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濕度計檢定體會 張建偉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計量測試所】
近年來,各類溫濕度計的檢定數量在逐年遞增,且都按JJG205-2005《機械式干濕溫度計》檢定規程進行檢定。筆者通過日常的實際工作,在該類計量器具的檢定方面總結了幾點體會,在此提出供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溫濕度計檢定體會.rar
(13.17 KB, 下載次數: 86)
2010-3-20 08:2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溫濕度計檢定體會 張建偉
近年來,各類溫濕度計的檢定數量在逐年遞增,且都按JJG205-2005《機械式干濕溫度計》檢定規程進行檢定。筆者通過日常的實際工作,在該類計量器具的檢定方面總結了幾點體會,在此提出供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一、干、濕球溫度計的固定問題
干濕溫度計自身的干、濕球溫度計并不像普通玻璃液體溫度計一樣具有刻度,它是通過固定扣固定在標有溫度數值的面板上,通過觀看溫度計的水銀柱所對應的溫度面板的溫度值來讀取數值的。如果固定扣出現松動,那么原本出廠時固定好(標定好)的溫度計就會因人為因素(拿取或搬動)出現下降或上升現象,一旦溫度計出現下降或上升現象,那么該支溫度計自然就會出現巨大的誤差,從而導致讀取的溫度以及相對濕度失準。
要避免這種現象,筆者建議:首先,在日常檢定工作中應多觀察被檢干、濕球溫度計的實際狀況;可以用手輕輕上下推動干、濕球溫度計,若發現固定扣的牢固度較好就可以開展檢定。若發現固定扣出現了松動(干、濕球溫度計可以上下滑動),那么應該用檢定合格的溫、濕度計作為初步參考,拆卸開干濕溫度計的后面板后重新固定出現松動的干(或濕)球溫度計,待固定好后再進行檢定。其次,為方便企業自查以及在后續檢定時更直觀地觀察被檢干、濕球溫度計是否出現滑動,可在每臺檢定合格的干濕溫度計的溫度面板上,對干、濕球溫度計的最上部位置作出明顯標注或者直接用膠將其粘牢。
二、干、濕球溫度計的時間常數問題
干濕溫度計按感溫介質大致分為水銀介質和有機液體介質兩種。介質不一樣其時間常數就會不一致,另外,同樣是一種介質的干濕溫度計有時也會出現干、濕球溫度響應時間不一致。按JJG205-2005的要求進行檢定時,在第一個檢定點(15℃)有時會出現部分被檢器具示值超差的現象,起初筆者判定其為不合格,但隨著對20℃、30℃檢定點的繼續檢定,該溫度計的溫度示值誤差又回到了合格范圍內。因此,筆者建議在檢定過程中對出現溫度偏差較大的溫度計,應先適當增加其恒溫時間(或者盡量等所有檢定溫度點都檢定完畢后再對第一個檢定溫度點進行復檢)后再判定其是否超差,對確實有較大誤差的再進行調修或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
三、濕球溫度計上水紗布套問題
干濕溫度計的上水紗布套作為該類計量器具的重要配套設備,它的質量優劣、捆扎方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會直接影響濕球溫度計的示值。建議盡量使用標準紗布套,如果要自行用紗布捆扎,那在捆扎制作紗布套時也要注意對感溫泡的上下包裹位置以及保留適當的松緊度。另外,有條件的單位要盡量使用蒸餾水或者純凈水作為濕球溫度計用水,因為自來水含有較多的鈣質,時間久了會導致上水紗布套鈣化(紗布套變硬變黃),導致濕球溫度計示值失準。在干濕溫度計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上水紗布套出現板結或鈣化現象就應及時更換。
