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泉州檢驗檢疫局獲悉“中國烏龍茶之鄉”福建省安溪縣政府專門召開茶葉基地管理現場會,20多個鄉鎮150多名代表到會,會議專門就在全縣推廣泉州檢驗檢疫局在華虹茶業公司探討的出口茶葉基地聯作制管理模式進行部署。安溪縣委書記李建輝充分肯定了泉州局幫扶茶企建立茶葉基地管理運用聯作制模式的成功做法,稱贊該模式有效提高了茶葉衛生安全水平,有效解決了出口企業茶葉原料來源問題,更是幫助企業和茶農實現了雙贏。 安溪縣系“中國烏龍茶之鄉”,全縣茶葉面積達60萬畝,年產茶葉6萬噸,名列全國、全省產茶大縣前茅,其中年直接和間接出口茶葉近萬噸,出口量約占全國烏龍茶出口的1/3,而其中日本市場就占了80%。為應對日本實行肯定列表制度對我國茶葉出口帶來的影響,泉州檢驗檢疫局于2005年始指導安溪華虹茶業公司建立出口茶葉基地聯作制管理模式,涉及1200多戶農民和6000畝協議基地。該模式由5~15戶農戶自愿結合成一個小組,實行“五個統一”管理(即統一檢測農藥肥料,統一發放農藥肥料,統一指導施肥用藥,統一記錄農事活動,統一收購毛茶原料),在組長帶領下,小組成員相互學習制茶技藝,相互監督用藥,公司派技術員指導聯作農戶制作茶葉,并以高于市場價10~15%的價格收購聯作農戶的茶葉, 收購的茶葉留樣封存,最終達到整個基地茶葉的生產過程及質量安全可追溯。
這一模式有效解決了這一長期困擾出口茶葉企業的農殘控制和發展問題。現該模式已推廣至全縣4萬多畝協議茶葉基地,近5年來已累計出口茶葉1萬多噸,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而且出口茶葉全部通過日本官方檢測,沒有發生1例農殘超標事件。而且在虎邱鎮雙格村、龍門鎮仙西村和仙地村等3個800米以上的高山村,1200多戶協議基地農戶均增收萬元以上。該模式還被福建局總結為專項整治中值得推廣的出口食品源頭管理五種模式之一,還被安溪縣政府列入安溪烏龍茶質量安全示范區的重要推廣項目。
為此,泉州檢驗檢疫局表示,要積極總結推廣出口茶葉基地聯作制管理模式,幫助企業建立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體系,確保出口茶葉衛生安全,提升茶業發展水平,讓安溪烏龍茶真正香飄四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