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檢驗檢疫局轄區內的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供產銷研一體化輪胎企業,年生產能力2500多萬套。自去年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公司出口訂單明顯減少,最嚴重時出口額較2007年同期下降40%。面對嚴峻的出口形勢,威海局加大把關服務力度,積極幫助企業迎接挑戰,贏得市場。據統計,今年1~8月,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共出口輪胎589萬套/條,同比增長23%,實現了逆市下的穩步發展。 原產地證書是出口企業的“經濟護照”,優惠原產地證書可以使貨物享受優惠待遇,獲得一定的關稅減免。為幫助該公司最大限度地用好產地證,威海局的同志們可沒少花心思。簽證人員與施檢人員經常聯合開展原產地調查,到企業檢查指導原產地證申請工作,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
今年以來,威海局為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簽發亞太原產地證書15份、普惠制原產地證書66份、中智原產地證書97份、中巴原產地證書25份。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企業出口保持較好勢頭,原產地證可謂發揮了極大作用。
為提高出口輪胎質量安全水平,威海局工作人員積極轉變監管模式,不斷增強了檢驗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威海局在山東省率先實施了出口輪胎“質量體系日常監督+安全性能周期檢測+外觀抽批驗證”的便捷檢驗模式。通過完善企業原材料入廠驗收、半成品質量控制、成品檢驗及出廠流向記錄等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出口產品后續監管。
此外,威海局在山東省輪胎出口企業中率先實施電子監管,建立了電子監管系統“生產批”和“組批”信息,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達到了既減少抽樣比例,又科學把關,提高檢驗檢疫工作效率的目的。威海局通過不斷完善企業報檢、出證、放行的“綠色通道”模式和“無紙報檢快速核放”模式,在保證出口輪胎質量的同時,簡化辦事程序,加快驗放速度,促進了企業的出口,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贊揚。
威海局工作人員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全球市場對12.00R24規格輪胎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多為國外礦區中的卡車使用,因為使用環境惡劣,對輪胎性能的要求較為苛刻。這一市場現在主要被米其林、普利斯通等國外輪胎巨頭壟斷,國內企業生產的輪胎性能無法滿足這一特定市場的需求。
為幫助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威海局瞅準這一市場,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積極指導企業開展新產品研發,于2008年9月成功試制出載重子午線輪胎新產品12.00R24 TR690花紋輪胎,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僅此一項,企業每年即可增加銷售收入2000萬元,增加利潤120萬元,出口創匯318萬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