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驗證——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2、產品驗證——對生產各階段形成的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和其他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觀察、、試驗、測量后所提供的客觀證據,證實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它是一種管理性的檢查活動。
3、質量檢驗——對產品的一個和多個質量特性進行觀察、試驗、測量,并將結果和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質量特性合格情況的技術性檢查活動。
4、質量檢驗的幾個階段:
1、熟悉規定要求,選擇檢驗方法,制定檢驗規程;
2、觀察、測量和試驗;
3、記錄
4、比較和判定
5、確認和處置
5、質量檢驗計劃——對檢驗涉及的活動、過程和資源作出規范化的書面規定,用于指導檢驗活動正確、有序、協調的進行。
6、編制質量檢驗計劃的目的在于 使分散的檢驗人員了解基本情況和要求;使相關部門、人員、過程協同配合,有序銜接。
7、編制質量檢驗計劃應考慮的原則
1)充分體現檢驗的目的
2)對檢驗活動能起到指導作用
3)關鍵質量應優先保證
4)進貨檢驗應在采購合同的附件中作說明
5)綜合考慮檢驗成本
8、檢驗流程圖的編制過程
1)熟悉和了解有關產品技術標準及設計技術文件、圖樣和質量特性分析
2)熟悉產品工藝文件,了解產品工藝流程
3)根據工藝流程、工藝規程,設計檢驗工序的檢驗點
4)確定檢驗工序和生產工序的銜接點及主要檢驗工作內容,繪制檢驗流程圖
5)評審檢驗流程圖
9、檢驗站的設置原則
1)要終點考慮設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和控制點
2)能滿足生產過程的需要,并和生產節拍同步和銜接
3)要有適宜的工作環境
4)要、考慮節約檢驗成本
10、檢驗站的設置種類:進貨檢驗站、工序檢驗站、完工檢驗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