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以及國家質檢總局的總體部署,近日,福建省質監局下發了《關于印發<福建省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閩質監量[2009]257號),要求各級質監部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圍繞電子計價秤生產、銷售、使用、修理等環節,全面組織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工作,促進衡器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分部署啟動、組織實施、檢查驗收和總結鞏固四個階段,歷時七個月,此次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的目標是:依法查處無證生產電子計價秤的企業,確保本行政區域內無無證生產電子計價秤的企業;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子計價秤的違法行為,提高電子計價秤的產品質量;打擊計量作弊違法行為,使利用電子計價秤加裝作弊裝置(或作弊功能)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的違法行為得到明顯遏制;建立和完善電子計價秤從生產、銷售、使用、修理的全過程監管機制。
此次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的對象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電子計價秤生產企業。重點是:已取得型式批準證書和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企業是否有超出型式批準證書范圍的情況,是否有超出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范圍生產的情況;是否按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考核規范的要求持續保持生產條件要求;無證生產企業、生產假冒偽劣或具有作弊功能電子計價秤的窩點,有過違法記錄或者消費者投訴和舉報記錄的企業。
二是電子計價秤銷售市場。重點是:銷售無證生產的電子計價秤的企業或者市場;銷售假冒偽劣或者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的企業或者市場;利用電子計價秤加裝作弊裝置(或作弊功能)、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等計量違法行為的企業或者市場;有過計量違法記錄或者消費者投訴和舉報記錄的企業或者市場。
三是電子計價秤使用環節。重點是:電子計價秤一次性檢定合格率不高的集貿市場和餐飲店(重點是大中型飯店、酒樓,下同);因缺斤短兩,特別是因利用電子計價秤進行作弊,被消費者投訴或者舉報的集貿市場和餐飲店;在歷年總局或者省局組織的計量專項監督檢查中有過違法案件的集貿市場和餐飲店。
四是電子計價秤修理企業。重點是:是否取得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是否利用修理之便,對電子計價秤加裝作弊裝置(或作弊功能)、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等計量違法行為。
5月6日,福建省質監局在廈門的集貿市場計量監管工作現場會上對福建省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設區市局要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此次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把此次專項整治與落實“質量和安全年”的總體部署相結合;與大力實施“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工程相結合;與集貿市場監督管理專項整治(另行下文)相結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抓好專項整治行動的各項工作,以實際的行動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