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二屆中國防偽技術展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展會主辦方、中國防偽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從早期的防偽商標、防偽包裝,到指紋防偽、DNA防偽,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防偽行業目前已形成覆蓋多領域的完整產業鏈。 作為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內容之一,第二屆中國防偽技術展吸引了國內外200多家防偽企業參加,集中展示世界先進的防偽技術、防偽產品和防偽服務。
據中國防偽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防偽行業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從大學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激光商標衍生出來的防偽行業,盡管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卻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從傳統印刷行業中剝離出來,迅速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從早期的防偽商標、防偽整體包裝到防偽與商品物流、智能監控相結合,防偽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新手段,與各行各業進行防偽功能的嫁接,形成了集激光全息、防偽油墨、電碼電話防偽、重粒子防偽、指紋防偽、DNA防偽、專用包裝物防偽、自動識別(RFID)等多種防偽技術與手段,涉及印刷包裝、光機電一體化、信息、生物、自動控制、化工、物流、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完整的高新技術產業鏈。
據悉,中國作為制造業的大國,也是全球造假分子十分青睞的目標,這使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防偽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防偽企業有2000余家,防偽行業從業人員20余萬人。防偽技術在產品上得到多元化應用,除證件、票據外,更廣泛地應用在食品、醫藥、煙、酒、鹽、服裝、音像制品、電子產品等流通領域商品上。
專家指出,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規范化,尤其是科學技術的日益普及,制假和售假的手段和方法也趨向集團化、科技化,變得更加隱蔽。無論是社會生產還是社會管理,更加需要防偽技術的支持和服務。隨著防偽需求的不斷擴大,防偽行業將會成為一個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