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計量站(所)、各有關單位: 為正確實施新頒布計量檢定規程,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計量人員技術交流,提高計量專業水平,國防科技工業第一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定于2010年8月下旬在山東青島舉辦熱工、流量新規程宣貫會及計量技術交流會。敬請各單位選派從事溫度、濕度、流量計量測試的技術人員、計量管理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參加。歡迎計量技術人員及計量管理人員將在工作中取得的技術心得和管理經驗加以總結,踴躍撰寫論文,在會議中進行交流。 本次會議將與第十三屆中國濕度與水分學術交流會同時進行,出席國防科技工業熱工、流量新規程宣貫會的代表可以同時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濕度與水分學術交流會(不需另外交費)。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組織 會議主辦單位:國防科技工業第一計量測試技術研究中心 三、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 2010年8月下旬
會議地點:青島 四、會議內容 1.宣貫規程:GB/T5170.1-2008電工電子產業環境試驗設備檢驗方法總則 GB/T5170.2-2008電工電子產業環境試驗設備檢驗方法溫度試驗設備 GB/T5170.5-2008電工電子產業環境試驗設備檢驗方法濕熱試驗設備 GB/T5170.8-2008電工電子產業環境試驗設備檢驗方法鹽霧試驗設備 GB/T 9452-2003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 JJG 1038-2008 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 JJG 620-2008 臨界流文丘里噴嘴檢定規程 JJG 874-2007 溫度指示控制儀 JJF 1187-2008 熱像儀校準規范 GJB/J5973-2007 二級雙溫雙壓法標準濕度發生器校準規范
規程宣貫培訓后將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頒發國防科技工業第一計量測試研究中心規程宣貫培訓結業證書。 2.大會報告:邀請行業計量專家針對溫度、濕度、流量等計量專業的技術進展做專題報告。 3.技術交流:大會設置溫濕度和流量二個分會場進行論文交流。 4.表彰活動:評選優秀論文,并對入選的優秀論文《頒發優秀論文證書》。 5.產品展示:大會主會場設置產品展覽展示臺,并對國內外最新儀器進行現場介紹。 五、論文要求 1、征集論文時間要求
從本通知下發之日起到2010年6月30日止。 本次學術交流會主要就以下幾方面征文: u 溫度、濕度、流量計量測試技術的新方法、新原理的研究; u 溫度、濕度、流量標準儀器使用經驗和技術改進; u 溫度、濕度、流量校準裝置研制及校準(檢定)、調修經驗介紹。 u 溫度、濕度、流量測量結果的誤差分析和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2、詳細要求 u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已發表過的論文不再征集。 u全文盡量不超過6000字。文章選用Word文字處理軟件進行編排處理,版面為A4尺寸。 論文格式詳見附件。 u有密級的論文,請作者先與所在單位保密部門自行處理解密,文責自負。 u請作者自留論文底稿,來稿一律不退。來稿請附上詳細通信地址(含郵編)及電話號碼(手機、E-mail信箱等),以便及時聯系。請特別注意,提交論文的截止日期為2010年6月30日。 u請將論文同時發致 會議籌備組和《計測技術》雜志社編輯部: E-mail: rexue3042@126.com (會議籌備組)mmt304@126.com(雜志社編輯部) 3、論文刊發 本次會議論文由中文核心期刊《計測技術》正式發表。該期刊為中文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清華同方光盤版),是軍工計量測試領域創刊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全國性技術期刊。 論文經評審錄用后,由《計測技術》編輯部向作者寄發錄用通知及收取版面費通知。論文版面費每千字150元(不足1000字時按1000字計)。 版面費如通過銀行信匯(注明會議論文版面費),請匯至: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開戶行:工行海淀西區支行,帳號:0200004509003500979;也可通過郵局匯款至:北京海淀區1066信箱《計測技術》編輯部,100095。款到即寄正式發票。
六、會議籌備處聯系方式 何萌
電話: 010-62457147 13641223492 呂國義
電話: 010-62457147 13810180159 薛曉
電話: 010-62457106 傳真: 010-62457121 Email: rexue3042@126.com (會議籌備組)mmt304@126.com (雜志社編輯部) 七、其他說明 1、出席國防科技工業熱工、流量新規程宣貫會的代表需繳納會議費1000/人(含資料費);培訓期間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會議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出席本次會議的代表可以同時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濕度與水分學術交流會,不需另外交費。 為確保本次會議論文順利刊發,請提交論文的代表務必于6月30日之前將論文以E-mail同時發致會議籌備組和《計測技術》雜志社編輯部。
國防科技工業第一計量測試研究中心辦公室 (會議籌備組)
2010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