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1-5-18 07:20 編輯
論B類評定——五評不確定度論 史錦順 計量技術規范《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是新版(以下簡稱新規范),同一技術規范的老版本是JJF1059-1999(以下簡稱舊規范),二者的不確定度B類評定如下。(有下劃線的是原文) 甲 新規范 B類評定基于以下信息: -權威機構發布的量值, -有證標準物質的量值, -校準證書, -儀器的漂移, -經檢定的測量儀器準確度等級, -根據人員經驗推斷的極限值等。 乙 舊規范 B類評定的信息來源有以下六項: a)以前的觀測數據; b)對有關技術資料和測量儀器特性的了解和經驗; c)生產部門提供的技術說明文件; d)校準證書、檢定證書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數據、準確度的等別和級別,包括目前暫在使用的極限誤差等; e)手冊或某些資料給出的參考數據及其不確定度; f)規定實驗方法的國家標準或類似技術文件中給出的重復性限r或復現性限R.
【史評】
1 根源考察。舊規范中之第4條的后半句為我國舊規范所加,表明其終將取消極限誤差的意圖;除此之外的前五條,出自GUM(1995版2008版都是這樣)。第6項是我國舊規范所加,不知所云,好在新規范中取消了。 新規范出自VIM(第三版,2008年),第6條是我國新規范所加,沒說明該如何推斷極限值,等于沒說。 2 自相矛盾。同一個JJF1059,新規定與舊規定二者差別太大了。或者說同樣宣傳不確定度論的GUM和VIN,二者的B類評定相差太大了。讓人信哪個? 3 沒內容。B類評定,除了看說明書檢定證書之外根本沒有實質內容,看說明書、檢定證書算什么評定?因此B類評定等于沒評定。 4 不要實測。這是不確定度論B類評定的要害。計量是實驗科學,必須用實驗數據說話。取消實測,就等于否定自身存在的必要。 5 總的評價:沒用。 綜觀這兩個規范的B類評定,也就是GUM和VIM的B類評定,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要看測量儀器的說明書是怎樣規定的,要驗證計量證書。這兩條是對的,但這太簡單了,計量人員誰不知道,是用不著去規范的。除此之外的條款,實在是沒用。 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即準確度,由設計、制作、檢驗、計量等程序確定,其中核心是方案選取、誤差分析、制造、分項誤差指標測試,總指標測試等,說到底是靠實測(下節進一步講)。解決問題還得靠誤差論,不確定度論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