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10-25 07:00 編輯
- 測量的本質-評VIM第3版(2) 史錦順 - (一)測量學關于測量的定義 (1)測量是將待測量與已知量相比較,以確定待測量與已知量的比值。(成電:《電子測量》。約40年前。憑記憶。) - (2)測量過程一方面是采集和表達物理量,另一方面是與標準作比較,此測量數值總是與一定的標準緊密相連的(《測試技術基礎》 清華大學 王伯雄) - (3)測量是將待測量與標準量相比較,以確定待測量與選定單位的比值,此比值與單位的乘積,是測得值。(《新概念測量計量學》 史錦順) 【史評】 以上,定義(1)、(2)、(3)都說明測量是與標準量的比較,強調了標準的重要性。這是對測量這個概念的本質屬性的揭示,符合邏輯學對定義的要求。對測量實踐有指導意義。對測量儀器的研制很重要。無疑,這些是正確的定義。 - 筆者最近的心得是:測量是實現 標準的量值 對待測量的等量代換。測量既得到了測得值,也同時得知了測得值的誤差范圍。 - 測量的手段是測量儀器,進行測量,離不開測量儀器。測量儀器的要素是必須有標準量(或其記憶裝置,或其代換物)。測量儀器的功能就是實現被測量同標準量的比較。 - (二)不確定度論給測量下的定義 (4)《VIM2012》 2.1 測量 以實驗的方法獲得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該量值可合理地表征某量。 - (5)《JCGM 100:2008 GUM 1995》 3.1 測量 測量的目的是確定被測量的量值。也就是待測的特定量的值。因此測量一開始就與被測量的技術要求、測量方法和測量步驟有關。 - (6)《JJF 1001-1998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4.1測量 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一組操作。 - (7)《JJF1001 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3.1 測量 通過實驗獲得并可合理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 - (接下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