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前后輪定位檢測儀校準規程
1 目的
為加強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管理,保障測量的準確可靠,制定本規程。
2 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MPB型摩托車前后輪定位檢測儀。
3 引用文件
QT/ZQC 7.6-01計量管理規定
QT/ZQC 7.6-02 監視和測量裝置操作與維護保養規程
QT/ZQB 7.6-11 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GB/T11798.8-2001 摩托車輪偏檢測儀檢定技術條件
4 技術要求
4.1 外觀及一般要求
4.1.1 各操縱系統應靈活可靠,無松動、卡滯現象。
4.1.2 顯示儀表應無影響讀數的缺陷,數字顯示應在5s內穩定,示值保留時間不小于8s。
4.2 專用校準芯棒的徑向圓跳動量不大于0.3mm。
4.3 零位誤差:不超過?0.2mm。
4.4 示值誤差:不超過?0.2mm。
4.5 重復性誤差:不大于0.1mm。
5 校準方法
5.1 環境條件
5.1.1 環境溫度:20°C ?10°C。
5.1.2 相對濕度:≤85%。
5.1.3 校準應在周圍無影響測量的污染、震動、噪聲和電磁干擾得環境下進行。
5.2 量具和工具
a 百分表(30mm,分度值0.01mm)一只。
b 尺寸相同的V型鐵一對。
C 磁性表座一個。
5.3 外觀及一般檢查,應符合4.1的規定
5.4 專用校準芯棒跳動量的檢定
將一對尺寸相同的V型塊放在平臺上,用百分表檢查專用校準芯棒兩端工作部位的徑向圓跳動量,每端檢查應不少于兩點,間距不小于400mm,其徑向圓跳動量應符合4.2的規定。
5.5 零位誤差的校準
將摩托車前后輪定位檢測儀的前后夾緊裝置加緊經檢定合格的專用校準芯棒,摩托車前后輪定位檢測儀調零并保持芯棒位置不動,然后放松、加緊芯棒三次。將三次的示值記錄于附A1表中。其結果應符合4.3的規定。
5.6 示值誤差的校準
5.6.1 將標定芯棒放置兩踏箱間過道板中間位置,反復三次按“啟動”、“測量”鍵,記錄屏幕上顯示的零位示值,然后松開加緊板取出標定芯棒,安裝百分表置加緊板上,首推滑板至顯示0值時,將百分表校至0位。
5.6.2 分別向左、右推滑板 1mm、5mm、10mm(百分表值),將顯示屏上的示值分別記錄附表中,其示值誤差應符合4.4的規定 。
S=xi-Ai
式中:S-------示值誤差(mm),
Xi------顯示屏示值(mm),
Ai-------百分表示值(mm)
5.7 重復性誤差的校準
重復性誤差的校準在示值誤差校準的同時進行。將各測試點三次示值之間的最大差值作為校準值,填入附A1表中,各測試點的重復性誤差應符合4.5的規定。
6 校準結果表達
經校準的儀器應填寫校準記錄(編號QT/ZQC7.6-02-01),并在儀器上加貼合格標簽。
7 復核時間間隔根據儀器使用情況確定,一般不超過6個月。
表A1摩托車前后輪定位檢測儀校準記錄
儀器名稱 型 號 出廠編號
測量范圍 制造廠 本廠編號
校準溫度 ℃ 相對濕度 % 大氣壓力 Pa
校準員 核驗員 日期
外 觀 操叢系統及電源連接
顯示儀表
芯 棒
徑向跳動 測量次數 1 2 3 4
跳動量(mm)
零位誤差 加緊次數 1 2 3
零位偏差值(mm)
示值誤差及
重復性誤差 方向 儀表示值(mm) 百分表示值(mm) 示值誤差
(mm) 重復性誤差(mm)
1 2 3
左
右
結 論 |
|