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周末,福州檢驗檢疫局24小時無間斷咨詢熱線迎來某毛豆出口公司的電話,對方表示,通過檢驗檢疫部門,他們得知日本于3月30日解除了輸日毛豆等產品的“命令檢查”,企業產品在不久可望以較低通關成本進入日本市場,該公司在福州檢驗檢疫局的定期指導下也接到了很多訂貨意向。此次來電是希望福州檢驗檢疫局再派專家到企業進行指導。 福建戴姆勒汽車項目負責人近日也十分高興地說,他們正在積極醞釀下一步的投資,還為福州檢驗檢疫部門鼓勁說,春天也許已經到了,你們要更忙了。原來,福州目前有多項出口獲利好消息,除了毛豆出口以外,還有部分國家和地區對開展進一步貿易顯示了關注和興趣,福州在一個月內近5家企業做好了迎接歐盟等地官方檢查的工作;茶葉等部分農產品出口貨值同比平穩略升,單價增幅達25%;對臺貿易在危機中保持了明顯的增長態勢。
面對企業的呼聲,福州局立刻行動起來,結合轄區出口總量大、支柱產業產品出口量多以及涉臺貿易發展迅速等特點,著力從“降成本、扶重點、促開放、重宣傳、惠‘三通’”5個方面出特色、出實效,繼續幫助企業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實實在在幫扶企業共渡難關。
“降成本”。幫扶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證減免關稅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深化監管模式轉變,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接下來的第二季度爭取可為企業減免關稅1500萬美元左右;在第一季度為企業累計減免檢驗檢疫收費67.79萬元的基礎上繼續落實國家質檢總局優惠政策。同時,進一步深化監管模式轉變,對出口烤鰻監管中涉及的檢測環節,統一減為原料和出口兩個環節;進一步降低出口越南的魔芋制品等輸往非敏感國家或地區的食品農產品抽樣比例;進一步調低出口鞋類產品和閩清出口電瓷件產品的抽檢率;進一步推進進口紡織原料等低風險產品的分類管理工作,將抽查檢驗比例從100%降低至5%~15%。
“扶重點”。就是加大力度扶持服務優質、誠信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結合轄區實際,對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戴姆勒汽車項目等十多個重點企業(項目)實施“一對一”幫扶服務,推行“一事一策”、“一廠一策”、“一行一策”的針對性服務制度。近期,對省市重點工程福建戴姆勒汽車項目優先安排了檢驗檢疫,加強跟蹤服務,完善協作配合,并積極著手組織開展有關設備、儀器等技術法規標準的培訓,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服務。對全國烤鰻業的龍頭企業福州長樂聚全食品有限公司試行實驗室原料環節的檢測結果的認可,預計一年企業可節省檢測費200多萬元,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2009年該公司已出口烤鰻及制品527.4噸,貨值628.0萬美元,基本保持了良好勢頭。
“促開放”。在目前外貿萎縮、港口吞吐量下降等情況下,特事特辦,提供政策支持和積極服務,大力促進口岸完善設施、擴大開放。福州口岸線長,良港多,福州局對羅源灣魯能碼頭延長臨時開放期限進靠4艘船舶的申請,予以特事特辦;完善長樂松下碼頭、鑫通碼頭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子監管工作;順利完成鑫通碼頭首次進口廢物原料的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對福州港可門作業區采取主動占位、主動服務模式,執行七天工作制和全天24小時預約加班,僅今年第一季度就累計檢驗檢疫13.9萬噸進口煤炭,36萬噸進口鐵礦石,其中,共檢出5批不合格,幫助企業對外提賠73192美元。
“抓宣傳”。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和信息技術培訓,及時為企業有效應對危機“傳經送寶”。以國家質檢總局與商務部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契機,積極通過福州市外經局、福州市進出口商會2009年新政策宣講會的平臺,向福州市200多家各類進出口企業開展檢驗檢疫政策宣講,擴大優惠措施的普及面和惠及面,增強共渡難關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此外,福州檢驗檢疫局還將全面加強對企業的信息和技術培訓服務,重點開展申請歐盟注冊企業專題培訓,出口塑料餐具、食品包裝企業有關技術法規、標準培訓和咨詢活動,新增自貿區原產地簽證培訓,出口水產品企業產品安全自控能力培訓等。
“惠‘三通’”。立足兩岸啟動“大三通”后的新形勢和福州作為一個重點區域(客運包機航點、海運直航港口、郵件封發局)的新特點,探索優質高效服務的新模式。一是進一步便捷船舶檢疫,順暢旅客通道。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局《對臺小額貿易檢驗檢疫管理辦法(試行)》,優化對臺小額貿易“馬尾模式”,試點實施黃岐對臺小額貿易點“風險分析+企業申明+快速驗放”模式。三是加大力度,服務臺企發展。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臺資工業品生產企業實施誠信監管;對臺資企業許可申請進入正常審查程序之前,為其提供先行服務,做好答疑解惑工作。臺資企業進出口產品需做實驗室檢測的,優先安排檢測,檢測結果可采用電話、傳真、網絡等方式先行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