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0-11-27 18:17 編輯
對《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的意見(2) 3.1 測量 有時也稱計量 通過實驗獲得并可合理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 (1)我國已形成測量計量的不同含義,這是現代漢語的特點與優點,計量既已定義為“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3.2)就不必再把測量與計量混同。(2) 給某量賦值,只能是一對一,給一個量賦多個值,說不通。一量一值,才合邏輯。思想、語言、行動都要求確定性。如果考慮量的變化,那也是量本身的變化。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舊譯測不準關系),講的是滿足特定關系的二量,如能量與時間、動量與坐標(也僅找到這兩對)不能同時準確確定,說的是量本身,不是一量多值。量子理論不否定單個量的可確定性。 建議測量的定義為“測量是獲取量值的操作。將待測量同標準量相比,以得知待測量與所選單位的比數,此數與單位一起構成量值。”這里包含幾層意思,“操作”,表明是實驗過程,獲取量值是目的,是對客觀的認識。點明測量是比較,要有標準,并規一到單位。這幾層意思一表達,概念就明確了。 3.2 計量 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 本來,提意見是指講不同看法,這里破個例,表示一下稱贊之意。看到這個表達真讓人高興、佩服。 4.10 測量準確度 簡稱準確度 由測量所得量值與被測量真值間的一致程度。 注:1. 概念“測量準確度”不是一個量,不給出有數字的量值。當測量提供較小的測量誤差時就說該測量是較準確的。 6.27 測量儀器的準確度 測量儀器的示值與被測量真值間的一致程度。 注: 準確度是定性的概念。 “準確度不是一個量”,“是定性的概念”,這是不確定度論對經典測量學的誣陷。世界各國用了幾百年的準確度概念,從來都是定量的,準確度就是誤差范圍。世界上過去的、現存的億萬臺測量儀器都標有準確度數值,怎能說不能定量。不確定度論出世,為了獨霸領域,把明明可定量的準確度硬說成不能定量,這是現代版的指鹿為馬。我們不該隨聲附和。筆者手頭有一本原版美國HP公司的儀器手冊,翻了幾頁,就找到一百多個accuracy(準確度),都是定量表達的。美國商品測量儀器中最準確的是銫原子頻標,從上市到今年,五十多年了,年年都標定量的accuracy(準確度)。美國人提出的不確定度論,說準確度不能定量,在美國都碰壁,我國標準不該盲從于這種論調。重一點說,測量講究準確,準確是測量的精髓;計量以標準的準確保證量值的準確,準確是計量的命脈。準確度是測量界與計量界中最好、用得最多的概念之一,怎能任人糟蹋。定量的準確度是測量計量的一面旗幟,我們要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