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外貿發展形勢,寧夏檢驗檢疫局以“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為契機,結合寧夏地區實際,突出工作重點,創新服務手段,轉變監管模式,構建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寧夏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重點開展進出口食品安全整頓。集中力量對惠農等脫水蔬菜加工區、中寧等出口枸杞種植加工區、吳忠出口乳制品加工區、固原出口馬鈴薯制品加工區、供港蔬菜加工區開展質量專項檢查,做到了逐個區域、逐個企業、逐個產品地“過關”,現場排除潛在隱患,解決突出問題。編制并向企業發放了《寧夏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檢測實驗室建設指南》,幫助出口食品企業完善常規實驗室和重點安全衛生指標檢測實驗室的建設,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和水平。
加強進出口商品質量分析工作。將質量綜合分析工作作為“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重要工作之一,圍繞中央和國家質檢總局的總體要求,加強對寧夏進出口產品質量綜合分析工作,及時向地方政府提交有深度的出口商品質量分析報告,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近期組織力量,對2008年寧夏進出口商品質量進行了分析,形成了寧夏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分析報告、寧夏動植物檢疫質量分析報告、寧夏進口商品質量分析報告等多個專題報告,向自治區政府提出合理化和有針對性的建議。
積極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編印了《出入境檢驗檢疫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手冊》,根據企業質量誠信等級,按照鼓勵誠信、扶優限劣的原則,加強進出口企業誠信管理,引導企業守信經營,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設計了統一的出口企業質量電子檔案,涉及企業信息、產品特性、監管記錄、誠信記錄及誠信度評估等方面內容。目前,所有法檢商品出口企業以及重點監管的非法檢企業建立了產品質量檔案。
大力實施分類管理工作。將風險評估引入出口工業品分類管理工作,由企業的分類類別、產品的風險等級兩個因素,共同確定某一類別企業的檢驗監管模式;并突出主動分類、主動監管的理念,主動對企業進行分類,突破了原先憑企業申請而分類的被動做法。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執行不同的年批次抽檢比例,簡化了報檢手續,降低了企業的出口成本,也促進了企業質量體系的自我完善。同時規范了對出口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檢驗監管工作,改變了傳統的批批檢驗模式,有效地將檢驗監管向兩頭延伸,在源頭上防止不合格產品的產生。
加大非法檢商品監管力度。成立了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工作小組,重點抽查具有一定的市場代表性和覆蓋性,涉及安全、衛生、環境保護,特別是涉及消費者安全健康的敏感進出口商品。由于寧夏地區出口化工品多為法檢目錄外商品,給檢驗監管帶來一定難度。為此,該局結合出口化工品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加大對此類產品的抽查監管力度,努力實現“企業全備案、產品全登記、檢驗全記錄”的質量安全要求。對出口化工品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及實施情況定期巡查,加強對產品質量全過程控制情況、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情況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對其產品加強抽檢力度。
檢企合作促進經濟發展。今年2月,與中銀絨業、榮昌、靈武圣雪絨、匯川等我區主要紡織服裝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促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檢驗檢疫部門在建立和完善出口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應對國外技術壁壘、提供檢測技術服務、搭建快速驗放平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幫扶企業以質取勝。4月,與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公司達成共識,將在科研項目、標準申報和實驗室建設上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寧夏煤化工產業的發展。
營造全社會關注質量安全的氛圍。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系,組織本地主要媒體記者進行集中采訪報道,重點宣傳“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在局門戶網站開辟了“質量和安全年”專欄,強化政務公開,及時回復網上投訴和咨詢,形成了與企業、公眾的良性互動。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法進企業百日宣貫”活動,深入食品進出口企業、口岸食品經營單位,免費發放宣傳材料,義務解答企業《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可能面對的具體問題。堅持邊檢查、邊教育、邊宣傳的方式,在檢查活動中結合企業存在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宣貫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受到了企業的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