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計量單位如果統一將便于兩地貿易結算。”昨日是世界計量日。深圳市質監局舉辦紀念深圳計量30年發展活動,并邀請香港海關貿易管制處等計量單位相關負責人共探兩地計量合作。
市質監局副局長郭曉渝表示,在深港一體化的進程中,統一、規范社會計量行為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深港兩地也一直在進行計量工作的交流與合作。據他介紹,深港之間的互訪交流已經開始,深圳計量檢測院去年就為香港地區提供了30項計量校準服務,校準計量器具462臺件。“相比之下,廣東擅長于物理計量,而香港的化學計量發展得比較好,兩地之間可以在計量工作中優勢互補,進行人才與技術上的交流與合作。”
在座談會上,深港兩地還就統一計量單位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據了解,香港目前使用的計量單位中,“斤”是以1斤16兩計算,1兩約為37.8克,1斤約為600克。這與深圳市使用的“斤”是不相符的。“隨著深港兩地來往愈來愈密切,這樣的計量單位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市計量質量監測研究院李翔院長在會上談到,深港兩地尋求計量單位制上的統一將對深港貿易往來更有幫助,便于兩地貿易結算。
而香港海關貿易管制處處長張細恩認為,雖然香港計量單位上的“斤”與深圳的“斤”在計算上有所不同,但香港也有使用“千克”這樣的國際單位,且目前在香港暫時沒有接到消費者因兩地計量單位的不統一而進行的投訴,因此,深港兩地要進行計量單位的統一,還待進一步商榷。
此外,市質監局表示,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計量工作,計量和民生緊密聯系。“比如集貿市場稱重用的秤、加油站的油槍,以及檢測非典和甲型H1N1流感的紅外線人體測溫計,如果不精確,將發生嚴重后果。”據了解,該局目前已免費為273臺粵東地區的紅外線人體測溫計進行了檢定校準。同時,民生計量將成為今后重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