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LNG系我國對外合作重大能源項目和國家戰略項目,總投資240億元,一期工程2008年4月完工;二期工程規模達500萬噸/年,預計2012年7月投產。今年7月25日,印尼東固氣田正式對我國供氣,成為兩國能源合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自2005年9月15日項目首次進口以來,共檢驗檢疫進口設備1.31億美元,檢驗鑒定進口LNG貨值達1.6億美元。福建檢驗檢疫局幫扶服務工作受到中海公司總經理張浩、福建LNG項目負責人的充分肯定,并贈送題為“攜手奉獻清潔能源,鼎力支援重點項目”的錦旗。主要做法如下: 一、早作部署,主動跟進幫扶。為了確保福建LNG站線項目進口貨物檢驗檢疫工作順利開展,高效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早在項目開工之前,就提出“領導掛鉤,提前介入,全程跟蹤,重點幫扶”的要求,積極做好前期幫扶工作。一是采取領導掛鉤幫扶制。不斷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全面了解掌握項目概況,急企業所需,解決實際困難,認真做好對接和跟蹤落實。二是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抽調機電、化檢、植檢等專業骨干成立LNG工作組,負責實施LNG項目的檢驗檢疫事項。三是加強宣傳咨詢工作。及時將項目進口物資涉及的檢驗檢疫法律法規等規定,告知業主和代理單位。四是設立LNG專門報檢通道。專人負責報檢,做到隨到隨報隨檢,提供一站式服務。五是在CIQ系統中設立LNG專用用戶名。為該項目提供一條龍服務,方便進口設備的監管放行。六是崗位前移。注重現場的檢驗檢疫質量把關,簡化檢驗監管手續,提高通關效率。
二、創新機制,提升服務水平。項目動工時,積極跟進項目進度,做好進口材料設備的檢驗檢疫工作。一是調研學習,制定方案。派出業務骨干,專程赴深圳與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深圳檢驗檢疫局進行專項業務調研交流學習,對重點崗位派人跟班學習,及時收集相關檢驗標準,制定福建LNG的檢驗鑒定技術方案。二是創新機制,方便通關。根據福建LNG項目的實際,創新提出采用將接收站和輸氣干線的進口物資歸入進口成套設備范疇并采取共同檢驗方式,避免HS編碼繁雜歸類,簡化涉及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口貨物入境審批和檢驗監管程序等切合項目實際的意見和建議。三是與福建LNG簽訂《檢驗檢疫服務協議》。就檢驗方式、檢疫工作程序等達成共識,在EPC模式下的成套設備檢驗作了有益的探索。四是主動上門舉辦檢驗檢疫專項業務培訓班。重點向項目工程技術人員講解檢驗檢疫法律法規、通關程序、檢疫處理、設備材料驗收等專業知識,提高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為關口前移提供了技術服務。五是幫助福建LNG加強實驗室建設。指導福建LNG實驗室儀器設備安裝調試、檢測操作和技術驗證工作,協助建立實驗室質量管理制度。六是制定《LNG檢測與鑒定作業指導書》等工作規范。進行現場模擬演練,對檢驗檢疫流程進行驗證、修改和補充。
三、科學把關,確保暢通高效。秉承“寧可人等船,不讓船等人”的服務宗旨,在2008年4月28日莆田秀嶼港接卸首船LNG時,提供24小時無縫銜接服務。船舶檢疫人員第一時間登輪檢疫;數重量鑒定人員在接卸管線調試完畢后馬上登輪進行卸貨前數重量鑒定,為LNG接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品質檢驗人員在品質自動取樣裝置供應商沒有給予調試的情況下,指導福建LNG實驗室人員順利完成對品質自動取樣裝置的調試,為首船LNG順利接卸提供了保證。首船LNG(共138955M3)接卸僅用6個工作日,創造全球業內首船LNG接卸最快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