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3-14 17:51 編輯
“真值的分散性”說法不當
史錦順
- 規(guī)矩灣錦苑先生說:“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的可疑度,可疑度的大小是用被測量真值的分散性來度量的”。 這是很典型的不確定度論式的語言。像天書一樣,讓人不知說的是什么。 請問:被測量真值的分散性是什么?一塊黃金,總有它固有的質量。這個質量的量值,就是它的真值。真值怎么有分散性?這個分散性又怎么去度量可疑度? 又什么叫可疑度?分散性又如何度量可疑度?——莫名其妙的語言,體現(xiàn)的是莫名其妙的觀點。 - 鑄造3個100克的砝碼,實際測量結果為99.998克、100.001克、100.002克。砝碼的重量各不相同,這是各個砝碼重量真值的分散性。 如果只有一個砝碼,它只有一個真值,有什么分散性? 說“被測量的真值的分散性”,這里被測量是一個,真值也只有一個。哪有什么分散性? “真值的分散性”這個稱呼是個不著邊的稱呼,是不反映實際的錯誤說法,是不確定度論大量錯誤的一小點。 - “真值的分散性”一語,不是規(guī)矩灣先生的創(chuàng)造。不確定度的主定義是:表征賦予被測量量值分散性(JJF1001-2011)、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JJF1001-1998).據(jù)起草規(guī)范的專家李鎮(zhèn)安說,定義中的量值指真值。可見“真值的分散性”一語,是有來頭的。但不管它來自哪里,錯誤終歸是錯誤。 - 真值的概念,是基礎測量的概念。基礎測量的對象是常量,常量只有一個真值。因此說真值的分散性是個錯誤概念。 - 在統(tǒng)計測量中,測量對象是變量。被測量的變化遠遠大于測量誤差,誤差可略。測得值就是真值,真值的稱謂已無必要,就是被測量值。此時可簡稱量值的分散性 - 在基礎測量中,沒有“真值的分散性”;在統(tǒng)計測量中,必有“量值的分散性”。量值的分散性是變量本身的特有屬性,與“可信性”無關。分散性不能度量可信性。用分散性度量可信性是錯誤說法。 - 不確定度論提出時,針對的是整個測量領域。包括常量測量,籠統(tǒng)地稱量值的分散性是不妥的。而單就基礎測量(常量測量)來說,“真值的分散性”,更是不著邊的錯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