從示值誤差的角度來討論。 示值是以克為單位的整數。而被測物的重量是有各種可能的數。整數的轉換點不同,則示值誤差不同。 - 轉換點內區間 被測物重 示值 示值最大誤差元 10.01 10.99 10.01 11 0.99 10.1 11.0 10.1 11 0.9 10.2 11.1 10.2 11 0.8 10.3 11.2 10.3 11 0.7 10.4 11.3 10.4 11 0.6 10.5 11.4 10.5 11 0.5
10.6 11.5 11.5 11 -0.5 10.7 11.6 11.6 11 -0.6 10.8 11.7 11.7 11 -0.7 10.9 11.8 11.8 11 -0.8 10.91 11.9 11.9 11 -0.9 10.99 11.98 11.98 11 -0.98 10.999 11.998 11.998 11 -0.998 - 由上,知電子案秤的分辨力形成誤差區間是[-1g,+1g],即±1g,區間半寬是1克。 - 例2 計數式頻率計的分辨力 取一臺數字式頻率計。其原理是在標準的閘門時間內數被測頻率的脈沖數。 被測頻率1.1赫,即周期0.9秒,在1秒的閘門時間中,可能出現兩個脈沖,測得值2赫,誤差為0.9赫。若被測頻率是0.9赫,即周期為1.1秒,一個采樣時段中,可能一個脈沖都不出現,測得值0赫,誤差為負0.9赫。 若被測頻率是1.01赫,測得值可能為2赫,誤差最大可能是0.99赫;被測頻率是0.99赫,測得值可能為0赫,誤差的極端值是負0.99赫。因而,當采樣時間為1秒時,計數器一個字的分辨力的區間是[-1Hz;+1Hz],區間的半寬是1赫。 樣板評定實例(《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指南》P92):頻率計 0.1秒采樣。即閘門時間為0.1秒。計數器每記得一個數,代表10赫。由此,區間半寬是10 赫。樣板評定以10赫除以2,得5赫做為區間半寬,這是不對的。 結論 測量儀器的分辨力是D,誤差區間是[-D,+D],包含區間的寬度2D,區間半寬度是D。數字式儀表的分辨力D是最低位的一個字,誤差區間是[-1,+1],區間的半寬是一個字所代表的量。 對分辨力的認識,誤差理論是正確的;不確定度論是錯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