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ymex
前一段時間看vvipi買了個Agilent的分流器,30A的,每安培1mV(即內阻1mΩ),感覺不錯,盡管精度0.3%不高,但對于臺表等沒有大電流的場合,插上就能交直流兩用,很方便。
1.jpg (39.73 KB, 下載次數: 404)
下載附件
2009-10-2 23:01 上傳
經查,Fluke也有類似一款,只不過是10A的。
2.jpg (22.27 KB, 下載次數: 442)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3.jpg (56.61 KB, 下載次數: 188)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根據介紹是儀器內部用的拆機電阻絲/分流器,2mm直徑比較粗,是30mΩ的,展開長度38cm。這東西今天到貨。
可巧,今天Aeon給了我一個雙插頭的連接,說可以用在Advantest R6871E-DC表上。我一看,這外形與上面兩款分流器非常類似的結構,為什么不能自己做一個?
4.jpg (46.68 KB, 下載次數: 193)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說干就干。弄把十字改錐,穿進去把線拉直。
5.jpg (28.37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這是快要拉完的情形
6.jpg (40.81 KB, 下載次數: 189)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拉直后測量總長度為47.5cm,而電阻為47.5mΩ。正好是每1mΩ/cm。
根據計算,截取了7.5cm一段
7.jpg (27.7 KB, 下載次數: 193)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這是試驗性雙插頭,打算做雙線并聯,至少能承受20A
8.jpg (22.03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彎曲、插入,調整到間距正好
9.jpg (20.87 KB, 下載次數: 197)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然后彎曲成環狀,準備焊接
10.jpg (24.52 KB, 下載次數: 207)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焊接。一定要焊好,烙鐵功率要稍微大一些,時間要長一些,讓插座的柱子高于焊錫熔點,焊錫才能進去。兩面都要焊。
11.jpg (22.2 KB, 下載次數: 196)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12.jpg (33.76 KB, 下載次數: 192)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13.jpg (28.17 KB, 下載次數: 211)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焊接完后就可以測試了。用精密電源通上1A電流,哇,還真不錯,電阻大了10%。
也就是說,1A下讀1mV正好。
14.jpg (55.72 KB, 下載次數: 181)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下面就是調整了。一般來講,最好是做的稍微大一些,向小的方向調整,這樣整體不受影響。我很不喜歡國內做的那樣,先做成比標稱值小,然后通過銼刀銼的方法調整,這樣會損傷電阻,更主要的是,在分流器的大電流場合,會形成局部熱點(Hot spot)。
調整的方法很簡單,用扁嘴鉗子把接縫處剪開,并剪掉一小段就可以了。但千萬別剪多,不行重復剪。
我是采用并聯了另一根細電阻絲的方法,通過調整并聯程度,精確的調整到標稱值。
15.jpg (33.39 KB, 下載次數: 192)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16.jpg (57.15 KB, 下載次數: 209)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最后,找一段熱縮管,封好完活。
17.jpg (20.77 KB, 下載次數: 188)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18.jpg (23.88 KB, 下載次數: 196)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19.jpg (22.44 KB, 下載次數: 194)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重復測試,正好。這東西由于大電流,精度并不會很高,能達到Agilent的0.3%也就不錯了,因此也不需要精確調整。
20.jpg (50.76 KB, 下載次數: 204)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計算可知,內阻1mΩ,10A下功率0.1W,很小。
30A下,每根電阻絲承受15A,總功率不到1W,也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這個是測試大電流的。如果想解決某些萬用表沒有電流檔的問題,也可以類似方法做一個1歐的電阻,這樣讀多少mV,就是多少mA。
21.jpg (37.98 KB, 下載次數: 199)
下載附件
2009-10-2 22:55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