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株蝴蝶蘭“翩翩飛舞”,從浙江傳化技術生物有限公司的玻璃溫室一路向北,“飛“過黃海,”飛”向了比鄰的韓國。這是浙江省首例成功出口韓國的蝴蝶蘭。“我們的蝴蝶蘭種苗成功出口韓國離不開蕭山檢驗檢疫局的大力幫扶啊”,浙江傳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包印森部長感嘆道,“他們及時給我們提供政策,為我們送上技術,讓我們在國際經濟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能夠牢牢抓住出口商機,為我們贏得了出口的機會,我們打從心底感謝他們。”
“蝴蝶”展翼 遭遇困境
蝴蝶蘭原產于熱帶亞洲,分布我國臺灣以及菲律賓和爪哇等地,被譽為“洋蘭皇后”。九十年代后期, 蝴蝶蘭產業逐漸在中國興起,由于中國大陸地區栽培蝴蝶蘭比較晚,所栽培品種基本上都是從臺灣等地引進的,所以此前大陸的蝴蝶蘭很少有出口的。2002年開始,位于蕭山的浙江傳化技術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化”)以他們敏銳的目光,看到了中國蝴蝶蘭產業的明朗前景,他們成立省級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逐步建立起從組培種苗到成品花的蝴蝶蘭生產體系。2004年,傳化9000株蝴蝶蘭組培苗首次出口荷蘭,雖然是小試牛刀,可是喝到了頭口甜水的傳化人想得更多了,他們希望傳化蝴蝶蘭能“飛”得更遠。
2008年,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蝴蝶蘭消費量仍達到了2.5億株,隨著臺灣乃至世界蝴蝶蘭產業向中國廣州、上海等城市的轉移,浙江傳化蝴蝶蘭想“飛”得更遠的愿望更加迫切了。2009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傳化迎來了一位韓國客商崔先生,作為世界主要的蝴蝶蘭消費市場的韓國,其國內蝴蝶蘭生產量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受韓國其他客商的推薦,他希望能從傳化批量進口蝴蝶蘭種苗。機遇和挑戰并舉,客戶需求的急迫、報檢出貨時間的緊迫、韓國進口蝴蝶蘭檢疫的“高門檻”等等,無一不讓傳化人著急,怎么辦?
蕭檢送服務 如有“神助”
“檢驗檢疫部門得知了我們這一事件,他們及時給我們提供政策,為我們送上技術,在抽樣送檢過程中給我們一路‘綠燈’,為我們成功出口韓國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包印森部長再次發出了感嘆。
2009年6月,蕭山檢驗檢疫局動植處植檢專家肖云寶在傳化進行檢疫時發現了傳化人的愁容,得知原因后,他立馬將有關情況匯報動植處處長及分管領導,考慮到傳化出口時間緊、出口意義大的特殊情況,蕭山檢驗檢疫局加快通關速度,特別在抽取蝴蝶蘭攜帶的栽培介質送檢科院做線蟲分離鑒定上特事特辦,使得原本整個報檢到出貨流程從8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極大方便了企業。“對韓國進口蝴蝶蘭的有關要求,我們特別通過檢驗檢疫渠道了解,及時反饋給企業,為他們成功出貨提供便利,這也是我們今年來開展‘服務提升年’活動的一種體現。”分管局長朱榮如是說。是年6月-7月,傳化蝴蝶蘭種苗前后3次“翩翩起舞”,飛向了韓國。
檢企共筑 “飛舞”之路
有了批量出口韓國的經驗后,傳化人重新思索蝴蝶蘭已有的培育及銷售模式,要攻克“出國難”,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種苗的技術含量,研發出根系更粗壯、更易成活的種苗,以前他們針對的主要是組培苗,在技術要求上相對偏低,并且培育過程中所需的培育土、種苗等都要依靠國外進口,對國外市場的長期依賴阻礙了自主研發的進程。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建議下,他們慢慢開始“兩條腿”走路,在每年從臺灣引進栽培種苗的同時,充分利用已配備的花卉生產車間、種苗生產車間和培育樓等,自行研發種苗,同時主動出擊,除繼續參加國內的花卉展覽外,還打算“走出去”,趕赴國外參展,吸引更多的國外客商。同時,蕭山檢驗檢疫局也將繼續通過各種渠道,全面了解國外相關檢疫要求,及時反饋企業。
“作省內唯一一家出口蝴蝶蘭企業,我們也將進行大力扶持,特別在日常檢疫中,指導企業做好田間病蟲害防治,確保花卉品質,及時將有關政策信息、出口國貿易壁壘等反饋企業,我們也希望美麗的蝴蝶蘭能夠越飛越遠,傳化能夠越走越遠。”分管副局長朱榮道出了對傳化的希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