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鐵嶺市質監局轉變行政執法和管理工作機制,有效地解決了重復執法、多頭執法、亂收費、亂罰款等影響質監系統行風建設的問題。今年以來,該局行風建設實現零投訴。 2004年以前,鐵嶺市、縣兩級質監部門一天去企業的有好幾撥,又收費又罰款讓企業難以承受。當年,鐵嶺市質監局在市政府64個部門社會綜合評議中名列倒數第3位。
2005年,鐵嶺市質監局創新監管模式,實施區域服務與監管工作機制,將全市劃分為18個服務與監管責任區,每個服務與監管責任區選擇一個鄉鎮作為駐地,設立區域監管分局,選派4至5名人員常駐,由監管分局負責區域內的質量技術監督綜合管理、行政執法、技術服務和對企業日常監管。市質監系統其他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進入企業,以此減少質監部門下企業的人員和頻次。
新監管模式采用抽檢分離、查處分離的方式。由監管分局檢查、抽樣,質檢技術機構負責檢驗,監管分局負責巡查,市、縣局稽查部門依法處理,以此形成市、縣兩級監管機構三級管理,一個窗口對企業的新工作格局。區域服務與監管工作模式由過去市縣局專業科(股)和技術機構,分部門、分專業的條條監管模式,變為監管機構分塊管理、業務部門縱向督導、技術機構聯動配合的“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區域服務與監管工作模式,實行小機關、大監管,把監管權限、力量投放到監管區域,使服務重心下移,監管關口前移,責權明晰。這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和監管有效性,尤其切實解決了重復執法、多頭執法、重復檢驗、亂收費、亂罰款等長期困擾質監部門的行風建設問題,更好地發揮了質監部門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企業和服務群眾的職能作用。
現在,位于昌圖縣八面城鎮工業園區的盛德牧業在生產中涉及產品質量、計量、標準、檢驗檢測等事宜時,不必再往市、縣質監部門跑了,只需通過設在八面城鎮的質監監管分局即可辦理。依托區域服務與監管工作模式,鐵嶺市質監局實現了由單純管理向服務與監管并重的轉化,促進了系統行風的好轉。
2007年,鐵嶺市質監局在已實施區域服務與監管工作模式的基礎上,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制約機制,實行市、縣兩級局“雙層一體、統分結合”的執法一體化工作體制。即以縣級局分區域檢查為基礎,市級局主要承擔對縣級局執法工作的指導、督察以及查辦大案、要案,舉報投訴案件和重大跨地區案件。執法收入在財務核算機制上由原來市、縣兩級局分別獨立核算改為市縣一體大財務核算,實現捆綁式績效考核。在行政執法管理中,由市局統一協調,市、縣聯動,統分結合,和諧執法,使得市、縣兩級局爭資源、爭罰款的局面根本好轉。實施執法一體化后,既減少了執法人員到企業執法檢查的頻次,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又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對質監部門這種轉變執法方式,切實加強行風建設的具體舉措表示歡迎。
2008年,鐵嶺市質監局在市政府67個部門行風評議中名列第9位,連續3年獲得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