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7-1 09:52 編輯
接 1# 史錦順 文
(三)測量結果是量值群 測得值是一個值,由于量具有誤差,一個測得值代表的是一個量值群。例如,用卡尺量工件,測得值是12.00mm,卡尺的允許誤差是±0.05mm,這樣,同樣是測得值12.00mm的零件,實際尺寸可能是11.95mm、11.951mm、11.98mm……12.00mm、12.01mm、12.03mm、12.048mm、12.05mm. 也可以理解為有一群零件,測得值都是12.00mm,而各個零件的尺寸是11.95mm到12.05mm的任一值。因此判別合格性,不能只憑一個尺寸12.00mm,而要看最小可能值11.95是否大于下邊限制,還要看最大可能值12.05是否小于上邊限制。只有兩邊都不超過尺寸公差的限制,才算合格。 - 通俗的比喻。 零件標度的尺寸叫基準尺寸,就是要求尺寸。 把尺寸公差想象為一道門,此門有數值標度,入門者憑標度對值入門。左門框是要求尺寸的下限值,右門框是要求尺寸的上限值。一輛車,左輪是量值群的最小值,右輪是量值群的最大值。只有左輪不碰左框,而且右輪也不碰右框,才能進門,即判為合格。如果左輪碰左框或者右輪碰右框,兩種情況出現一種,就判為不合格。 - (四)誤收和誤廢 本來不合格,判為合格,這是誤收;本來合格,判為不合格,這是誤廢。 IEC規定(1960),生產方(售方)檢驗,只許誤廢,不準誤收;用戶(買方)的驗收,只許誤收,不準誤廢。 以下討論只涉及生產中的檢驗,只考慮避免誤收,不顧及誤廢。為減少誤廢,可選用較高擋(允許誤差小)的量具。 - (五)避免誤收的辦法 1 加減安全裕度法 尺寸檢驗的國家標準規定要減少誤收。所采用的方法是縮小公差范圍。把公差范圍上下都內移一個尺度,稱安全裕度。即允許尺寸上限值減安全裕度;而允許尺寸下限值加安全裕度。加減安全裕度后,成為新允許上下限尺寸。規定安全裕度等于公差帶寬的1/10. - 2 內縮法 內縮法。即將尺寸基值上限減量具誤差范圍R,而將尺寸基值下限加量具誤差范圍R. R是量具測量誤差元絕度值的一定概率(誤差理論取99%)意義下的最大可能值,卡尺檢定規程稱允許誤差,千分尺檢定規程稱最大允許誤差。某些測量儀器稱R為極限誤差、誤差限或總誤差。R是絕對值,恒正。 - 3 實際尺寸范圍法 本文推薦的是實際尺寸范圍法,也可稱測得值加寬法。 真值概念是經典測量學的重要概念。在常量測量中,被測量有唯一真值。真值一詞,過于嚴肅,且不易向變量過渡,我們改變一下稱呼,變成實際值。在機加工尺寸檢查中,把尺寸的真值稱為尺寸實際值。簡稱實際值,即樸實又適應各個零件尺寸不同(有變化)的特點。 合格性判別,就是判斷零件的實際尺寸群(實際尺寸范圍)是否符合尺寸公差要求。 - (五)尺寸檢測操作 1 選用量具 在圖紙上查尺寸標度。設被檢尺寸的標稱值是L,上偏差減下偏差,是公差帶寬度,其一半是公差帶半寬G。例:上偏差為+0.05,下偏差為-0.03,則公差帶寬是+0.05-(-0.03)=0.08,公差帶半寬是0.04mm. 選量具,使量具誤差范圍(允差或稱最大允差)R小于或等于公差帶半寬G的1/3。(參見表1表2) 查驗量具的檢定合格證。 - 2 測量取數 正確使用量具。 最好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數據穩定,也可只測一次。記測得值為M。 - 3 合格性判別 圖紙給出的尺寸上限為L(上),尺寸下限為L(下)。量具的誤差范圍是R(R是允許誤差去掉正負號)。 測得值為M。 實際尺寸的可能值的最大值為M+R;最小值為M-R. 若 M+R≤L(上) (10) 且 M-R≥L(下) (11) 則尺寸合格。注意(10)(11)式必須同時滿足。 若 M+R>L(上) (12) 或 M-R<L(下) (13) 則尺寸不合格。注意,(12)(13)有一條,就是不合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