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11-2 07:13 編輯
接 1# 史錦順 文
設物理公式為: Y = f(X1,X2,……XN) (1) 計值公式為: Ym= f(X1m/o,X2m/o,……,XNm/o) (2) 式中斜杠“/”表示“或”。m表示測得值,o表示標稱值。m/o表示或者是測得值m,或者是標稱值o。例如X1m/o表示是X1m或者是X1o. 聯立物理公式和計值公式,二者相除,得: Ym = [f(X1m/o,X2m/o,……,XNm/o)/ f(X1,X2,……XN)] Y (3) 聯立物理公式和計值公式,二者相減,得: Ym = f(X1m/o,X2m/o,……,XNm/o)-f(X1,X2,……XN) + Y (4) (3)式(4)式都是測量方程,依應用方便而選取。 - 測量儀器的研制與誤差分析中,必須用測量方程。賦值時,測得值是示值。通過測量方程,真值體現于示值中?;蛘哒f,通過測量方程,實現了標準的真值對被測量真值的代換。結果是用儀器示值表達被測量的真值。因為知道了示值,又知道了示值與真值的差距——誤差范圍,也就知道了真值的范圍。 - 測量方程的基礎是真值的概念。測量方程建立了儀器示值與標準值的關系。測量方程給出的結果,是把被測量的真值,通過標準值、已知值等表達為被測量的測得值。于是便可實現用測得值來代換被測量的真值。 - 討論 真值與測量方程 1 測量方程的本質,是真值的關系式。 2 量值比較的基礎是物理的平衡狀態。平衡是真值作用的結果。測量方程是平衡狀態的數學表達。 3 賦值,就是標出示值,示值是被測量對計量單位的比值。示值的本質是被測量的真值對標準量的真值的比較結果。 4 以測量方程為基礎的誤差分析,確定出測量誤差范圍。 - 以上是誤差理論者在進行測量儀器設計時的基本思路。這里的立足點是真值可知的觀念。承認真值的存在,堅信真值是可知的,由是才能建立測量方程,才能進行誤差分析,才能提出測量儀器的方案,提出部件及加工要求,才能制造出出測量儀器。 - 否定真值可知的不確定度論,封殺人們認識客觀量值即真值的可能性,沒有辦法用于測量儀器的設計。試問:不確定度論出世30年了,世界上有哪一臺測量儀器是靠不確定度論設計的呢?沒有的。過去沒有,以后也不會有。無能無用的不確定度論,要它做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