四、恒溫恒濕箱有效工作區域及被檢干濕溫度計通風問題 JJG205-2005規定,檢定時要把被檢溫濕度計放置于恒溫恒濕箱的有效工作區域內,描述雖然只有簡單的一句話,但其對檢定結果的影響卻十分重大。在一個檢定過程中如果為了增加被檢溫濕度計的數量而在恒溫恒濕箱內放置過多的溫濕度計,那么在箱體周邊的溫濕度計就有可能出現示值偏差較大的現象。另外,一次放置過多的溫濕度計,還會導致恒溫恒濕箱內部通風風速受到影響,如果保證不了通風風速,也會使被檢溫濕度計出現較大示值誤差。在實際檢定工作中對水銀介質的干濕溫度計(如272型)至少應留取3~4個溫度計寬度的通風距離(有機液體介質的干濕溫度計可酌情縮短其檢定間距),另外,對空間較大的可分層的恒溫恒濕箱,在使用時也應盡量選取中層位置放置被檢干濕溫度計。
五、相對濕度的查表計算問題
各種類型的干濕溫度計在檢定完畢后都需要通過干球溫度計讀數、濕球溫度計讀數計算差值后查表或查計算尺而得到其相對濕度(或直接用干、濕球溫度對比得出相對濕度),因感溫介質不同、型號規格不同等,各種干濕溫度計即便是在干、濕球溫度一樣的前提下計算出的相對濕度也存在差異。例如,1臺感溫介質為水銀的272型干濕溫度計和1臺感溫介質為有機液體(紅液)的TAL型干濕溫度計,當兩者干、濕球溫度同樣為20.0℃和14.0℃時,查表得出的相對濕度分別為38%和42%;另外,即便感溫介質相同而型號規格不同也會存在上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檢定的后續工作中(計算相對濕度時),要對每一臺被檢干濕溫度計進行單獨計算,特別是當被檢干濕溫度計因各種原因自身缺少相對濕度查算表時,更不能隨便套用某個查算表來查算其相對濕度,而應根據其生產廠家、型號規格等信息來查閱其固定的相對濕度查算表。
另外,當必須以干、濕球溫度計的差值來計算其相對濕度時,如果干、濕球溫度示值不是整刻度或兩者之差不是計算表上已有刻度,那么該如何計算其相對濕度?針對這個問題,省內很多同行都對不是整刻度的溫度示值采取了“四舍五入”原則(如干、濕球溫度分別為20.3℃和16.1℃,兩者之差為4.2℃,查表時就按干球溫度20.0℃、濕球溫度16.0℃、兩者差值為4℃來計算)。筆者對這種做法不敢茍同。以1臺上海醫用儀表廠生產的272型干濕溫度計為例,干、濕球溫度分別為25.3℃和24.1℃,兩者之差為1.2℃,如果按“四舍五入”原則針對25.0℃和24.0℃查計算表,那么得出的相對濕度為90%,但真正按上述數據計算后得出的相對濕度應為88%,單是人為計算這一項就出現了2%的誤差。也很有可能就因為這2%的誤差造成被檢器具的誤判,這種“四舍五入”的原則顯然存在很大問題。
六、檢定表盤式(指針式)溫濕度計的經驗
該類溫濕度計在檢定時的調修工作是“家常便飯”(特別是相對濕度的超差率很高),在調修時就需要打開恒溫恒濕箱(通過箱體側面的通道調修很不現實),而此時箱內已經恒定好的溫濕度場就會受到破壞,需要重新恒定,費時費力。筆者建議在檢定該類溫濕度計時最好先把被檢溫濕度計和實驗室內已檢定合格的溫濕度計放置在一起一段時間,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對被檢器具作一個大致的判斷,對那些與檢定合格的溫濕度計示值相差較大的被檢器具可進行示值的初步調修(用小螺絲刀直接調節溫濕度計背后旋鈕即可),將其溫濕度指針調至“大致合格”范圍之內,這樣就避免了開箱調修費時費力的問題。
其次,筆者在日常檢定以及與同行的交流中發現,有不少檢定人員忽視了該類計量器具的溫濕度指針的位置問題,從而造成對被檢器具的誤判。該類溫濕度計絕大多數是溫度刻度盤在左,相對濕度刻度盤在右,對應的指針上下位置是溫度指針在上,相對濕度指針在下,這樣才能保證溫濕度指針活動自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經常遇到該類溫濕度計的溫、濕度指針的上下位置顛倒,即溫度指針在下、相對濕度指針在上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么該溫濕度計的溫濕度指針要么活動范圍嚴重受限,要么就根本無法自如運動,會一直指示在固定的溫濕度刻度上。如果事先不進行仔細判斷,在檢定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稍一疏忽就會讓人以為被檢溫濕度計已壞而作出錯誤判斷。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計量測試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